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快報 快報
副廳級干部貪污公款800余萬元 30年拼搏毀于一旦
54歲的國家某技術公司設備與燃料部(以下簡稱“國家某技術公司”)原副主任李軍怎么也不會想到,,他會在這個年紀坐在“鐵窗內(nèi)”,向外張望曾經(jīng)奮斗半生的自由環(huán)境,?;厥走^去,,他的大半生業(yè)績可以用“輝煌”二字來形容:帶頭建成了世界上首家某特殊行業(yè)專業(yè)設備制造工廠,,創(chuàng)造了某特殊行業(yè)的創(chuàng)業(yè)奇跡,,他自己也獲得很多榮譽……
李軍用30多年的拼搏,,從一名普通職員一步一個腳印成長為一名副廳級干部。但他卻在不到10年時間里,,以權謀私,,先后收受他人財物、貪污公款達800余萬元,,最終淪為“階下囚”,。
李軍貪污、受賄案經(jīng)山東省煙臺市檢察院提起公訴,,被法院作出判決:以受賄罪判處李軍有期徒刑十三年,,以貪污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數(shù)罪并罰,,決定執(zhí)行有期徒刑十四年,,并處罰金100萬元。前不久,,二審法院維持原判,。
公訴人宣讀起訴書
1. 順手牽羊,巧算“賬外賬”
李軍出生于山東省昌樂市,,1982年7月進入國家某技術公司第二三建設公司工作,。1999年12月,李軍憑借在工作上的突出表現(xiàn)走上領導崗位,,任第二三建設公司第四工程公司經(jīng)理,。
2005年8月,李軍帶領公司人員到山東省青島市承建工程時,,工區(qū)內(nèi)平時銷售廢舊鋼材等物資形成了一筆不小的賬外資金,。如何處理這筆錢?李軍在心里打起了“小算盤”,。
沒過多久,,李軍便安排下屬工作人員王曉輝、李曉華,,從賬外資金中支取人民幣20萬元,,并于2005年8月26日、8月30日分三筆將錢存入其個人賬戶中,。事后,,李軍又以項目開發(fā)的名義進行了虛假平賬。
自己卡里憑空多了這么多錢,,李軍心里多少有些忐忑,,但轉(zhuǎn)念一想,賬外資金,,上級不知情,,下級不敢動,自己身為“一把手”動起來神不知,、鬼不覺,,花起來也心安理得。錢到賬后的第二天,,李軍便為自己買了一輛價值27.9萬元的汽車,。
一年多以后,李軍又購入一輛更高檔的汽車,,原來的車閑置也是浪費,,于是他想了一個辦法——以半年4.5萬元的價格將車租給與他所在單位有業(yè)務往來的公司使用。這家公司平時有求于他,,見李軍有這樣的要求,,自然就同意了。為了遮人耳目,,李軍讓其連襟吳新軍出面辦理此事,,4.5萬元“租金”則順理成章地進了李軍個人腰包。
庭審現(xiàn)場
2. 瞞天過海,,插手工程招標
2007年5月,,44歲的李軍升任位于煙臺海陽市的國家某技術公司山東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設備有限公司”)籌建處主任,同年7月任山東設備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
到任后的那段時間,,是李軍人生中最艱苦、挑戰(zhàn)最大的一段日子,,也是最讓他為之驕傲的時光,。他帶領全體職工克服各種困難,以超常高效的工作贏得了各級領導的肯定,,他本人先后獲得“海陽市經(jīng)濟發(fā)展明星企業(yè)家”“海陽市有突出貢獻的優(yōu)秀人才”“山東省企業(yè)管理現(xiàn)代化創(chuàng)新成果一等獎”等多項榮譽,。
有時,事業(yè)成功,,帶來的不僅僅是榮譽和鮮花,,還有權力膨脹、欲望失控的危險,。
2007年,,山東設備有限公司在建設初期,在一次電氣供應安裝業(yè)務招投標過程中,,江蘇省揚州市某電氣設備公司的領導盧連勝通過熟人結(jié)識了李軍,,并向其表示出希望能承攬山東設備有限公司電氣設備及主材供應業(yè)務,承諾事成之后可以給予李軍好處,。
沒想到,,李軍欣然同意,。主管籌建工作多年來,李軍自然明白工程項目背后的豐厚利潤,。不久,,他主動介紹盧連勝與參與評標的人認識,還多次組織飯局,,由盧連勝宴請參與評標的人員吃飯,。席間,李軍屢次暗示參評人員讓盧連勝公司中標,。在李軍的幫助下,,山東設備有限公司最終決定由盧連勝所在公司作為價格最低者中標。
在李軍不遺余力的“關心”下,,盧連勝所在的公司于2007年,、2010年先后兩次中標了同一業(yè)務,合同總金額達6200余萬元,,實現(xiàn)利潤高達1100余萬元,。
自然,李軍也收到了盧連勝的“回報”,。2008年初,,盧連勝為李軍購買了價值約187萬元的位于揚州市的別墅一套,并支付了契稅,、裝修費及物業(yè)費等合計42.8萬元,。
據(jù)辦案人員初步統(tǒng)計,從2007年9月至2011年4月,,盧連勝先后77次以現(xiàn)金和銀行轉(zhuǎn)賬等方式給予李軍好處費,,數(shù)額占了李軍所有受賄數(shù)額的大半。平均算來,,盧連勝幾乎每月都要給李軍行賄1.8次,,兩人來往之頻繁,令人瞠目,。
無獨有偶,。2009年6月,遼寧沈陽一家公司經(jīng)理林小鵬為了能“攀上”李軍而絞盡腦汁,。經(jīng)多方打聽,,林小鵬找到與李軍熟識的大連某公司經(jīng)理魏曉春,并提出想讓魏曉春幫助他承攬到山東設備有限公司的拼裝安裝工程,,并簽訂協(xié)議約定,,若林小鵬的公司中標,可按合同金額的8%至12%給魏曉春報酬,。
魏曉春找到李軍后,,李軍便在招投標中事先安排指定由沈陽這家公司中標,。但令人意外的是,第一次開標后,,由于沈陽這家公司報價過高,,排名靠后,,未能中標,。李軍直接決定進行價格澄清及二次評標,并暗地讓該公司降低了報價,,最終沈陽這家公司如愿中標,。
在李軍的插手下,這場招標會最終變了味,。魏曉春于2009年7月至2014年3月,,相繼收到沈陽這家公司支付給他的人民幣372萬元。
為了感謝李軍,,2010年1月,,魏曉春在大連一家汽車銷售公司購買了一輛價值人民幣25.66萬元的汽車送給李軍,并將車輛登記在李軍的妻子名下,。
3. 空手套白狼,,騙地入股牟利
李軍在擔任山東設備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時,在煙臺市海陽項目工程承攬上握有“生殺大權”,。權力的膨脹,,不僅讓他的膽子越來越大,也讓他成為許多企業(yè)老板競相圍獵的對象,。梁冠華,,就是依附李軍生長的一家企業(yè)老總。
2008年初,,根據(jù)李軍的授意和安排,,梁冠華出資成立了海陽市某物業(yè)管理有限公司,李軍以其弟弟的名義占有該公司50%的股份,。但對李軍來講,,他授意梁冠華成立這家公司的深意遠不止于此。
早在2007年底,,李軍私自以山東設備有限公司的名義向海陽市政府爭取到106畝商住用地,,聲稱用于建設科研中心和專家公寓。同期,,他又提議組建了生活區(qū)建設項目部,,作為公司內(nèi)設機構,由自己直接分管,。
后來,,梁冠華成立的物業(yè)公司聯(lián)合廣東省深圳市一家公司成立了海陽市某技術有限公司,,通過定向出讓的方式,以每畝15萬元的價格購買了李軍手中的106畝土地,,梁冠華公司獲得了56畝土地的使用權,。2011年6月,梁冠華將該宗土地以轉(zhuǎn)讓公司股權的方式轉(zhuǎn)讓給海陽市當?shù)匾患曳康禺a(chǎn)開發(fā)公司,。如此一轉(zhuǎn),,李軍與梁冠華直接獲利約400萬元。
2008年4月,,山東設備有限公司生活區(qū)建設項目招標,,梁冠華找到李軍,表達了想承攬該項目土建工程的意思,,李軍表示同意,。但工程進行不到一半,山東設備有限公司便接到上級部門的通知,,說不允許梁冠華公司做該項目,。于是,在沒有重新進行招投標的情況下,,李軍決定直接讓梁冠華以四川省三臺縣某建筑公司的名義承攬了項目,。
2010年7月,梁冠華又通過李軍的幫助,,分包到了價值1400余萬元的建設工程,。
面對生命里的“貴人”,梁冠華自然也積極給予“回報”,。2010年5月,,他送給李軍整體櫥柜、地暖及暖氣片共計折合人民幣12萬余元,。2010年9月,,梁冠華又為李軍支付了海陽市一套別墅的購房款80萬元,李軍都欣然笑納,。
4. 東窗事發(fā),,判刑十四年
俗話說,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2008年至2013年,,國家某技術公司紀檢監(jiān)察部門多次收到反映李軍有關問題的舉報信,相關領導多次找到李軍進行談話,,了解情況,。
為掩蓋犯罪事實,李軍安排妻子將位于海陽市的那套別墅購房款退給梁冠華;同時,,多次與盧連勝訂立攻守同盟,,并將位于揚州市的別墅過戶到其親戚名下;其妻子也多次找到魏曉春讓其寫假收條以證明車款確已支付……
然而,,機關算盡,,皆是徒勞。2016年3月25日,,根據(jù)上級指定管轄,,煙臺市檢察機關以涉嫌受賄罪對時任國家某技術公司設備與燃料部副主任的李軍立案偵查。同年9月9日,,經(jīng)山東省檢察院決定,,由煙臺公安機關對其執(zhí)行逮捕,。
歸案后,,李軍并沒有反思錯誤、認罪服法,,而是想方設法試圖對抗偵查,。
2017年12月6日,李軍受賄,、貪污案在法院公開開庭審理,。受煙臺市檢察院指派,該院公訴二處副處長,、檢察員王文博,,公訴二處處長助理、檢察員張惠保作為公訴人,,代表國家出庭公訴,。煙臺市檢察院指控:2005年至2010年期間,被告人李軍先后利用擔任國家某技術公司第二三建設公司第四工程公司經(jīng)理,、山東設備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的職務便利,,貪污單位公款20萬元;為他人謀取利益,,收受他人給予的財物共計折合人民幣870余萬元,,依法應以貪污罪、受賄罪追究李軍的刑事責任,。
庭審現(xiàn)場,,坐在被告人席上的李軍仍舊拒不認罪。公訴人利用充分,、確鑿,、扎實的證據(jù),與李軍及其辯護人展開了激烈辯論,并通過多媒體出示了大量證據(jù),。
法院依法對李軍以受賄罪,、貪污罪作出有期徒刑十四年的一審判決后,李軍不服,,提出上訴,。前不久,二審法院采取不開庭審理的方式作出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公訴人說案
對法紀心存敬畏,才能用好手中權力
山東省煙臺市檢察院公訴二處檢察官 張惠保
被告人李軍從一名普通職員一步步走上國企老總的領導崗位,,本應以身作則,、奉公守法、勤勉履職,,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期望,。但隨著職位變高、權力變大,,他逐漸喪失對黨紀國法的敬畏,,將手中權力變成謀利工具,大肆貪污受賄,,嚴重違反了黨紀國法,,最終從身負重任的國企領導干部蛻變成了“階下囚”。扼腕嘆息的同時,,李軍的經(jīng)歷也給人以深深的警醒,。
李軍擔負重要職責,常年工作在國企一線,,掌管工程建設大權,,然而他將人民賦予的權力變成了尋租工具。無論是盧連勝中標電氣設備供應,,還是梁冠華承攬建設工程項目,,或是接受魏曉春的請托為相關公司中標工程提供幫助,無一不是李軍利用職務便利為行賄人謀取不正當利益,。
李軍權力觀錯位,,對黨紀國法應有的敬畏缺失。擔任山東設備有限公司“一把手”之后,,他逐漸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一次次突破領導干部的基本行為邊界。從一開始收受物品,,到后來收受購房款,;從一開始收受汽車,,到后來收受別墅和巨額現(xiàn)金,最終在貪腐的泥淖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更為嚴重的是,李軍采取隱形方式貪污受賄,,企圖逃避黨紀國法,。他收受的賄款中,絕大部分都是通過其妻子,、親屬等收受的,,收受的汽車、別墅也是登記在其妻子和親屬名下,。李軍到案前已獲悉有關部門對其開展調(diào)查,,卻與涉案人員訂立攻守同盟,對抗組織調(diào)查,;到案后,,他仍然心存僥幸,采取拒絕簽字,、沉默等方式對抗審訊,,在偵查和審查起訴階段始終沒有認罪、悔罪,,態(tài)度惡劣。法庭上,,李軍避重就輕,,對嚴重的犯罪事實仍然拒不承認,但最終沒有逃脫法律的嚴懲,。
腐敗是社會的毒瘤,,清廉是人民的期盼。對李軍案的依法查處,,昭示了黨和國家反腐敗的堅強決心,,再次彰顯了法律的威嚴。希望每一位黨員領導干部以此為戒,,對黨紀國法心存敬畏,,正確對待手中的權力,也希望那些正徘徊在貪腐邊緣的人從李軍案件中吸取教訓,,懸崖勒馬,。
(李明 常洪波 高志巖 文中除李軍外,其他人均為化名)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李軍 ,李 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