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挖掉傳銷毒瘤 更要驅(qū)除傳銷“心魔”
傳銷組織“蝶貝蕾”再次受到了法律的懲罰,。近日,4名“蝶貝蕾”成員被廊坊市安次區(qū)人民法院一審分別認定犯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非法拘禁罪等3項罪名,獲刑3至8年不等,。
這次案發(fā),,是由2017年的一起命案牽出的。彼時,,一名邱姓大學生誤入“蝶貝蕾”傳銷組織,,在傳銷組織窩點,他被其他成員強制灌水之后死亡,。而與“蝶貝蕾”相關的另一名受害者的名字,,大家或許更為熟悉:2017年5月,大學畢業(yè)生李文星在找工作時,,被誘騙至傳銷組織“蝶貝蕾”,,7月,他的尸體在天津靜海的一個池塘被發(fā)現(xiàn),。
傳銷之惡,,人所共知,但為什么傳銷組織仍然能“生生不息”,,頻頻害人,?據(jù)調(diào)查,近年來傳銷組織低齡化趨勢明顯,,其中大學生占比高達80%,。為何被稱為“天之驕子”的大學生,竟然成了非法傳銷的主要力量,?
據(jù)熟悉傳銷的人士稱,,傳銷有“南派”和“北派”之分?!澳吓伞眰麂N更注重精神控制,,“北派”傳銷則以限制人身自由為基本手段。實際上,,兩者并不是絕對分開的,,而是互相滲透的。在絕大多數(shù)傳銷組織中,,都同時存在一定的人身控制和精神控制手段,。
在人身控制方面,傳銷組織一般會使用一定的暴力手段,,控制成員的活動范圍,,“處罰”不順從的新人,特別是在所謂的“北派”傳銷中,受害者不但被監(jiān)禁,、切斷與外界的一切聯(lián)系,,還時常受到折磨和毆打,因而卷入其中的年輕人很難順利逃脫,。如前文所說的邱姓大學生,,也是因為不愿加入傳銷組織被迫害致死的。
在過去,,由于證據(jù)認定困難,,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很難適用,,幾乎是“沉睡”的罪名。2015年7月,,同樣有一名年輕人為逃離“蝶貝蕾”的控制而跳入魚塘溺亡,。此后,控制他的3名傳銷人員很快被抓獲,,因非法拘禁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這次對“蝶貝蕾”的徹查,廊坊民警表示,,是因為當?shù)馗倪M了工作方法,,準確適用了法律,或是打擊傳銷的一次突破,。人身控制和折磨毆打已經(jīng)觸犯了刑法,,如何嚴懲傳銷違法人員,還需相關部門進一步改進工作方法,,加強執(zhí)法力度,。
在精神控制方面,一些大學生盡管是被誘騙而來的,,但在傳銷窩點被端以后,,卻不愿回家,“打而不散,,遣而不返”,。這是因為傳銷組織被剪除了,精神控制卻仍然存在,,傳銷之“毒”已經(jīng)滲透到了這部分成員的思想,。一名辦案人員說,新人先會被要求在“課堂”上朗讀成功學書籍,,甚至背誦上課內(nèi)容,。下課后,新成員回到寢室,而寢室里通常除了他之外幾乎全是被洗腦成功的老成員,,“老成員會‘監(jiān)督’新成員的洗腦程度,,等到新成員‘思想穩(wěn)定’了,守規(guī)矩了,,才能讓他與其他新成員住在一起”,。
大學生社會閱歷本來就較淺,又急于找工作,,急于“成功”,,在高強度的“洗腦”之下,很容易喪失自己的判斷力,,認同起傳銷理念來,,甚至從“受害者”轉(zhuǎn)化為“施害者”,繼續(xù)去拉新的“下線”,,心甘情愿地傳播傳銷之“毒”,。即使在被警方打擊之后,知道自己被騙了也不甘心,,還做著發(fā)財夢,,想繼續(xù)坑害別人。傳銷的“心魔”一旦生成,,單靠警方已經(jīng)無法解救他們,。
因此要徹底鏟除傳銷“毒瘤”,還需要靠社會綜合治理,。一方面,,司法機關要加強對傳銷組織的打擊力度,進一步精準適用法律,,讓組織者受到應有的懲罰,。另一方面,學校要加強法律教育,,重視培養(yǎng)學生形成健康的財富觀,、人生觀。天上不可能掉餡餅,,所謂不勞而獲,、一夜暴富的捷徑,往往是別人挖好的陷阱,。從整個社會來說,,要關注大學生求職問題,幫助年輕人做好合理的職業(yè)規(guī)劃,,不再被傳銷的邪路誘惑,。
傳銷不光會毀滅一個人的前程,,更可能毀滅一個家庭的希望。讓所有人都知道傳銷之惡,,驅(qū)除傳銷“心魔”,,徹底鏟除傳銷毒瘤,勢在必行,。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傳銷 組織 成員 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