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躍動中原的“紅”“黃”“藍”——改革開放河南行采訪見聞
新華社鄭州12月5日電題:躍動中原的“紅”“黃”“藍”——改革開放河南行采訪見聞
新華社記者滕沐穎
浩蕩黃河流過中原,孕育了一片黃土地,。
改革開放40年,,中國記協(xié)、全國三教辦組織“改革開放河南行 新聞戰(zhàn)線強四力”主題活動,。40多位媒體記者同行,,歷時6天,奔赴20多個采訪地,,記錄中原大地的崛起和風(fēng)采,。
紅,中原兒女多奇志
河南省蘭考縣張莊村,,是九曲黃河最后一道彎上一個普通又特殊的村莊,。
它曾經(jīng)窮得出名,,地里不長莊稼,村民靠討飯為生,。后來,,它成為遠近聞名的紅色教育基地,黨的好干部焦裕祿帶領(lǐng)群眾防風(fēng)治沙的事跡就發(fā)生在那里,。
天氣清冷,,“夢里張莊”農(nóng)家院依然迎來不少訪客。大家是奔著焦裕祿精神來的,,來聽村民講張莊的故事,。
“焦書記來蘭考治沙那年,我上三年級,,跟著大伙兒一起種樹,。”65歲的文振民眼睛微瞇,,回憶起當(dāng)年“飛沙走石”的場景,。聽焦書記的話,村民花3年時間把整村3000畝地翻了一遍,,用淤泥固定住流動的沙丘,。
1975年,文振民中學(xué)畢業(yè),,成為一名人民公社保管員,,他見證了張莊悄無聲息的巨變。
當(dāng)時,,掙1工分抵1毛5分錢,,能買3個雞蛋。文振民明顯感到,,村民干活的積極性不高,,隊長打一天鈴,隊員上一天工,,出工不出力,。
直到80年代,張莊推行“包產(chǎn)到戶”,,糧食開始豐收。1984年,,張莊小麥產(chǎn)量比往年翻一番,。
文振民說,改革開放活了市場,,更活了村民的腦筋,。那些率先外出打工的人,,成了村里率先蓋樓房、買家電的人,。如今,,率先搞鄉(xiāng)村產(chǎn)業(yè)、發(fā)展紅色旅游的村民,,也是率先富起來的人,。
今年,300多個外出打工的年輕人回張莊創(chuàng)業(yè),。他們相信,,只要肯動手,在家門口賣布鞋,,賣香油,,甚至賣饅頭,都有商機,。
文振民不由地感慨,,焦書記留給張莊的,是3000畝好地,,更是“蘭考人民多奇志,,敢教日月?lián)Q新天”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
黃,,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
天還沒黑,,河南省嵩縣紅崖村的水泥路上火光閃爍,村民正圍在炭盆烤火,,空氣中彌漫著煙火氣和一絲烤紅薯的香甜,。
17歲的男孩喬山不說話,低頭玩手機,。
“干嗎呢,?”記者問。
“嘿嘿,,發(fā)小視頻,。”喬山靦腆地說,。
剛剛,,他在“快手”上傳了一段小視頻,畫面中單薄的黃色土坯房,,像是落在林間的破紙箱,,接下來是土坯房的“內(nèi)飾”:報紙糊的墻面,木板搭成的床,,隨意擺放的鐵桶,、木箱……
喬山說,,這是他在山上的老家,如今搬出來住,,他要發(fā)到網(wǎng)上“留作紀念”,。
作為易地搬遷安置戶,喬山一家搬進嶄新的白色仿古院落,,出門就是水泥路,,他們告別了種糧難、吃水難,、上學(xué)難,、就醫(yī)難。
村干部介紹,,嵩縣是河南省4個深度貧困縣之一,,縣域面積約3000平方公里,平原僅占0.5%,,境內(nèi)海拔超過1000米的山峰有700多座,,人稱“九山半嶺半分川”。
面對“山上無林,、坡上無地,、地下無礦”的惡劣條件,2004年,,紅崖村啟動易地搬遷,,成為“中國扶貧搬遷第一村”。此后10年,,嵩縣完成了32個貧困村,、32434人脫貧。
紅崖村之變,,是河南省脫貧攻堅,、改善民生的一個縮影。2013年至2017年,,全省實現(xiàn)577.7萬農(nóng)村貧困人口脫貧,,5514個貧困村退出貧困序列,貧困發(fā)生率由9.28%降低至2.57%,。
村干部說,,易地扶貧搬遷是安居工程,更是民心工程,。貧困人口搬得出,、穩(wěn)得住、能致富,才是從“故土難離”到“安居樂業(yè)”的真正跨越,。
藍,直掛云帆濟滄海
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黑五”,,國內(nèi)海淘族買遍全球,。有人發(fā)現(xiàn),大量海外直供貨物始發(fā)于“鄭州保稅倉”,。
這種模式叫保稅備貨,。“國外好物”已經(jīng)提前進入鄭州,,只待買家下單,,就能迅速通關(guān),第一時間抵達買家手里,。
在河南保稅物流中心,,記者看到,紅色的“中大門”標志格外醒目,,明亮的大廳里,,小紅書、網(wǎng)易考拉,、豌豆公主等多家跨境電商連同泰國,、英國等19個國家館,展陳1500多個品牌的2萬多種商品,。
配貨倉里,,幾百個智能機器人馱著數(shù)米高的貨物有序穿梭、往返,。
配貨倉外,,以鄭州為中心的陸路、空中,、網(wǎng)上“絲綢之路”輻射八方,。
古人說,得中原者得天下,。上溯千年,,汴京開封依托黃河中游水陸樞紐,發(fā)展成為150萬人口的國際性大都市,,“八荒爭奏,,萬國咸通,集四海之珍奇”,。
如今,,不沿邊不靠海的鄭州,依托“鐵路十字路口”、“米”字形高鐵網(wǎng),、國際航空港和中歐班列,,繼續(xù)成為中國“買全球、賣全球”的重要樞紐,,成為“一帶一路”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
編輯:秦云
關(guān)鍵詞:改革開放 河南 中原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