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徐光耀:“慈父”年近百歲,,“嘎子”永遠少年
徐光耀近照 劉曉蓉攝/光明圖片
【走近文藝家】
95歲的他被稱為“小兵張嘎之父”,,他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平原烈火》,、中篇小說《小兵張嘎》等持續(xù)煥發(fā)出強大的生命力,,影響了一代又一代讀者,他在2000年出版的散文集《昨夜西風凋碧樹》榮獲第二屆魯迅文學獎,。
“小兵張嘎”就像童年玩伴一樣,,早已成為中國數(shù)代人的記憶。從小說中的主人公到影視作品中的熒屏形象,,“嘎子”都已成為經(jīng)典,,深深地扎在了讀者和觀眾的心中,。相比于這位機智少年的傳奇色彩,,被稱為“小兵張嘎之父”的我國著名作家徐光耀則在低調中散發(fā)著光輝。
出生于1925年的徐光耀再過幾個月就滿95歲了,,沒有工作,,沒有任務,他得以悠閑地安享晚年,。徐光耀不喜歡交際和參加各種活動,,讀書,讀報,看新聞,,練書法,,寫日記,打盹就是他的日常,,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他就更“宅”了。
“疫情是大考,,中央出神機,。勝利能徹底,世界稱神奇,?!?/p>
這是徐光耀近日新寫的小詩。簡單的幾句話凝結著他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關注與戰(zhàn)“疫”的必勝決心,。徐光耀說,,疫情對他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不能出門了,但他通過報紙和電視新聞持續(xù)關注著戰(zhàn)“疫”的進展情況,。
“那些戰(zhàn)斗在一線的醫(yī)護人員,、公安干警和相關工作人員,同心同德,,不怕犧牲,,為戰(zhàn)勝疫情竭盡所能,這是一次民族精神的彰顯,。每天通過新聞看到越來越多的英雄沖鋒在前,,我既感動又很受鼓舞,我很想找到他們當面向他們表達敬意和感謝,?!毙旃庖f,“曾經(jīng)那么多反抗侵略,、反抗壓迫的戰(zhàn)爭我們都打贏了,,那么多困難我們都克服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役也必將迎來全面的勝利,?!?/p>
徐光耀的信心與他早年的經(jīng)歷不無關系。他13歲參加八路軍,,打過100場左右的仗,,親歷了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抗美援朝以及新中國成立后的各個歷史時期,,也見證了中華民族一步步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豐富的經(jīng)歷既是徐光耀必勝決心的底氣所在,,也是其成就大量文學經(jīng)典的源泉,。
徐光耀是在抗日戰(zhàn)爭中成長起來的作家。跟現(xiàn)在的人一樣,,戰(zhàn)爭年代的人也會在閑聊中偶爾提到“抗戰(zhàn)勝利后,,如果再回過頭來看今天是什么感覺”“如果把今天這些經(jīng)歷寫成書,后人會怎么看”這類問題,。這些話不斷地刺激著愛寫日記的徐光耀,,本來就有用文字記錄生活和日常見聞的習慣,漸漸地,,創(chuàng)作和發(fā)表文學作品的念頭也開始生根發(fā)芽,。
抗戰(zhàn)勝利后,徐光耀摸索著寫過一些作品,,但是反響不大,。直到1947年,他得到機會前往華北聯(lián)大文學系進行為期八個月的學習,。這次學習除了文學基礎知識的集中獲取,,更重要的是讓徐光耀意識到文學作品中人物的重要性。在親歷了綏遠戰(zhàn)役,、平津張戰(zhàn)役,、太原戰(zhàn)役以及解放戰(zhàn)爭的一步步勝利之后,受到極大鼓舞的徐光耀開始回過頭來思考:如何用文學方式表現(xiàn)抗戰(zhàn)勝利背后的故事,。1949年夏,,徐光耀以親身經(jīng)歷為素材,經(jīng)過文學加工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平原烈火》,。作品一經(jīng)發(fā)表便引起了轟動,,至今仍是中國現(xiàn)代軍事紀實文學的必讀經(jīng)典。
徐光耀一生創(chuàng)作了長篇小說《平原烈火》,,中篇小說《小兵張嘎》《少小災星》《四百生靈》,,電影文學劇本《望日蓮》《鄉(xiāng)親們吶……》,短篇小說集《望日蓮》《徐光耀小說選》,,散文集《昨夜西風凋碧樹》《忘不死的河》等大量的作品,,其中最為成功的,也是對他本人影響最大的當屬《小兵張嘎》,。
“‘嘎子’救過我的命,?!边@是徐光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1957年,,因為曾在調查丁玲“丁陳反黨小集團”錯案中寫了一封實事求是的信,徐光耀被打成了“右派”分子,。被連續(xù)批斗三四個月之后,,他被迫開始長時間的“閉門思過”。
“現(xiàn)在想想仍然后怕,?!闭f到當時的經(jīng)歷,95歲的徐光耀聲音突然低下來,,帶著一絲“往事不堪回首”的微顫,。面對突如其來的打擊,他感覺自己有些恍惚,,懷疑自己瘋了,。好在他不斷地嘗試著從巨大的壓抑中抽離出來,開始大量地讀書,,但是讀完大腦依然空白,。后來《平原烈火》中一個未及展開的角色,即后來《小兵張嘎》中的“嘎子”把他“救”了出來,,拉著他投入創(chuàng)作,,一心撲在“嘎子”身上,他把自己受冤挨整的事情全忘了,,身體也恢復得很快,。
“我自己比較呆板,不活潑,。但是我更喜歡嘎(調皮機靈)一點的性格,。寫‘嘎子’前,我回想了之前遇到過的很多嘎人嘎事,,想一條就在桌子上記一條,,記了很長的單子。其實,,‘嘎子’沒有具體的原型,,又有很多原型,他是很多人的集合體,?!毙旃庖榻B,“我把‘嘎子’放在戰(zhàn)爭環(huán)境中進行排列調整,,嘎子的形象在我腦子里活蹦亂跳,,后來就有了《小兵張嘎》這本書?!?/p>
徐光耀被稱為“小兵張嘎之父”,,60多年過去了,,“慈父”已近百歲,而“嘎子”卻永葆青春,,永遠少年,。徐光耀很感恩讀者和觀眾對“嘎子”的喜愛,白洋淀“嘎子村”,、徐光耀文學館,、《小兵張嘎》的連續(xù)再版等都是一位“父親”最自豪的事。他也很知足,,攜手走過70年的老伴也已是“90后”,,兒孫悉心呵護著他們的晚年。徐光耀說:“我很滿意,,很幸福,。”
采訪中,,徐光耀無意間的一句“每天寫日記”讓記者感到驚訝不已,。2015年,徐光耀400萬字的日記整理出版,,為后人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他從十四五歲開始寫日記,一直堅持到今天,?!梆B(yǎng)成習慣了,一天不寫睡不踏實,。有事多寫,,沒事少寫,每天都寫點,?!毙旃庖f,“每天寫寫既能練習寫作,,積累素材,,也能加深對各種事的記憶?!彼晳T性地把經(jīng)歷轉化成文字,,又把文字雕刻在心里,也難怪95歲的老人說起往事,,很多細節(jié)依然記得清清楚楚,。
(本報記者 劉平安)
編輯:楊嵐
關鍵詞:光耀 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