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習近平多邊場合如何講述中國的“有所不為”?
中新社北京12月9日電 題:習近平多邊場合如何講述中國的“有所不為”?
作者 鐘三屏
從歐洲到拉美,,雙邊到多邊,過去一周多時間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外訪之行引發(fā)國際關注,。盤點他今年以來的外交行程,,多邊外交應是濃墨重彩一筆。從以東道主身份亮相今年中國的四大主場外交,,到外訪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和亞太經(jīng)合組織(APEC)會議,,再到此次赴阿根廷出席二十國集團(G20)峰會,習近平多邊外交腳步頻密,。
在國際多邊場合發(fā)表演講,,是中國領導人系統(tǒng)闡釋中方主張、向國際社會介紹中國理念和回應外界關切的重要渠道,。在今年一系列多邊場合演講中,,習近平除了從正面闡釋中國怎么想、怎么看,、怎么辦,,亦用不少篇幅講述了中方的“不會做、不贊成和不認同”,。這些表述“點穴式”回應熱點和關切,,向外界清楚地表明中國“有所不為”,提供了了解中國與中國外交的一種“解釋性”視角,。
回應關切,,以“六個不會”說明“中國路徑”
針對重大涉華關切闡釋中國的“有所不為”,,習近平推動外界更好地讀懂中國。
站在改革開放40周年的節(jié)點,,2018年外界一直高度關注中國的道路選擇和角色定位,。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習近平以“三個不會”——“無論中國發(fā)展到什么程度,,我們都不會威脅誰,,都不會顛覆現(xiàn)行國際體系,都不會謀求建立勢力范圍”,,回應了外界的這種關切,,也以一種更強有力的敘事方式重申了中國始終要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fā)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的承諾,。
在全球化受阻的國際背景之下,面對“開放還是封閉”的“重大抉擇”,,習近平在多個場合反復強調(diào)“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他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發(fā)表主旨演講時進一步提出,“中國推動更高水平開放的腳步不會停滯,!中國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jīng)濟的腳步不會停滯,!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腳步不會停滯!”習近平用“三個不會”再次宣示中國支持自由開放貿(mào)易,、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決心不會有任何動搖,,展現(xiàn)了中國發(fā)展的全球性視野。
通過回應外界對中國道路的關切,,習近平在講清楚中方考量的同時,,也是在宣告中國將以更開放的姿態(tài)與世界互動。
回應熱點,,以三個“不搞”表達“中國態(tài)度”
針對國際熱點問題闡釋中國的“有所不為”,,習近平向國際社會表達中國觀點和期待。
當前,,經(jīng)濟全球化和多邊合作正遭遇逆風,。針對多邊合作,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上提出“不搞唯我獨尊,、你輸我贏的零和游戲,,不搞以鄰為壑、恃強凌弱的強權霸道”,;在今年出席金磚國家工商論壇時旗幟鮮明地表示,,“貿(mào)易戰(zhàn)不可取,因為不會有贏家,。經(jīng)濟霸權主義更要不得,,因為這將損害國際社會共同利益,最終也將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對于全球經(jīng)濟治理體系變革,他強調(diào)“遇到分歧應該通過協(xié)商解決,,不能搞小圈子,,不能強加于人”。
針對世貿(mào)組織改革,習近平在此次G20阿根廷峰會上強調(diào),,要堅持各方廣泛協(xié)商,,循序推進,不搞“一言堂”,。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習近平 多邊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