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平語”近人,習近平尺素傳深情
新華網(wǎng) 金佳緒
【學習進行時】近日,,習近平主席復信美國伊利諾伊州北奈爾斯高中學生,,勉勵同學們?yōu)樵鲞M中美人民友誼作出貢獻,。這是今年習近平第3次給外國友人回信,。在這些回信中,,習近平都談到了哪些話題,?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原創(chuàng)品牌欄目“講習所”為您梳理解讀,。
“青年一代是中美友好的未來?!薄皻g迎你們有機會來中國看看,。”
近日,,習近平主席復信美國伊利諾伊州北奈爾斯高中學生,,勉勵同學們?yōu)樵鲞M中美人民友誼作出貢獻。這是今年習近平第3次給外國友人回信,。
鴻雁傳書,,真情互動蘊厚意
進入2019年才3個多月,,習近平就先后給來自不同國家的外國友人回了3封信,?;匦爬铮暯脚c他們真情互動,,寄語頻頻,。
北奈爾斯高中是美國伊利諾伊州一所公立學校,成立于1964年,,自2008年起開設中文課程,。該校中文班40多名學生用中文寫信給習近平,詢問習近平的工作,、生活情況和個人愛好,,表示他們正在學習中文,喜愛中國的語言文字,、音樂和中餐,,希望有機會到中國參觀訪問。
“我從信中感受到你們對中文的愛好和對中華文化的興趣,?!痹诮o同學們的回信里,習近平表示“學習中文可以更好了解中國”,,鼓勵他們珍惜韶華,、努力學習。
3月中下旬,,習近平應邀訪問歐洲三國,。在對意大利進行國事訪問之際,意大利羅馬國立住讀學校校長雷亞萊和8名高中學生致信習近平,,表達了對習近平來訪的熱切期盼和從事中意友好事業(yè)的良好意愿,。
3月17日,習近平給該校師生回信說,,“看到同學們能用流暢的中文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我很高興”,高度認可師生通過孔子課堂項目有機會近距離了解中國,,看到了世界的廣闊與多元文化的價值,,“這是你們通過學習實踐得來的收獲”。
潘維廉,,美國人,,1988年起在廈門大學任教,是第一個定居廈門的外國人,、福建省第一位外籍永久居民,。2018年底,,潘維廉出版新書,從一個長期在華生活的外國人的獨特視角,,記錄和展現(xiàn)了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和中國的偉大變革,。新書首發(fā)式后,潘維廉給習近平寫了一封信,,隨信寄贈了這本書,。
2月1日,習近平給潘維廉教授回信,,祝賀新書出版,。“你在廈門大學任教30年,,把人生的寶貴時光獻給了中國的教育事業(yè),,這份濃濃的廈門情、中國情,,讓我很感動,。”信中,,習近平對他表達真誠謝意,,并表示“我相信,你將會見證一個更加繁榮進步,、幸福美好的中國,,一個更多造福世界和人類的中國,你筆下的中國故事也一定會更精彩”,。
一封封回信,,傳真情,蘊厚意,。
越洋對話,,風趣“平語”抵人心
習近平語言風格一個很鮮明的特點在于善于用貼近民眾的語言,用平實風趣的聊天式,、談心式語氣直抵人心,。
品讀習近平今年給外國友人的回信,這一特點格外明顯,。
北奈爾斯高中學生:“我們喜歡說‘太棒了’,、‘我愛你’、‘朋友’,、‘加油’……”“您喜歡您的工作嗎,?您的工作累不累?”
習近平:“我的工作是為人民服務,很累,,但很愉快,。”“你們的漢語書寫工整,、用詞規(guī)范,,‘太棒了’!我希望你們繼續(xù)‘加油’,,在中文學習上取得更大進步,?!?/p>
在這段“越洋對話”里,,習近平一一耐心回復同學們的問題,勉勵他們努力學習,,歡迎他們“有機會來中國看看”,。
學習、生活,、夢想,,這些是世界各國年輕人都要共同面臨的“青春關鍵詞”?!扒啻嚎偸桥c夢想相伴而行,。”在給意大利羅馬國立住讀學校師生回信中,,習近平祝愿即將邁入大學校園的同學們“青春正好,、不負韶華,都能成就夢想”,,并真摯表示“歡迎你們來華學習和工作,,希望中國也能成為你們的圓夢之地”。
在給外籍教授潘維廉回信時,,正值農(nóng)歷新年,,習近平在回信里給他拜年,祝他全家“福安”,、 一生“長樂”,。習近平這句巧妙嵌入兩個福建地名的新春祝福語,也在網(wǎng)絡上流行起來,,成為福建當?shù)匕菽曜钚碌牧餍姓Z,。
回信中“嘮家常”的習近平,,與收信人平等相交,、推心置腹?!捌揭捉?、和藹可親”,,這是外國友人對習近平復信的評價,也是他獨特語言風格和人格魅力的集中體現(xiàn),。
一脈相承,,心心相印促溝通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绷暯缴眢w力行。
在給美國伊利諾伊州北奈爾斯高中學生的回信中,,習近平表示青年一代是中美友好的未來,,勉勵同學們?yōu)樵鲞M中美人民友誼作出貢獻。
在給意大利羅馬國立住讀學校師生回信中,,習近平對他們立志促進中意青年思想對話和文化交流,,促進中意人民友誼表示十分贊賞,勉勵他們做新時代中意文化交流的使者,,“做新時代的馬可·波羅”,。
給潘維廉教授的回信中,習近平為他“濃濃的廈門情,、中國情”而感動,,對他熱情地為廈門、福建代言,,向世界講述真實的中國故事表示“很贊賞”,。
促進民心相通,是習近平一以貫之的主張,。這一主張與2018年他給參加“一帶一路”青年創(chuàng)意與遺產(chǎn)論壇的青年代表的回信一脈相承:“希望你們加強文化交流,、心靈溝通,繼續(xù)關注并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支持中非團結合作,,同26億中非人民一道,為傳承中非傳統(tǒng)友誼作出貢獻,,為攜手打造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自己的努力?!?/p>
編輯:付振強
關鍵詞:習近平 回信 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