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xiàn)場>書畫現(xiàn)場頭條書畫現(xiàn)場頭條
年年堂上壽星圖
? ———兼說宋人的壽詞與壽禮
洛陽關(guān)林廟宋墓壁畫
“年年堂上壽星圖”句,,初看平淡無奇———直至今日,給老人做壽,,猶有送壽星佬兒,、掛壽星圖的習(xí)俗——其實后面也藏著故事。
宋人朱彧《萍洲可談》卷三載:“近世長吏生日,,寮佐畫壽星為獻,,例只受文字,其畫卻回,,但為禮數(shù)而已,。王安禮自執(zhí)政出知舒州,生日屬吏為壽,,或無壽星畫者,,但用他畫軸,,紅繡囊緘之,必謂退回,。王忽令盡啟封,,掛畫于廳事,標(biāo)所獻人名銜于其下,。良久,,引客爇香,共相瞻禮,。其間無壽星者,,或用佛像,或用神鬼,,唯一兵官所獻,,乃崔白畫二貓,既至前,,慚懼失措,。或云時有囊緘墓銘者,,吏不敢展,。”王安禮在舒州做官的時候,,下屬給他送壽禮,,按慣例本來只收賀詞,壽星圖原封退回,,可他不按套路出牌,,不僅全部收下,還一一打開張掛,,邀請眾人鑒賞,。那些敷衍了事走過場的,可就露了餡,。心照不宣的官場套路,,偏偏遇上較真兒的攪局者。王安禮就是王安石的弟弟,,可見和他哥哥“拗相公”一樣,,也是個有性格的人。
王安禮生活在北宋,,可見當(dāng)時送壽星圖的風(fēng)俗已然形成,。南宋的辛棄疾家“年年堂上壽星圖”自然不過是按俗辦事。既成風(fēng)俗,,“壽星圖”的題材自然也難免格式化,。辛棄疾《鵲橋仙·為人慶八十席間戲作》說:“朱顏暈酒,,方瞳點漆,閑傍松邊倚杖,。不須更展畫圖看,,自是個,壽星模樣,?!笔泛啤稘M庭芳·茅舍》說:“起來見,龜翻鶴舞,,卻是壽星圖,。”壽星又稱南極老人星,。楊萬里《七月二十三日南極老人星歌上叔父十三致政一杯千歲之壽》:“烏紗白苧坐鼓琴,,上有千歲長松青。令威旁舞玄夫聽,,個是活底南極老人星,。”令威指鶴,,玄夫指龜,。周必大《門客鄭安世寫壽星求贊(壬戌春)》:“誰把江西一幸民,強摹南極老人星,。穹龜鹿鶴朋三壽,,伴我松根裴茯苓?!比绱酥醵?。宋何薳《春渚紀(jì)聞》“瓦缶冰花”條說得更加明確:“既凝冰成象,則一山石上坐一老人,,龜鶴在側(cè),,如所畫壽星之像?!笨梢姡环细竦膲坌菆D,,自然不能是神鬼,、佛像、二貓之類,,而是必須有松,、鹿、龜,、鶴,、杖,、壽星等要素。以此觀之,,很多出土或傳世的神仙題材畫面,,便可判為當(dāng)時十分流行的“壽星圖”了。
比如2009年洛陽關(guān)林廟東南一座北宋墓中出土的雕磚,,其中一塊為“人物持畫”造型,。頭戴花腳幞頭、身穿圓領(lǐng)長袍的人物,,手持一幅立軸畫,,展開的一半畫面上,一棵大樹(似松),,樹上一只翔鶴,,樹下有人物帶頭光。據(jù)專家研究,,畫面表現(xiàn)的,,應(yīng)為宋代“獻香雜劇”中“獻畫”場景?!矮I香雜劇”是宋代一種小戲,,專在慶生賀壽場合表演,特色就是“道盡祝壽話,,說遍吉祥語”,。——這里所獻的畫,,看題材,,應(yīng)該就是“壽星圖”。
我們?nèi)缃袷煲姷膲坌抢先?,都是大高腦門,,紅樓夢里鳳姐拿老太太開玩笑,說:“可知老祖宗從小兒的福壽就不小,,神差鬼使碰出那個窩兒來,,好盛福壽的。壽星老兒頭上原是一個窩兒,,因為萬福萬壽盛滿了,,所以倒凸高出些來了?!彪m是臨場發(fā)揮,,她卻無意間說出一個事實,就是大腦門的壽星老人形象,大概是明代以來才定型的,。宋代的壽星,,就是正常人面目,腦門兒遠(yuǎn)沒那么高,,通常著道裝,。德清博物館藏的一件青白瓷壽星像即是。
壽星的拐杖,,也是有講究的,,一般說來要高過頭頂。岳珂《桯史》載,,孝宗看上一條通犀帶,,上刻扶杖而立的壽星,非常精美,?;实圩匀徊恢v價,旁邊的內(nèi)侍卻想要提成,。商人不肯,,內(nèi)侍就挑剔說:“凡壽星之扶杖者,杖過于人之首,,且詰曲有奇相,。今杖直而短,僅至身之半,,不祥物也,。”皇帝一看,,果然如此,,就放棄了交易。這條評語迅速傳揚開去,,犀帶縱然精美,,也再沒人肯買。
送壽星圖既然成俗,,就有人不肯從俗。相傳錢勰過生日時,,他的僚屬“盡以烏龜白鶴為獻,,用表祝壽之意”。只有楊次公獻《老子出關(guān)圖》,,并寫了一首小詩:“秘藏函谷關(guān)中子,將獻蓬萊閣上仙。愿得須眉如此老,,卻教龜鶴羨長年,。”錢公大悅,??灼街僖灿小锻ㄅ谐衫芍猩杖朔菜拖愫蠅坌墙圆皇塥氁栽姭I》,末兩句說:“香奩畫軸知無用,,只有詩篇不值錢,。”——這都是獨出心裁者,,與濫竽充數(shù)的王安禮下屬,,自然不同。
前面說過,,壽詞在宋代蔚為大觀,。無論長幼親疏、同僚朋友,,你來我往,,好不熱鬧。寫得多了,,就逐漸形成一些固定套路,,也就難出好作品。張炎《詞源》曾說:“難莫難于壽詞,,倘盡言富貴則塵俗,,盡言功名則諛佞,,盡言神仙則迂闊虛誕,。當(dāng)總此三者而為之,無俗忌之辭,,不失其壽可也,。松椿龜鶴,有所不免,,卻要融化字面,語意新奇,?!?/p>
按這個標(biāo)準(zhǔn),,我們來看一篇算是寫得不錯的,管鑒《鵲橋仙·八月二十八日壽唐子才》:“中秋過了,重陽將近,,正是一年佳處,。棖黃橘綠總尋常,,看丹桂,、余香再吐。胸中星斗,,筆端風(fēng)雨,,定約蟾宮高步。賜袍歸帶御爐薰,,共歲歲,、斑衣戲舞?!?/p>
下闋不遺余力,、全方位、多角度地贊頌主人,,好話說盡,皆大歡喜,。上闋緊扣“八月二十八”這個本來毫無特色的日期做文章,,正是壽詞的套路之一。正月初六生日,,就寫“柏頌才過,,梅妝方試,六秀蓂莢”,;四月初一生日,,就寫“夏初臨,春正滿,,花事在紅藥”,;十月十四生日,就寫“明夜月團圓,,小春霜早,。今日由來佳氣好”……日期風(fēng)光,全都講究個應(yīng)景,。好處是不怕沒話說,。年齡也是好話題,比如壽人六十,,說“次第回春,,甲子從頭又一新”,;壽人七十一,說“羨人生,,七十古來稀,,今逾一”,;壽人八十一,,說“人間八十最風(fēng)流,況又今年九九”……宋人倒是不避諱談?wù)撃挲g,,都明晃晃掛在文字上,。
跟祝壽相比,自壽因為無需應(yīng)酬,,不必客套,,容易說出心里話,反倒更見性情,,更耐看些,。比如李仲光的《鵲橋仙·自壽》:“焚香清坐,呼童瀹茗,,聊當(dāng)一杯春酒,。不須歌舞倩紅裙,為祝百千長壽,。詩書萬卷,,綺琴三弄,更有新詞千首,。從今日日與遨游,,便是天長地久?!北热?,葉秀發(fā)的《醉落魄·自壽》:“胸襟灑落。光風(fēng)霽月澄寥廓,。生平素志惟丘壑,。隨分田園,花木四時樂,。兒孫不用千金橐,。吾家自有詩書粕。生朝有酒團欒酌,。因笑渠儂,,癡騃畫松鶴?!庇直热缧翖壖病督亲印な陶哒埾壬x詞自壽》上闋:“兩輪屋角走如梭,。太忙些,。怎禁他。擬倩何人,,天上勸羲娥,。何似從容來小住,傾美酒,,聽高歌,。”———千古共通的人生感慨,,總是更容易引起共鳴,。
不管如何,美好生活總是千百年來人們共同的期待,。和辛棄疾《壽內(nèi)子》可以相媲美的,,還有郭應(yīng)祥《鷓鴣天·癸亥十一月十四日為內(nèi)子壽》,下闋說:“羅紙貴,,彩衣鮮,。鼎來盛事樂無邊。婦姑夫婦孫和子,,同住人間五百年,。”這個“同住人間五百年”,,比起帝王將相悲情萬丈的“向天再借五百年”,,更多人間煙火。丙午年(1066)二月十二,,是蔡襄五十五歲生日,,老母猶然在堂,已經(jīng)九十二歲高齡,。這一天他寫道:“仲春一浹,,我生之辰。紀(jì)歲之行,,五十有五,。慈親是時九十二,稱觴獻壽于膝下,?!赣H長年無窮已,愿兒強健典州府,。不富不貧正得宜,,如我奉親難比數(shù)?!痹改笁郾饶仙?,愿兒平安做官,。不求大富大貴,只求奉養(yǎng)天年,。都是老實話,,溫和懇切,語淺情深,。蔡襄事母至孝,,當(dāng)年的三月十九日,他還帶著老母親去吉祥院看花,,并再次寫詩留念,。白發(fā)兒子侍奉白發(fā)老母看花,此情此景,,稍微想象一下,都足以動人心魂,,尤感溫馨,,柔軟。
(作者單位: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
編輯:楊嵐
關(guān)鍵詞:壽星 星圖 年年 堂上 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