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北京:歷史文化保護街區(qū)有了胡同博物館
新華社北京10月18日電(記者張漫子)四合院的大門分幾種,?古時候什么品級的人用什么大門,?倒掛楣子,、戧檐,、門當(dāng)、雀替,、博縫頭,、影壁,、滴水各有什么講究,?18日正式開館的,、位于中國歷史文化保護街區(qū)的東四胡同博物館給出答案。博物館內(nèi),,明,、清、民國等不同時期的多件展品原生態(tài)地還原了老北京四合院與胡同風(fēng)貌,,多角度展現(xiàn)了東四胡同的歷史底蘊,,成為傳播傳承老北京胡同文化的又一張歷史文化金名片。
東四三條至八條胡同是首批中國歷史文化保護街區(qū),,東四胡同博物館位于東四四條77號,,占地1023平方米。主體建筑于1940年左右建成,,是典型的三進四合院,,為磚木結(jié)構(gòu),,共有28間,。建筑群落按照古法修繕,,基本保留了傳統(tǒng)四合院的完整結(jié)構(gòu)。
胡同博物館的展陳空間分為東四印象展區(qū),、印象瓦舍展區(qū),、文化探訪展區(qū)、文化交流客廳,、歷史文化實物展區(qū)五個展區(qū),。其中,歷史文化展區(qū)展示了清朝??蛋哺『扇~角背,、嘉慶二十二年的老城磚、民國時期制成的編鐘以及古老建筑構(gòu)件等,。東四印象展區(qū)以多媒體形式向參觀者展示了老北京胡同文化的人文風(fēng)貌,、老北京小吃的品類、京城老字號的發(fā)展歷程,。
東四街道辦事處主任張志勇介紹,,東四胡同博物館自修繕到開館歷經(jīng)約3年時間,是東城區(qū)2018年“疏解整治促提升”重點文化修繕項目,。胡同博物館籌建階段,,東四街道的居民聽說征集展品,紛紛想把自己的收藏拿出來,。祖上留傳下來的弓,、民國時期的魚缸、民國時期的魯班凳等物件都來自街道居民,。
一座民國時期的衣柜是東四胡同博物館收集來的第一件展品,,衣柜左邊門上鑲嵌著一塊全身鏡,右側(cè)門上有著精細(xì)的雕花,,抽屜上的銅皮把手帶著滄桑和年代感,。“希望東四胡同博物館不僅成為承載四合院記憶,、傳承老北京胡同文化的窗口,,還能為老北京人找到鄉(xiāng)愁?!睆堉居抡f,。(完)
編輯:周佳佳
關(guān)鍵詞:胡同 博物館 東四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