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秀·風采秀·風采
中國音協(xié)主席葉小綱:用中國音樂在全世界 講好中國故事
用屬于中國的音符去講述中國人自己的故事,,這是中國音樂在世界音樂之林占據一席之地的優(yōu)勢與法寶。連日來,,當代著名作曲家,、中國文聯(lián)副主席、中國音協(xié)主席葉小綱在西安舉辦了他的首場管弦樂作品音樂會——《中國故事·峨眉》,,并與西安音樂界,、戲曲界藝術家廣泛交流。在接受記者的專訪中,,葉小綱表示音樂創(chuàng)作只有不斷追求民族化,,追求純正的中國味道,才能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走向世界,。
第一次在西安舉辦作品音樂會,,葉小綱的作品以深沉廣博的中國民族精神令西安觀眾為之折服。
葉小綱的作品素以在創(chuàng)作結構及配器上大氣精湛而名聞天下,。這次西安專場音樂會的曲目中,,有為大提琴與樂隊而作的《我遙遠的南京》,四幕無歌詞版歌劇《詠別》,。這些作品風格各有千秋,,但內核相通,如同蘊含中國傳統(tǒng)精神和哲理內容的敘事長詩,,兼具悠遠壯闊及恬淡素雅的抒情特征,。
在接受《西安晚報》記者的專訪中,葉小綱盛贊“陜西大地擁有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音樂創(chuàng)作素材”,。無論是輝煌燦爛的古代史,、紅色文化的近代史,太多驚心動魄的故事曾在這片土地上輪回,。還有秦腔等眾多古老的戲曲劇種,,都是陜西獨有的音樂元素,期待政府,、協(xié)會團體,、音樂家們形成合力,深度挖掘有陜西特質的音樂題材,,未來一定會涌現(xiàn)出更多更優(yōu)秀,,在全國叫得響的音樂家。
西方交響樂,,引進中國不足百年,。歷經半個多世紀的發(fā)展,,屬于中國自己的交響樂作品正在逐漸走向世界。越來越多的音樂家攜作品走向國際,,在各大城市的重要音樂廳演出,。
葉小綱的《中國故事》專場音樂會,曾走進美國,、德國,、英國、俄羅斯,、印度,、哥斯達黎加、秘魯,、法國等眾多國家,所到之處獲得各國觀眾極高評價,,為展示中國形象,,國際世界了解中國當代音樂做出了積極的努力。
葉小綱告訴記者,,盡管我們與國外觀眾語言不通,,但音樂中所表達的大眾情感卻完全相通,世界各地的觀眾能從中聽懂中國人的喜怒哀樂,,理解毫無障礙,,他們甚至覺得中國的音樂更加親民?!拔覀円沤^自己倒貼錢走出去做廣告式的演出,,等到世界各地的音樂廳里將中國作品作為尋常演奏的曲目那一天了,我們中國的交響樂才算真正實現(xiàn)了走出去的愿望,?!?/p>
中國音樂,對于西方觀眾有著耳目一新的新鮮感和獨特吸引力,。在葉小綱看來,,在音樂文化全球化的趨勢下,只有牢牢把握住民族的音樂特色,,才能使中國音樂在世界爭得立足之地,。音樂民族化的思維方式,是連接中西音樂的真正橋梁,。
如今,,許多音樂作品也在走“中國風”路線,大量糅合戲曲元素或方言,,在葉小綱看來,,這是中國音樂人民族化意識的集體覺醒,,未來都是很好的方向。(記者 職茵)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中國 音樂 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