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yī)·問藥>醫(yī)訊同期聲醫(yī)訊同期聲
中國為全球氣候治理作表率
12月2日至14日,,為期兩周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4次締約方會議在波蘭卡托維茲舉行,,全球近200個國家的代表在此共同商議如何落實2015年《巴黎協(xié)定》的減排條款。
面對依然嚴峻的氣候變化挑戰(zhàn),,各國該如何呵護共同的家園,?中國用實際行動做出了表率,。近年來,從理念創(chuàng)新到目標設定,,從政策行動到實施成效,,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始終信守承諾,,表現出色,贏得世界的認可與尊重,。
減排成績單亮眼
“中國的氣候變化工作取得可喜的進展,。”日前,,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4次締約方會議舉行期間,,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表示,截止到2017年底,,中國碳強度已下降了46%,,提前3年實現了40%至45%的上限目標??稍偕茉凑家淮文茉幢戎剡_到13.8%,,預計2020年完成15%的既定目標。森林蓄積量已經增加了21億立方米,,超額完成了2020年的目標,。這些都為實現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爭取提前完成減排目標,,奠定了一個非常好的基礎,。
中國取得的一系列減排成果,贏得國際社會的充分認可,。
美國每日科學網站此前報道稱,,作為《巴黎協(xié)定》的部分內容,中國承諾該國二氧化碳排放量到2030年達到峰值,。實際上,,中國或許已經實現了這項承諾,因為中國排放量在2013年就已達到峰值,,而后從2014年至2016年逐年下降,。
該網站還援引英國利茲大學一項有關中國空氣污染趨勢的研究稱,從2015年到2017年的3年間,,中國的顆粒物污染濃度下降了20%,。“我們的工作表明,,中國的空氣污染正在發(fā)生迅速而廣泛的變化,。”研究報告的第一作者,、利茲大學的研究員本·西爾弗稱:“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的排放控制政策似乎正處于正軌,。”
在全球減排行動中,,中國扮演的“模范生”角色,,日益深入人心,,交出的成績單有目共睹。
去年11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3次締約方會議在德國波恩舉行期間,德國之聲電臺網站就曾直言,,中國是會議上的一個關鍵因素,。報道稱,中國正在為生態(tài)能源做更多的投資,。根據國際能源署提供的數字,,按發(fā)電能力計算,全球40%的新建生態(tài)發(fā)電廠建在中國,。如果聚焦太陽能發(fā)電,,中國的排位更靠前。
《日本經濟新聞》網站援引美國環(huán)境相關智庫世界資源研究所的調查結果稱,,全球有49個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在2010年前轉為減少,,中國位列其中。
改革行動力強勁
外媒認為,,顯著的減排成果離不開中國的決心,、行動力和改革力度。
“中國排放情況出現的變化,,有理由讓尋求穩(wěn)定地球氣候的人士持謹慎樂觀態(tài)度,。”美國每日科學網站引述氣候變化研究學者的觀點稱,。報道指出,,中國承諾于2015年至2020年間在全國范圍內改善能源使用強度,這將在未來幾年進一步轉化為減排,。隨著中國經濟從制造業(yè)向高科技產業(yè)和服務業(yè)轉型,,排放量下行走勢可能維持下去。
英國《自然·地球科學》月刊日前刊登的一份研究報告也表明,,產業(yè)活動,、煤炭使用和能源使用效率等方面出現的變化促使近年來中國碳排放量下降,這些變化的根源是中國的經濟架構和中國政府的長期政策框架在不斷調整,。
這項由東英吉利大學,、劍橋大學和倫敦大學學院共同完成的研究認為,如果中國在產業(yè)結構和能源使用效率方面實施的改革能夠持續(xù)下去,,中國碳排放下降走勢就很可能得以維持,。
而讓國際社會更為欣喜的是,在積極參與全球氣候治理的同時,,中國向世界展現出更多擔當,,并發(fā)揮更顯著的引領作用,。
古巴《格拉瑪報》認為,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對抗氣候變化行動中的重要角色,,證明之一便是簽署了《巴黎協(xié)定》,。而在美國退出《巴黎協(xié)定》之后,中國表示愿意與世界其他國家一起,,為環(huán)境的保護和持續(xù)發(fā)展一步步地努力,。
埃菲社也引述標準普爾評級公司11月發(fā)布的一份報告稱,中國正在其發(fā)展計劃中優(yōu)先考慮防控污染,,采取有利于“綠色金融”的措施,,對可再生能源、電池蓄能和電動汽車等領域進行投資,。此外,,中國還利用綠色金融市場為環(huán)境友好型產業(yè)提供支持,并促進新一代技術的發(fā)展,。對此,,該社認為,在國際范圍內,,鑒于中國的政策,,中國很可能成為“氣候行動的領導者”。
治理好經驗可鑒
全球氣候治理是一個迫切,、嚴峻而極其龐雜的課題,,各國需要共識與行動,也需要寶貴的經驗,。在這方面,,中國從不吝于提供智慧與方案。
《印度斯坦時報》近日刊文稱,,中國治理空氣污染成效顯著,,并列舉了三個印度可以借鑒的經驗:測量與監(jiān)測、具體和可衡量的目標,、實際的具體行動,。文章認為,除了這三個主要的技術原因外,,印度還可從中國汲取的最大經驗是,,中國領導人把治理空氣污染作為國家的重要任務。
聯合國《2018年世界水資源開發(fā)報告》指出,,當前,,氣候變化正在加速全球水循環(huán),濕潤的地區(qū)更加多雨,干旱的地區(qū)更加干旱,,全球近一半人口居住在缺水地區(qū),。基于此,,必須實現從對抗自然到順應自然的轉變,,更好地利用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爸袊>d城市理念是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的一個優(yōu)秀樣本”,。
事實上,中國不僅提供氣候治理的經驗,,還為全球氣候治理領域的國際合作積極搭臺。
在波蘭卡托維茲的氣候變化會議上,,與會代表普遍認為,,應對氣候變化,發(fā)展清潔能源是一條有效途徑,。今年年初,,美國能源經濟和金融分析研究所曾發(fā)布報告稱,中國已經成為推動全球清潔能源發(fā)展的最重要力量,,并正在成為全球清潔能源技術的領導者,。而今,外媒發(fā)現,,中國還為促進清潔能源領域的國際合作搭建了廣闊平臺,。
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網站近日刊文稱,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連接亞洲,、中東,、非洲和歐洲,給清潔能源技術的發(fā)展和推廣帶來了巨大機遇,。作為全球可再生能源的主要市場,,中國希望在建設綠色“一帶一路”的進程中,為亞洲43億消費者提供“綠色,,低碳,、循環(huán)發(fā)展”模式。
“氣候變化對人類社會的風險是深遠的,,這是一個真正的問題,。我認為中國正朝著正確的方向,做正確的事,?!泵绹澳茉床块L朱棣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如是說。
編輯:趙彥
關鍵詞:中國 全球氣候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