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今年首批冬候鳥抵達東洞庭湖自然保護區(qū)
新華社長沙10月28日電(記者 周楠)27日,,位于湖南省岳陽市君山島畔的洞庭湖水域,霧氣氤氳,,一群群白鷺在洲灘上覓食,,少量斑嘴鴨悠閑劃過水面,數十只豆雁從草叢“嘩啦啦”展翅飛出,。隨著氣溫降低,,來自西伯利亞以及我國北方地區(qū)的首批越冬候鳥,已經到達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
記者在湖邊看到,,汛期結束后,洞庭湖水位逐日下降,部分洲灘露出來,,水草茂密,,為候鳥們提供了棲息和覓食場所。第一批越冬候鳥的到來,,洞庭湖的洲灘,、水面上逐漸變得熱鬧,往日靜謐的湖景增添了許多生氣,。
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管理局副局長高大立告訴記者,,今年洞庭湖水位相對偏高,,目前還未到候鳥棲息的最理想狀態(tài),,第一批抵達的候鳥數量還不是很多。為確保候鳥遷徙安全,,保護區(qū)加大了野外日常巡護監(jiān)測力度,,同時通過開展保護候鳥活動等多項舉措,在保護區(qū)周邊形成一道愛鳥護鳥的生態(tài)屏障,。
據最新監(jiān)測數據,,截至27日,初步測算首批抵達東洞庭的候鳥為8000余只,。其中大小西湖水域監(jiān)測發(fā)現白琵鷺,、灰鶴、小白額雁等鳥類21種約1820只,,雁子洲水域監(jiān)測到黑鸛,、豆雁、白鷺,、夜鷺,、池鷺等鳥類1700余只。
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面積逾15萬公頃,,1992年被列入“世界重要濕地名錄”,,是我國乃至全球重要的濕地和候鳥保護區(qū)。因為區(qū)域內水草繁茂,、魚類資源較豐富,,每年有數十萬只候鳥在此棲息。有棲息記錄的鳥類多達346種,,包括白鶴,、中華秋沙鴨、白尾海雕等國家一級保護鳥類,。(完)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首批冬候鳥 東洞庭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