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邱娥國:服務人民的心永遠不退休
新華社南昌11月11日電 題:邱娥國:服務人民的心永遠不退休
新華社記者 范帆
秋日的暖陽灑在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區(qū)南浦街道的馬路上,街邊的店鋪熙熙攘攘,今年73歲的邱娥國面帶微笑,,和街坊鄰居親切地打招呼,。退休以后,,邱娥國仍然保持著在轄區(qū)里轉一轉、到以前工作的筷子巷派出所看一看的習慣,一如他年輕時那樣,“我雖然退休了,,但是服務人民的心永遠不退休”。
1979年,,33歲的邱娥國從部隊轉業(yè),,當上一名普通的派出所民警。從警以來,,邱娥國始終秉承“人民公安為人民”的執(zhí)法理念,,給自己的工作定了“勤、沉”兩字方針,,他勤走,、勤問、勤記,、勤思考,,要求自己必須做到“串百家門,認百家人,,知百家情,,辦百家事”。
在走街串巷的過程中,,邱娥國很快就對自己轄區(qū)的情況了如指掌,小巷里的人和事都清晰地印在他的腦子里,,街坊鄰居們也都記住了這個臉上總是掛著微笑的民警,,把他當成無話不談的老朋友,親切地稱他為“老邱”,。
在邱娥國的案頭曾放著一冊孤寡老人幫扶記錄本,,上面密密麻麻記著轄區(qū)一個個孤寡老人的基本情況。他們愛吃什么,、愛做什么,、需要什么幫助,詳盡周全,。他先后奉養(yǎng)過10余個不沾親不帶故的孤寡老人,,并為他們送終,轄區(qū)居民許漢寶去世后,,邱娥國不僅幫助辦理后事,,而且把他兩個年幼的女兒許珍,、許鳳接回家照顧,幫助她們完成了大學學業(yè),。
“作為一名人民警察,,要始終把服務人民根植心中,唯有走進百姓中間,,設身處地理解群眾,,真心實意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才能保一方平安,、富一方群眾、穩(wěn)一方民心,?!鼻穸饑沁@么說的,也一直都是這么做的,。
戶籍民警“一圖二訣三本四勤”工作法,、“串百家門,認百家人,,知百家情,,辦百家事”工作法、“警民聯(lián)系卡”“警民聯(lián)系牌”……從警27年,,邱娥國以一脈真情暖一方人心,,一腔忠誠保一方平安,一身正氣創(chuàng)一方文明,,他始終把自己扎根在人民群眾中間,,創(chuàng)新總結出一系列群眾工作的金點子在全國公安系統(tǒng)推廣,為基層治理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進屋先敲門,、和藹亮身份;老人若在家,、坐下拉拉呱,;有事幫忙做、溫暖送到家……”邱娥國自編的這些順口溜,,口口相傳20余年,,直到現(xiàn)在還是筷子巷派出所民警們熟記于心的工作口訣。
“每一年的新民警入所,,我們都會邀請邱娥國來給他們講一堂黨課,,帶他們在社區(qū)走訪,通過邱娥國的言傳身教引導年輕民警系好第一??圩?,這已經(jīng)成為筷子巷派出所的傳統(tǒng),。”筷子巷派出所教導員趙中鳴告訴記者,,邱娥國留下的精神財富就像一座燈塔,,指引著年輕民警們堅守平凡崗位,根植人民情懷,。
榜樣精神在傳承中賡續(xù),,工作方法在創(chuàng)新中發(fā)展。為了更好地服務群眾,,筷子巷派出所的民警們還借助信息技術,,將“邱娥國工作法”插上信息化的“翅膀”,建立警務通,、微信公眾號,、微信群等微警務平臺,運用于信息采集,、打擊犯罪,、治安防控、為民服務等警務工作中,,走出了一條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路子,。
如今,在邱娥國精神的浸潤和引領下,,筷子巷派出所堅持以人民滿意為目標,,喊出了“人人都是邱娥國”的服務口號,民警們至今仍在發(fā)揚當年邱娥國的“腳板精神”,,穿梭在街頭巷尾中,。街坊們紛紛表示,“老邱”雖然退休了,,但是越來越多“小娥國”出現(xiàn)在他們身邊,,日夜守護著老百姓的平安和幸福。(完)
編輯:付振強
關鍵詞:邱娥 娥國 服務 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