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苗春:影院復工前 好片應備足
作者:苗春
最近的一個小調查,,結果令人深思,。
問題是這樣設置的:“如果當?shù)匦略鲂鹿诜窝状_診零例、新增疑似零例均超過14天,,影院一天消毒8次,,對觀眾實行電話,、身份證號登記制度,隔座隔排賣票,,要求戴口罩觀影,,影片可能是某部比較經(jīng)典、質量上乘的復映片,票價如常,,但影院不提供食品,,你會去影院看電影嗎?”
最終有73人回復,,其中9人表示會馬上去看,,64人表示不會去。也就是說,,有將近90%的人,,在新冠肺炎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后,暫時還不打算回到影院,。不去的人也留言告訴記者一些原因,。排在首位的是他們覺得安全第一,還不夠“保險”,。還有人覺得消毒,、戴口罩、登記手機號和身份證號等太麻煩,,自己本來是去娛樂的,,這些做法會影響心情。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覺得復映片沒有足夠的吸引力,,如果是新片,還可以考慮,。然而影院剛恢復營業(yè)時,,如果觀眾不多,新片的出品方發(fā)行方不可能在條件不成熟時讓影片公映,。這就容易形成互為因果的惡性循環(huán),。還有人產(chǎn)生了居家慣性,被電視和互聯(lián)網(wǎng)徹底吸引過去,,不想出門奔波看電影,。由此看來,影院不但需要度過目前的閉店時期,,還需要熬過一個觀眾少,、影片匱乏、銷售額較低的過渡期,,而且這個過渡期可能比想象的要長,,觀眾也可能需要花時間進行心理建設,才能走進復工后的影院,。
業(yè)內(nèi)人士透露,,一般而言,,片方可能會等到全國80%以上的影院復工,才考慮影片上映,。如何縮短這個過渡期?在這段時間,,影院應該怎么辦,?采訪中,四川太平洋影院管理有限公司市場總監(jiān)王彥提到,,可以把“大店變小店”,,努力節(jié)流,少開影廳,,縮減人工,,職工分批分期復工,輪流上班,,一崗多能,,甚至一人一層樓驗票、賣貨,、放映,,熬過復工后可放映影片非常少的困難時期。
保利影業(yè)總經(jīng)理張信生認為,,影院的經(jīng)營主要靠好片支撐,。復工時一定要有一些重量級影片的支撐,才能吸引顧客到店,,希望有關部門能在影片上映方面給予一定傾斜,,以利于恢復市場信心。這一點十分關鍵,。疫情之后,,要重振電影市場雄風,必須依靠好片,。中國電影市場也需要有更多優(yōu)質的作品來刺激觀眾的消費需求,,為電影的發(fā)展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動力。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影院 復工 影片 苗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