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職場小白年終總結:花盆里長不出參天松
“焦慮,、彷徨,、期待”,,對于許多初入社會的職場新人來說,這種感受普遍存在,。2018年高校畢業(yè)生人數達到820萬,他們當中部分已離開校園,,踏入社會,。租房、加班,、應酬……曾經意氣風發(fā)的他們開啟了“社會大學”的就讀歷程,,前路漫漫,個中辛酸自有體會,。
成長的過程總要付出代價,。畢業(yè)僅半年,“菜鳥”級新人已經感受到“社會大學”的殘酷,。他們中,,有些人的工作不得不親眼目睹生死,有些人學會與瑣事相處,,有些人在巨大的壓力和挑戰(zhàn)中摸爬滾打,,有些人成為時下流行的“秒辭”一族。焦慮感持續(xù)來襲,,發(fā)際線卻在日漸升高,,職場新人的路注定越走越窄嗎,?
直面問題才是解決問題的開始。與其在格子間里“拔劍四顧心茫然”,,抑郁不得志,,不如在對新環(huán)境的適應過程中破繭成蝶,實現“丑小鴨”向“白天鵝”的華麗轉身,。
不可否認,,學生到職場人的角色轉換注定需要時間的沉淀。一方面,,職場的“游戲規(guī)則”不同于校園,。在學校,一個人只需在所學專業(yè)有所建樹,,再輔以豐富的實踐經歷,,便可成為師弟、師妹心中的榜樣,。而職場對人的要求大大提高,,團隊協作、靈活處事,、人際溝通等能力樣樣不可少,。高智商與高情商是在職場站穩(wěn)腳跟的關鍵,后者甚至顯得更為重要,。步入職場,,過往的成績歸零。無論你是名校還是“雙非”畢業(yè)生,,無論你的學歷是本科還是碩博,,在新的跑道上“栽跟頭”在所難免。
另一方面,,心態(tài)也在角色轉換過程中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筆者身邊就有不少同學一心想著畢業(yè)后非“世界五百強”不去,工作后非“大手筆”不干,。這種積極進取的心態(tài)無可非議,,做事需要向前看、向上看的勁頭,。然而,,相比于迅速找到“登上人生巔峰”的捷徑,剛入職場的“小鮮肉們”更需認清現實,,在職場中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
工作滿意度等于業(yè)績除以預期。在專業(yè)素養(yǎng),、行業(yè)人脈,、溝通技巧尚需積累的情況下,,腳踏實地遠比好高騖遠來得實在。剛入職場便有過高的心理預期,,只會愈發(fā)感受到現實的骨感,,久而久之甚至會造成焦慮心態(tài)的死循環(huán),在挫敗中消弭工作的斗志,。
此外,,職場“菜鳥”都會經歷一段或長或短的“蘑菇期”。這段時間里,,工作單位會對新人委以重任,,仿佛種植蘑菇般讓新人獨自在角落生長。當此之際,,職場新人極易產生墜入“冷宮”的無助之感,。
改變不了環(huán)境就改變自己,一無所有的日子正是犯錯成本極低的時期,。面對生疏的工作,,你可以選擇怨天尤人,也可以選擇俯下身子請教前輩,;你可以選擇自暴自棄,,也可以選擇在與挫折的正面交鋒中磨礪自己;你可以選擇隨波逐流,,也可以選擇永葆澎湃的初心,。“君子之道,,譬如行遠,必自邇,;譬如登高,,必自卑?!鄙硖幊砷L的空窗期,,一步一個臺階上,職場“菜鳥”的成就感與存在感自然會與日俱增,。
人是社會性動物,,完全離開他人寸步難行。工作,,正是每一個“天之驕子”各顯神通,,在自我社會化過程中實現人生價值的必由之路。初入職場,,每個人都會出現在“老鳥”看來“小兒科”的失誤,,每個人都會經歷被瑣事纏身無法自拔的沮喪,,每個人都會為領導的高標準高要求輾轉反側……這一切總在情理之中。
成長的過程必然伴隨著走出“舒適區(qū)”的陣痛,,自身的缺陷正是在麻煩的解決中,、在他人的反饋中得以完善。在摸爬滾打中認清社會的邏輯,,把握職業(yè)的脈搏,,終有一天,那些經歷的苦楚會被自己笑著說出來,。
其實,,沒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每一代人都肩負著屬于自己的責任與使命,。那些后來被晚輩景仰的先驅者,,莫不是將自己最好的時光獻給了克服困難的過程。前不久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錢七虎,,早年留學深造,,回國后一頭扎進防護工程領域。奮斗一甲子,,報國六十年,。青年時的扎實積累,為他日后開創(chuàng)我國核生化防護工程這一嶄新學科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杰出人群中,,類似的例子數不勝數??梢哉f,,正是因為明晰了自己所處的歷史位置,把握了時代賦予的機遇,,他們才能在日復一日的積累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
正如作家柳青所言:“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今天,,象牙塔的莘莘學子有著比先輩們更為豐富的職業(yè)選擇,,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誘惑與挑戰(zhàn)?;ヂ摼W的浪潮奔流不息,,科技革命的步伐愈加快速,年輕人施展宏圖的舞臺也變得越來越大。然而,,花盆里長不出參天松,,庭院里練不出千里馬。只有深耕屬于自己的領域,,在做事的過程中磨煉自己,,在水池中學會游泳,職場“菜鳥”才能快速成長為自己理想的模樣,。
當然,,為職場新人提供成長平臺的用人單位也應及時調整管理模式,適應95后甚至00后的工作心態(tài),。年輕人為所在單位帶來了活力與朝氣,,用人單位也應使薪酬體系、福利待遇與員工付出相匹配,,不讓新人流汗又流淚,。此外,職場前輩通過“傳幫帶”使新手迅速步入正軌,、公司施行更加人性化的激勵體制,、領導對新人多一分信任……一點一滴的關懷之間,職場“菜鳥”才能縮短環(huán)境適應期,,早日在工作崗位上創(chuàng)造更大價值,。
值得欣慰的是,這屆年輕人并非某些人所認為的不堪一擊,。畢業(yè)半年多,,他們中有些人已經找準工作的突破口,順利實現升職加薪,;也有人在工作轉換之間逐漸發(fā)現個人興趣與職業(yè)要求的契合點,,明確自己在職場上想要什么。在逆境中成長,,這是我們奮斗的青春,。
編輯:張同天
關鍵詞:職場 新人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