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宋代銅鏡上演繹的社會風情
圖1南宋傀儡戲畫像鏡
圖2 宋代輟勞歇息紋鏡(拓片)
圖3 宋代樓閣人物紋鏡
圖4 宋代飯牛鏡(拓片)
盛唐以后,,中國銅鏡再也未能回到它的黃金時代,,從鑄造工藝而言,,唐末五代以后的鏡子的的確確開始走下坡路,。銅鏡衰落的原因很多,,唐滅亡后,,進入了五代十國,、宋,、遼,、金元時期,。北宋和遼,、西夏的并立,金和南宋的對峙,,元朝的大統(tǒng)一,,中國歷史呈現(xiàn)出十分復雜的局面。戰(zhàn)爭連綿,,經(jīng)濟受到破壞,,銅比較缺乏,銅禁甚嚴,,主要用來鑄造錢幣,。另一方面,由于瓷器,、漆器的廣泛應用,,人們的注意力轉(zhuǎn)向這些方面,作為日常生活用品的銅鏡,,既沒有別的物品可以取代,,也不再是工藝的重點。重實用而不尚花紋,,工藝水平衰退是必然的了,。
但是誰也未能料到,這段時期銅鏡所表現(xiàn)出來的特點以及明顯的時代差異和獨特的民族風格,,特別是通過它的紋飾和銘文反映的一些政治,、經(jīng)濟、文化內(nèi)容,,遠遠超出了它自己所具有的實用價值和工藝美術(shù)的審美意義,。
下面我們就用一些實例來說明這些問題。
圖1是一面南宋傀儡戲畫像鏡,,邊長10.9厘米,。鏡背中心置圓鈕。鏡背紋飾為表演杖頭傀儡戲的情景,。遠景為一高石臺階,左右有欄柱圍爐,。臺階下支一帷帳,。一童子居幕后,雙手各舉杖頭傀儡,,高出帷帳之上挑逗,。左邊所舉傀儡,手持長兵器,,面右作進攻狀,;右邊所舉傀儡,,手持長矛,面左迎戰(zhàn)狀,。帷帳前有兩女童三男童,,或擊敲小鼓,或交頭接耳,,或袖手坐地,,或倚欄觀賞。整個畫面設計巧妙,,吸取了宋唐繪畫及銀器纂刻藝術(shù)?,F(xiàn)藏中國歷史博物館。
實際上,,唐宋時期,,傀儡戲已經(jīng)出現(xiàn)。一方面形式多樣,,如杖頭傀儡,、懸絲傀儡、藥發(fā)傀儡,、肉傀儡,、水傀儡等;另一方面,,表演劇目和場合眾多,。不僅在表演內(nèi)容上,其所演多為煙粉靈怪,、鐵騎,、公案之類回,而且傀儡戲也被用在宗教謝神,、祈福辟禳,、賽會慶典、喪邦法事,、婚禮壽宴等多種場合當中,,如宋代就有以傀儡戲娛神的記載:“江南俗事神,其巫不一……又以傀儡戲樂神,,用禳官事,,呼為弄戲。遇有系者,,則許戲幾棚,。至賽時,張樂弄傀儡,?!惫识谠?jié)慶的百戲當中,,傀儡戲也占有一席之地:“正月十五日元?!_封府縛山棚……奇術(shù)異能,,歌舞百戲,李又寧藥法傀儡,?!币蛄硗猓軕蜻€被用在壽宴,、婚禮,、喪葬等人生禮儀的重要場合,如清代《連江里志》載:“蔡太師作壽日,,優(yōu)人獻技,,有客以絲系僮子四肢,為肉頭傀儡戲,,觀者以為不樣,。”曾永義認為,,這段記載中的蔡太師即蔡京,,北宋末福建興化府仙游縣人。這說明,,這種用在壽宴當中的肉傀儡也在北宋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這面銅鏡更說明在傀儡戲出現(xiàn)時期的爭論中證明至少傀儡戲在宋代已很鼎盛。
圖2是宋代輟勞歇息紋鏡,,直徑9.6,、緣厚0.6厘米,八出菱花形,,圓鈕,。此鏡背面是一幅輟勞悠閑歇息的場景。一農(nóng)夫從遠山砍柴回來,,途中,,放下柴擔,坐于一棵樹下歇息,,雙手撫摸著心愛的犬,,仰視樹上一對剛從巢穴中出來的雛鶴,想著回家后美好生活的情景,。此鏡構(gòu)圖新穎,,意境深遠,。
圖3是宋代樓閣人物紋鏡,,直徑15.3厘米,,首都博物館藏,八出菱花形,,圓鈕,。鈕右上方為仙山樓閣,雙扇門半閉半開,。樓閣之鴟吻,、屋頂、瓦,、斗拱,、門清晰可見。鈕下方為一條河,,河上修一座長橋,。橋右端有三人:中間人端坐,兩側(cè)各為一侍者,,手持寶扇,;橋右端為一棵挺直大樹,枝葉繁茂,。橋上一人站立,。橋另一端一老者頭戴冠,躬身拱手作揖狀,,充滿著生活的氣息,。
圖4是宋代飯牛鏡。圓形,,圓鈕,。這類銅鏡在過去的一些著錄中被稱為“飯牛鏡”,指的是寧戚飯牛的故事,。吉林農(nóng)安出土,。也有人把它稱為許由巢父鏡。
由于宋代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社會發(fā)展的政策措施,,經(jīng)濟,、商業(yè)、手工業(yè)都有了大大超越前代的長足發(fā)展,,社會城市化顯著,,城市工商業(yè)發(fā)達,市民階層不斷壯大,,人們的社會心理及審美趣味有了巨大變化,。作為實用工藝美術(shù)的銅鏡是宋代社會生活、文化思想及審美意識的集中反映,呈現(xiàn)出與時代脈搏相成的世俗化傾向,。在世俗化的過程中,,必然凸顯出對人的需求的肯定和對物質(zhì)世界的強烈追求,凸顯出精英文化統(tǒng)治地位消解以后的文學藝術(shù)的大眾化,、商品化與消費化的趨勢,,總體來說,宋代銅鏡制作工藝粗糙,,但在體現(xiàn)民間生活方面較之前代煥然一新,,展現(xiàn)出特有的藝術(shù)魅力,以其生動自然來自于生活的美好意境之美,,在中國工藝美術(shù)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值得我們?nèi)パ芯俊⑼诰蚝托蕾p,。
編輯:楊嵐
關(guān)鍵詞:宋代銅鏡 社會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