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紈扇起清風
史書記載,王羲之,、王獻之父子就曾作書畫于扇面,,從歐陽修畫扇誤點為蠅,東坡畫扇斷案等歷史傳說,,亦可窺視其歷史的久遠,。
明 仇英 花巖游騎圖 扇面
南宋 佚名 青楓巨蝶圖 33×34cm
唐代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記載南朝梁文學(xué)家蕭賁“曾于扇上畫山水,咫尺內(nèi)萬里可知”,。南北朝時期山水詩,、山水畫盛行,從而扇面上多山水,,這與當時的文化背景和社會生活是一致的,。文人們以扇為載體,在自然物上打上自身的生活寄托,、文化精神的烙印,,賦予當時的扇面畫以清秀簡約的藝術(shù)風格。
隋唐時期,,國家統(tǒng)一,,經(jīng)濟繁榮,隨之帶來的文化發(fā)達讓文人在扇面上題詩作畫的興趣更為濃厚,。周昉的《簪花仕女圖》描寫當時宮廷貴婦的生活與穿戴,、所用器物等,畫中的仕女手持長柄團扇,,其扇面繪制了雍容華貴的牡丹花圖案,;南唐畫家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中,也有仕女手持團扇,。隨著繪畫藝術(shù)的蓬勃發(fā)展,,宋代宮廷畫家更是畫扇成風。宋徽宗趙佶的《枇杷山鳥圖》,、徐熙《豆花蜻蜓圖》,、劉宗《群魚戲藻圖》等皆是扇面精品。
清 蒲華 不可一日無此君 18.3×51.3cm
清 項穆之 設(shè)色燕子桃柳扇面 16×49.7cm
五代至兩宋年間,,雖盛極一時,,但還不是高峰,直至明代才是其真正繁榮與發(fā)展的開始,。明清時代,,蘇州地區(qū)形成了吳門畫派,,文人畫得到了蓬勃的發(fā)展。又由于江南制扇工藝高度發(fā)達,,由此留下了許多具有江南特色的扇畫及扇書,,如文徵明的書畫扇面繪畫線條溫潤秀麗,含蓄內(nèi)斂,。
清代是中國折扇大發(fā)展的時期,。扇子在文人官員間的使用更加頻繁。扇子不僅是扇風引涼的工具,,更是成為一種身份地位趣味的象征,,成為文人名仕彰顯自身社會角色的道具。
宋 佚名 碧桃圖頁 24.8×27cm
玩扇之際,,所得雅趣,。日前,正在江蘇省美術(shù)館陳列館展出的江蘇藝術(shù)基金2019年度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一夏清涼:扇與江南雅文化”展,,及正在浙江省博物館武林分館展出的“明清扇面展”,,為觀眾帶來絲絲涼意,清風徐來,,無上清涼,。
(疏園)
編輯:楊嵐
關(guān)鍵詞:扇面 紈扇 扇起 清風 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