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xiàn)場>訊息訊息
《崇明成陸1400年記碑》書寫者劉小晴談書法入門
“夫若以大浪淘沙視之,,則1400年江海奔流,沙在天涯海角矣……”——《崇明成陸1400年記碑》,,徐剛撰,,劉小晴書(請橫屏觀看)
劉小晴,號一瓢,,二泉,,上海崇明人,是滬上知名的書法家,,善工楷,、行。近日,,澎湃新聞記者來到劉小晴家里的工作室,,除常見的寬大書桌、紙硯筆墨外,,還有一整墻的書柜,,里面放滿了二千多冊的珂羅版字帖。這份對字帖的收集,,也足見他對書法,,書法理論研究的癡迷。
劉小晴
澎湃新聞:您自身有著怎么樣的書法經(jīng)歷,?
劉小晴:我呢,,小時候是受家庭的影響,父母是大學老師,,父親又喜歡古典詩詞,,書法等,所以受他的影響,,從小比較喜歡寫字,。當時是一個人在家里摸索,高中畢業(yè)以后,通過我哥哥的介紹,,認識了上海著名書畫家錢瘦鐵先生,。錢瘦鐵先生住在外灘那一地區(qū),我時常去登門拜訪,,請教,。錢瘦鐵先生教我寫隸書。他的要求是取法乎上,,隸宗秦漢,,楷法晉唐。我也是在那個時候,,大約21歲,,開始走上比較正規(guī)的寫字之路。
錢瘦鐵
澎湃新聞:所以您最早是寫隸書的,?
劉小晴:最早從隸書開始練的,,后來專攻楷書了。剛開始,,隸書方面,,主要臨《張遷碑》,楷書方面,,小楷臨鐘繇《季直表》等,,唐碑主要臨歐陽詢的《九成宮》等。這是“文革”之前的事了,。
張遷碑(局部)
澎湃新聞:大概練了多久,,才覺得自己有所突破?
劉小晴:在“文革”之后,,我便在家里偷偷地學,。當然,靠寫字無法生存,,我去學了中醫(yī),。1968年從中醫(yī)學業(yè)完成后,被下放到了劉行公社,,做醫(yī)生,。那時,生活艱苦,,工資為每月11塊,,住在農(nóng)村里。晚上等夜深人靜時,,我就拿出字帖開始練字,。但那個時候?qū)懽钟X得很開心,一寫就是十多年。所以,,可以說我的楷書基本功也是這一時期打好的,。
1980年,我被調(diào)到五角場醫(yī)院,,家里條件也好些了,。82年,我又考取了上海中醫(yī)學院的研究班,,進修一年,。85年,被調(diào)到上海書畫出版社,,做書法雜志的文字編輯,。也是從那時起,我棄醫(yī)從藝了,。
來到書畫出版社之前,我一直很喜歡書法理論方面,,所以書法理論的基本功也是在農(nóng)村里打好的,。錢瘦鐵老師家里收藏的書很多,我每次到他家里去借,,會用筆把和書法有關的書法理論抄下來,,一抄就是一箱子,積累了很多資料,。隨后,,我還去上海圖書館、上海書畫出版社,、上海古籍書店收錄古代書法理論,。在做醫(yī)生時,我就寫了第一本書法理論著作《書法技法述要》,,由書畫出版社出版,,反響也很好,還獲獎了,。
劉小晴的書法理論筆記
調(diào)到書畫出版社以后,,我擔當《書法》雜志副主編,負責文字;周志高先生是執(zhí)行主編,,負責作品;主編是盧輔圣,。那時,我便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書法基礎理論上,,大概用了十多年,,寫了六七本書,有《行書基礎知識》、《小楷技法指南》等,,還寫了大量的文章,。就這樣,專供書法理論,,直至60歲退休,。從事理論知識的工作給我的好處是,完全懂了,,書法的好壞都懂了,,對我有很大的幫助。但是眼高手低,,手跟不上了,。所以2002年退休以后,我就又集中力量寫字了,。
澎湃新聞:關于書法,,現(xiàn)在書法教育問題得到很大的關注。尤其是青少年書法,,他們該如何去學,,學習的心態(tài)又該是怎么樣的?
劉小晴:談及書法教育,,40多年來,,我一直在上課。最早在浦東工人文化宮,,后來辦了書法進修學院,,我自己也一直有從事書法教育工作。
在我看來,,現(xiàn)在中國處于一個商品化社會,、科技非常發(fā)達、信息流通,、生活節(jié)奏緊張的時代背景之下,。西方文化和科技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沖擊很大,特別的電腦,,手機的運用,,導致許多人的手寫能力不行了。所以這也導致中國的書法在逐漸走下坡路,。所以上師大的中國書法進修學院辦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20多年了,,就是為了把書法這門傳統(tǒng)文化繼承下去。
談及小孩子的書法,,則有幾個要點,。第一個就是入門要正,。我一直強調(diào),搞藝術是要童子功的,,這個童子功是在年紀輕的時候打下的,。從歷史的觀點來看,在古代,,文人要考狀元必定要寫得一手蠅頭小楷,,所以那個時候很多讀書人花很大的精力,從小在寫字上下功夫,。這就是所謂的童子功,。
打基礎最理想的就是楷書,楷書里包括篆書,、隸書,、北碑和唐碑。在我看來,,打基礎,,學唐碑,求變化,,即臨北碑,。此外,如果是致力于金石家,,可從篆書與隸書著手。這幾樣其實都比較難,,特別是唐碑,。從現(xiàn)狀來看,全國的一些展覽中,,書寫唐碑的不多,,而寫好篆書、隸書的也不多,,書寫北碑的則比較多,,數(shù)量最多的是行書、草書,。我覺得書法因以沉著為本,,沉著以后才能痛快。
第二個,,學書法不要急于求成,。藝術是需要花很多時間去做的,古人的書法是全身心投入進去的,。當下的一些教學方法,,例如讓學生描字后可以到處擺弄,,這其實是不對的。君子圖本,,在書法中,,“本”就是法度、基礎,?;A打好后才可由楷入行,由行入草,。
第三,,我認為培養(yǎng)學生,主要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書法是不能有功利的,,只有喜歡了,才能投入進去,。藝術是一種寄托,,一種游戲。當然,,我個人在年輕時候,,寫字寫書,也追求過名利,,但后來也發(fā)覺,,真正能留下來的是經(jīng)得起考驗的作品。但怎么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這是目前的大問題,。
九成宮醴泉銘(局部)
澎湃新聞:書法教育除了寫,讀,、看也很重要,,這一點你是怎么理解的?
劉小晴:現(xiàn)在,,上海中小學的教育中也開始重視了書法,,但也面臨一些問題。一是學校不會特意給書法老師編制,,所以書法教育師資相對缺乏;二,,每個省都有各自的書法教材,目前書法教材不夠統(tǒng)一,。談及學書法的現(xiàn)象,,則是兩頭多,老年人和小孩多,。小孩子是通過藝術學校來學習,,老年人通過老年大學學習,。
真正要寫好字,是包含方方面面的東西,。第一,,寫字是培養(yǎng)筆墨技巧,培養(yǎng)手,,練字從十八層地獄做起,,第一層,永字八法;第二層,,楷書的結構;第三層,,楷書的章法;第四層,楷書的布局;第五層,,筆勢;第六層,,筆意……風格,流派,,一層層做將出來,。
第二,則是培養(yǎng)書法家的眼睛,。眼睛指的就是審美觀念,,審美能力,判斷能力,。而訓練這樣的眼睛,,是我們當前所比較缺少的東西。眼睛是需要縱橫博覽,,雄視古今,。
劉小晴書法作品
澎湃新聞:上海在書法領域一直是人才輩出的,而當下書法展覽也越來越多,,青少年書法興趣班也在不斷增加,。對比過去和當下,,這樣的現(xiàn)象對書法起到了怎么樣的變化,?
劉小晴:以前,(民國)學書法的人比較少,,是精英階層,,家庭條件好的人學的。而在我年輕的時代,,學習書法的方式也是老師帶學生,,沒什么專科學校的,。
現(xiàn)在,,社會上辦的興趣班也多了,,藝術開始飛入尋常百姓之家,百姓都能學了,,筆墨紙張也不貴了,。但在時代的限制下,包括老師的書法水平,,相比以前,,是有點走下坡路了。但總得來說,,上海及全國還是有年輕人在書法上有很大的成就,。這次蘭亭書法院舉辦了一次全國性的書法展,投稿很多,,幾千件,,我們在浦東評選時發(fā)現(xiàn)很多年紀輕的人寫得很好,自嘆不如,。從中看到了書法的希望,。
上海在解放前有一大批人,吳昌碩,,沈尹默,、潘伯鷹等,可以說是書法界的半壁江山,,后來有趙冷月,、胡問遂等。再接下來,,現(xiàn)在有周慧珺,,劉一聞等,但逐漸開始朝單一化發(fā)展了,,例如周慧珺擅長行書,,劉一聞擅長對聯(lián),包括我擅長寫小楷,。
所以從這點來看,,當下的書法家要想立足書法界,其未來的發(fā)展趨勢也可能是這樣單一化的發(fā)展,。因為在當下社會,,我們不可能花太大力氣在書法上了,年輕人要讀書,,找工作,,考慮生存問題,而過去很多是有錢人的活動,。這也導致了書法的功利性也的確是加強了,。所以我希望,,要給予寫書法的人穩(wěn)定的收入,才能讓他們專心下來,。
編輯:楊嵐
關鍵詞:書法 上海 澎湃 法理 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