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復(fù)興路上>邊陲再探明珠 邊陲再探明珠
“中國 巴依卡”
人民政協(xié)網(wǎng)12月9日電(記者 白楊)出喀什一路向南,,過疏附綠洲,,不到半個小時,就進入了茫茫戈壁,,緊接著,,群山從道路兩旁撲面而來,粗狂,、猙獰,,讓人有一種巨大的壓迫感。從背包里掏出一瓶純凈水,,“噗”地一聲,,水涌出瓶口,,隨著海拔的一路升高,雪山開始逐漸閃現(xiàn),。
經(jīng)過蓋孜邊檢站,,再次刷身份證后上車,不一會就到了喀拉庫里湖,。玄奘在《大唐西域記》里描述“水乃澄清皎鏡,,莫測其深,色帶黑青……”這里是眺望墓士塔格雪山的極佳角度,。繞過白雪皚皚的慕士塔格峰,,我們就進入了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
海拔三千二百米的小縣城只有四五條街道,,躺在酒店的床上就能看到雪山,。靜謐的夜晚,偶有一兩顆流星劃過,,清晨又總是在狗吠和奶茶的香味中醒來,。
縣城中央,有一座雄鷹紀念碑,。在塔吉克神話中,,雄鷹總是在關(guān)鍵時刻拯救這個民族,因此,,他們也自稱帕米爾高原上的雄鷹,。來這里之前,喀什政協(xié)秘書長毛蘭庫力告訴我,,塔什庫爾干的邊境線有888公里,,電影《冰山上的來客》就取材于這里,現(xiàn)在他們塔吉克的護邊員有七千六百多名,,“他們有鷹一樣的眼睛,,別說一個人,就連一頭牦牛一只羊,,都逃不過護邊員的眼睛,。”
我突然想起幾天前《天下政協(xié)》微信公眾號上報道過曾受總書記接見過的護邊員拉齊尼參加新疆政協(xié)月度協(xié)商座談會,。于是,,我決定去探訪這位護邊員。
內(nèi)地的小麥早已收割晾曬完,,拉齊尼家前面的一片高原白色小麥被微風揉出一層層波浪。一個高高的紅色尖頂建筑遠遠就能看到,,似乎有一點歐式建筑的風格,,院子里的粉色格?;ㄩ_得正艷。
不湊巧,,這天拉齊尼正在北京參加參加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的頒獎活動,,他的爸爸巴依卡早早站在院子的柵欄門前等著我們。這位帶著塔吉克族男帽“吐馬克”的老人身材高大,、高鼻梁,、淡藍色的眼睛、薄薄的嘴唇——典型的歐羅巴人,。
踏進院門,,右邊有個白色的小房子,我以為是廚房,。原來,,是他們家的紅色教育基地。巴依卡老人拉著我走進去,,四面墻上用專門的木頭格子陳列著頂?shù)椒宽數(shù)莫劆?、獎杯、照片……原來,,巴依卡也曾是護邊員,,還四次受到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的接見。拉齊尼是他們家的第三代護邊員,。
剛剛解放時,,解放軍在邊關(guān)建立哨所,山路崎嶇復(fù)雜,,巴依卡的父親凱力迪別克成為當?shù)氐谝晃涣x務(wù)向?qū)T,,并主動和邊防軍人一起護邊?!八€是塔縣的第一批共產(chǎn)黨員呢,。”現(xiàn)在提起父親,,巴依卡依舊自豪,。1972年,父親年紀大了,,就讓巴依卡來接替自己的工作,。
巴依卡也沒想到,自己在紅其拉甫邊防連擔任護邊員巡邏了將近四十年,?!霸谏厦妫ㄟ吘尘€)巡邏一次大概要半個月,以前時間長,遇到惡劣天氣那就更沒準了,,回家的話來回一次需要15天,。”更讓巴依卡沒想到的是,,1986年父親去世時,,他還在上面帶著部隊巡邏,沒能見到最后一面,。
墻上最顯眼的位置有一張照片,,巴依卡老人穿著未帶肩章的軍裝,帶著白色線手套的雙手緊握著鎬頭在一塊灰黑色的大石頭上小心翼翼地鑿刻著“中國 巴依卡”,,他輪廓分明的側(cè)臉被高原紫外線曬得深紅,,灰白的胡須不似我眼前這般修剪的整齊。
見我盯著這張照片,,巴依卡伸出手掌向我比劃著這塊大石頭所在的地理位置:邊境線上,,幾國交界處,本有一個木頭的國界標志,,但是久經(jīng)風吹日曬,,字跡模糊不清。于是,,就有了照片上的一幕,。“希望‘中國’兩個字不僅僅是在石頭上永遠清晰,。我還刻下了自己的名字,,希望我們家以后的護邊員可以看到?!卑鸵揽ê吞@地微笑著,。
走出這所小房子,我按照塔吉克族的禮節(jié),,傾下身子親吻了這位老人的右手掌心,,以表達我對他深深的敬意和尊重。
我稱贊巴依卡家的房子漂亮,,巴依卡指著寬敞的門廳說“這新房子是‘親戚’幫忙修建的,,我打算把那個紅色教育基地搬到這里來,再邀請‘親戚’來做客,?!?/p>
“親戚?什么親戚這么給力,?”
“哈哈哈,,就是‘民族團結(jié)一家親’的親戚?。 ?/span>
客廳還是按照塔吉克族的傳統(tǒng)布置的,,四周沒有窗,,房頂中央開一個天窗,夏天打開,,冬天就封閉起來。天窗下面的茶幾上早已擺滿了為我們準備的塔吉克族美食,,怕我不適應(yīng)純酸奶,,老人的女兒特意給我的酸奶碗里添了一勺白糖。茶幾周圍一圈很像東北的炕,,上面鋪著毛毯,,靠墻擺著繡工精美的靠墊。
“要不是前幾年心臟不好,,放了支架,,我們倆還能一起多在上面呆幾年?!备咴铰范盖?,高寒缺氧,牦牛就唯一的交通工具,。巡邏的時候,,冬天要露宿在冰天雪地中,夏天要騎著牦牛在冰雪融水中走將近一百公里……“這些年,,我和拉齊尼當巡邏向?qū)?,家里?2頭牦牛累死或者摔死在路上?!?/p>
“12頭牦牛?。筷笈:苜F吧,?”我驚訝,。
“以前一頭牦牛七八千,現(xiàn)在至少要一萬五六了,?!卑鸵揽L輕云淡,好像在說別人家的事兒,。
“這些牦牛是家里買來的嗎,?”
“以前是集體勞動掙工分,年底的時候生產(chǎn)隊按照家里的人口數(shù)分牲口,,一年能分到一頭牦牛,?!?/p>
“不心疼嗎?”
“這是爸爸定下的規(guī)矩,,巡邏要用家里的牦牛,,不能讓集體承擔損失的風險?!卑鸵揽戳丝次倚厍暗狞h徽,,“他是黨員嘛?!?/p>
“那,,牦牛是怎么摔死的?它們不是‘高原之舟’嗎,?”
“1988年,,那個時候政府也困難,一個連隊就一輛軍車,。有一天,,我們突然接到個任務(wù)——運送一臺測量設(shè)備,我趕上牦牛馱上設(shè)備就和戰(zhàn)士們出發(fā)了,。剛剛下了雪的路特別滑,,可能是那頭小牦牛經(jīng)驗不夠豐富,在一個懸崖的轉(zhuǎn)彎處,,連牦牛帶設(shè)備一起滾下深淵,。”巴依卡在我的追問下回憶起二十多年前的經(jīng)歷,。
“那個設(shè)備是國家測量邊境用的,,不能丟!”于是,,巴依卡從牦牛都打滑的懸崖邊上下到山谷里,,最終在河邊找到了牦牛和設(shè)備,“幸運的是,,牦牛死之前還給設(shè)備當了個‘墊子’,,設(shè)備沒摔壞!”
“然后呢,?沒有牦牛怎么送設(shè)備,?”
“我就自己當牦牛啊,把設(shè)備綁在身上,,用手指摳著石頭縫往雪山上爬,,指甲都禿掉了?!崩先说恼Z調(diào)平和,,笑容依舊溫暖,,“這還不算什么,有時候山上的石頭掉下來,,還把頭砸一個大口子呢,,在雪洞里過夜,腳都凍壞了,,現(xiàn)在每年都又癢又疼……”
我問到為什么要帶兒子拉齊尼一起護邊巡邏,,“在我們塔吉克人的信仰中,于克邁特(塔吉克語為國家)第一位,,胡大(真主)第二位,。”老人還反問了我一句“難道拉齊尼不是中國公民嗎,?人人都有責任愛我們的國家?!?/p>
聽著這些書本上出現(xiàn)了千百次的道理,,望著眼前這位頭發(fā)花白,娓娓道講述的老人,,我的鼻子有些發(fā)酸,。今天,是我上得最走心的一堂“愛國課”,。
“再說了,,國家待我們很好,現(xiàn)在護邊員都有補助了,?!卑鸵揽液臀业竭^的所有塔吉克族人家一樣,客廳里掛著毛主席和習近平總書記的大照片,。
采訪快結(jié)束,,老人探過身子看看我的筆記本,叮囑“涉及國家安全的不要報道,,不能讓壞人知道了,!”愛國已經(jīng)成為流淌在他血液中的塔吉克符號。
臨別時,,我問拉齊尼什么時候回來,。老人說,后天,,回來我就讓他趕緊上去,。
拉齊尼是道德模范,巴依卡老人是模范的模范,。
望著車窗外反光鏡里,,老人揮著手越來越小的身影,,我忍不住偷偷擦拭眼角。我對司機說“我想去紅其拉甫看看,?!?/p>
由于限速、安檢和山路爬坡,,一百多公里的路程,,我們開了三個多小時,終于在太陽落山前趕到海拔將近五千米的紅其拉甫口岸,。一下車,,打了一個激靈,呼嘯的風掀起我的頭巾,。夕陽最后一抹余暉撒在帕米爾高原的國門上,,放眼望去,初秋已不再嫩綠的草場上,,潔白的羊群也鍍上了淺金色的光芒,,旁邊有一個頭戴著“吐馬克”的身影。他,,不就是我們不遠萬里在祖國邊陲上要尋找的明珠嗎,?
編輯:張佳琪
關(guān)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