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yī)·問藥>健康識堂健康識堂
每天留給孩子多長時間玩耍,?3小時最合適
愛玩是每個孩子的天性,你每天要給孩子留出多少時間玩耍?
近日,,美國兒科學會(AAP)發(fā)布的了一份新報告指出,,在過去的30年里,孩子們做游戲的時間減少了25%,,而使用電子設備娛樂的孩子數(shù)量卻顯著增加,。
孩子多玩耍是健康的保障
孩子愛玩是天性,不過在當下的教育觀念和大環(huán)境中,,很多家長總想著讓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給孩子安排了繪畫班、鋼琴班,、舞蹈班……
上海體育科學研究所體質研究與健康指導中心主任劉欣表示,,愛玩是每個孩子的天性,所以給孩子們充足的時間“玩?!?,并不僅僅是美國醫(yī)生的特權,也是每位中國醫(yī)生,、幼教老師,、家長都應該遵循的育兒之道。
實際上,,玩耍在孩子成長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不僅促進孩子身體成長,更能增強孩子體魄,,給孩子帶來健康,。比如孩子們多運動,可以避免孩子從小體弱多病的狀態(tài),。同時孩子在玩耍的過程中和小伙伴的情感交流,,對孩子的社會性、情感,、語言和智力的發(fā)展都至關重要,。正如美國兒科學會發(fā)布的題為“玩耍的力量”的研究報告顯示,與父母“有發(fā)展性地適當玩?!笨梢栽鰪姾⒆觽兊纳鐣楦?、認知水平,、語言能力和自我調節(jié)能力,從而促進其大腦結構和功能的發(fā)育;而且在玩的過程中,,孩子享有充分的自由,,沒有任何外來的壓力和強迫,所反映的是孩子最感興趣的,、印象最深刻的事物,,所以玩耍對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以及解決各種問題的能力都有非常大的幫助,。
每天要玩3小時
那么孩子們該怎么玩呢?就在前不久,,由北京體育大學、首都兒科研究所,、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共同研制的國內首部《學齡前兒童(3~6歲)運動指南》(專家共識版)發(fā)布,,對孩子運動、游戲的時間,、頻率,、形式都給出了具體的建議。
形式:越豐富越好
玩耍的范圍很廣,,既有游戲類體育活動,,也包括樂器、書畫等,,這些活動都有一個特點,,都強調手眼的協(xié)調和配合,都有利于大腦和神經系統(tǒng)的發(fā)育,,讓孩子更聰明、更健康,。
上海體育科學研究所體質研究與健康指導中心主任劉欣介紹,,比如通過游戲活動,如拍皮球,、踢毽子,、跳繩、追逐奔跑(躲貓貓)等,,也可以進行一些基本的跑,、跳、攀,、爬等活動來發(fā)展孩子們的基本動作技能,,培養(yǎng)孩子們熱愛體育運動的習慣和興趣,還能促進孩子們身高的增長,,身體素質和抵抗力更強,,身材更勻稱,,以及人格、意志品質的養(yǎng)成,。
環(huán)境:戶外運動更有利
孩子在室內玩還是室外玩?西安體育學院健康科學系茍波教授建議,,只要條件許可,家長應讓孩子盡量多在戶外玩耍,,多參與戶外運動,,多親近大自然,結交新朋友,,而不是宅在家里自己玩,。
雖然室內有空調,比較涼爽,,但孩子長期待在空調房里,,不僅空氣不流通,不利于自然排汗,,還容易患上“空調病”,。多參與戶外活動不但可擺脫久坐行為,適度沐浴在陽光下,,還有利于維生素D合成,,促進鈣吸收、強健骨骼,,有助于促進生長發(fā)育,。
比如孩子在樹林中玩可以去觀察研究昆蟲和植物等,有助于激發(fā)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在海邊可以玩水,、玩沙,、散步,或進行多種游戲活動,,有助于認知發(fā)展;在山中徒步,,可以增進心肺功能,還能通過觀察遠處的景色,,有助于調節(jié)視力;此外多參加戶外集體活動,,還可以讓孩子與更多的人交往,促進其人際交往和社會適應能力,。
時間:每天累計3小時
同時指南推薦,,孩子在一天內各種類型的玩耍和身體活動時間應累計達到180分鐘以上。其中,,中等及以上強度的身體活動累計不少于60分鐘;同時,,每天應進行至少120分鐘的戶外活動。若遇霧霾,、高溫,、高寒等特殊天氣,,可酌情變換運動環(huán)境和減少運動時間,但不應減少運動總量,。
原則:一次不要太久
劉欣主任建議,,孩子們的身體活動可以形式多樣,但要注意兩點:一是孩子們要喜歡,,不愿意做的事情非要孩子們去完成只會適得其反;二是注意運動量,,孩子們身體發(fā)育還未完成,比如骨骼,、肌肉里水分含量較多,,心肺發(fā)育還不完善,因此容易疲勞,,不適合時間久,、運動量大的活動。這也是為什么學齡前孩子們一堂課不宜超過半小時的道理,。而與神經反應有關的速度,、靈敏、協(xié)調等素質卻正好是孩子們“定型”的年齡段,,這個年齡段加強這方面的鍛煉就會事半功倍,。(健康時報記者 魯 洋)
編輯:趙彥
關鍵詞:孩子玩耍 運動 健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