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上元之夜琵琶曲弦瑟之間聽家音
2月19日晚,,傳統(tǒng)的正月十五元宵夜,一場名為“紫禁城上元之夜”的燈光秀讓北京市民見到了紫禁城美麗的另一面,。
走進(jìn)故宮的觀眾不僅在正月十五見識了午門城樓及東,、西雁翅樓在燈光映照下的壯美雄姿,還能在這古老的建筑中欣賞到由中央民族樂團(tuán)琵琶演奏家趙聰及其團(tuán)隊帶來的精彩演奏,。
2月20日,,趙聰接受了北京青年報記者的專訪,。談起前一晚在紫禁城的演奏,,趙聰忍不住感慨說,,“在這里演奏有一種回家的感覺,故宮才是演奏國樂最合適的地方,?!?/p>
排演時間不到半個月
趙聰介紹說,“紫禁城上元之夜”的演出是2019年春節(jié)期間的大年初二才正式定下來的,,距正月十五不到半個月,,時間特別緊張。但她們覺得,,能夠參與其中非常有意義,,“傳統(tǒng)節(jié)日是需要一些儀式感。現(xiàn)在很多人都說過年沒有年味了,,似乎是因為我們把傳統(tǒng)都丟了,。這次的活動就恢復(fù)了年味,,而且活動都是公益免費的,。能參與其中,我和我的演奏家朋友們都覺得特別高興,?!?/p>
為了配合故宮的皇家氣質(zhì),趙聰及她的團(tuán)隊特意選擇了《絲路飛天》《春江花月夜》《百鳥朝鳳》《鳳凰展翅》等一些名曲進(jìn)行聯(lián)奏,。
趙聰說,,“東雁翅樓的場地很小,而且這次主要是以燈會為主,,音樂是錦上添花的事情,,不會搶燈會的風(fēng)頭,。此外,大家是按照線路來走的,,不會很長時間停留在這里看演出,。所以我們的演出分四次呈現(xiàn),每次三分鐘,,做一個簡短精華的亮相,。看完演出后大家還可以接著去下一站看燈會,?!?/p>
兩年前曾參與故宮暢音閣首演
“紫禁城上元之夜”并不是趙聰首次在紫禁城演出。2017年9月19日,,“太和·世界古代文明保護(hù)論壇”在故宮拉開帷幕,,故宮的三層大戲樓“暢音閣”首次開放。當(dāng)時,,就邀請趙聰去演奏了名曲《春江花月夜》,。“上元之夜”是趙聰?shù)诙蔚巧献辖堑奈枧_,。
在紫禁城演奏和音樂廳演奏有著截然不同的感受,,趙聰表示,“音樂家還是很受環(huán)境的影響的,。音樂這個東西本身很抽象,,周圍的環(huán)境和音響效果都會影響到音樂家的感受,我們的國樂在故宮里特別的匹配,,我在演奏的時候就充滿了遐想:穿越幾千年前,,當(dāng)時的國樂樂手是什么樣的?在這里演奏的感覺特別有歷史感,,這才是演奏我們國樂的最合適的地方,。”
見慣了不少大場面的趙聰也忍不住夸贊故宮的音響效果,,“東雁翅樓的音響效果是非常好的,,很適合演出。本來都準(zhǔn)備了擴(kuò)音設(shè)備,,但都沒用,,根本用不著;包括大戲樓也是,,本身的音響非常好,。在這里演奏有一種回家的感覺?!?/p>
中央民族樂團(tuán)策劃再進(jìn)宮
談及為何數(shù)次選擇和故宮合作,,趙聰表示,,“中國的文化和音樂是不可分割的。就像單霽翔院長說的‘讓國寶活起來’一樣,,中國的音樂是一直活著的國寶,,因為它是鮮活的,一直流傳,、一直奏響的,。古董可能一直就放在那里,而音樂是有傳承的,,它就從來沒有停止過,。幾千年的音樂從那時一直流傳到現(xiàn)在,我們就想把這些活著的國寶和故宮合在一起,,讓過去的古董能奏出現(xiàn)在的聲響,。這只是第一步?!?/p>
趙聰透露,,她們想策劃一次中央民族樂團(tuán)在故宮的大型音樂會,初定在2019年中秋上演,。(倫兵 田婉婷)
編輯:楊嵐
關(guān)鍵詞:趙聰 故宮 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