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邱少云戰(zhàn)友:就算看到邱少云被大火焚燒 也不能擅動
從1951年11月入朝到1956年4月回國,陳大權收到的戰(zhàn)友贈送的照片,至今保存完好的有12張,。據(jù)老人回憶,,分別是邱少云、周炳清,、晏起元,、何華龍、蕭呻富,、陽德才,、張道才、郭新全,、熊義悔,、丁懷春……
有的照片背面沒有簽名,老人已經無法回憶哪張照片是誰了,。
有報道稱,,邱少云生前沒有留下一張照片,后來的圖片和雕塑,,都是參照他三弟,、四弟的樣子設計的(據(jù)《唯一在世弟弟回憶邱少云:他說會帶著光榮花回來的》一文)。另據(jù)《87歲抗美援朝老兵保留邱少云親贈照片》一文報道:邱少云的戰(zhàn)友鄭時聰保存了一張邱少云的照片,。據(jù)報道稱,,鄭時聰在老家排行老三,人們都喊他“三哥”,。所以照片背后的題字“贈三哥”三字,,這張照片曾在志愿軍博物館公開展出,。但這張照片提供的信息量實在有限。而陳大權老人珍藏的照片背后有鋼筆字題字:“贈給親愛的陳大權同志為留念,,戰(zhàn)友邱少云,。1952.2.19?!?/p>
陳大權老人介紹,,這張照片為邱少云親筆題贈。
“贈”“親”“權”“為”四個字為繁體字,,書寫流暢,。其他字為簡體字,和當時存在繁簡混用的現(xiàn)象基本一致,。
陳大權老人珍藏的12張戰(zhàn)友照片中,,有7張別有鋼筆,有的別一支,,有的兩支,,有的甚至別了三支。
照片上身穿軍裝的邱少云年輕帥氣,,精神抖擻,,濃眉大眼,神情堅定,,留著偏分頭式,,左上衣袋別著兩支鋼筆。
陳大權回憶,,槍林彈雨中的中國人民志愿軍,,學習風氣非常濃厚,上甘嶺戰(zhàn)役結束后,,部隊組織掃盲,,他就是那時候集中學習過半年,從漢語拼音開始,,學習識字寫字,,現(xiàn)在可以認識一些漢字,就是那時學習的,。
陳大權老人一直把自己和邱少云的友誼以及自己的英雄經歷珍藏在心里,,始終過著簡單平淡的生活,直到2016年1月30日,,桐梓縣公安局木瓜派出所所長王飛陪同遵義市公安局黨委委員,、市公安局交管局局長石曉洪到木瓜鎮(zhèn)新壩村走訪時,了解到陳大權的革命英雄事跡,,陳大權老人才引起了社會關注,。
2017年春節(jié)前,,重慶市邱少云紀念館的同志聞訊找上門來時,看望慰問陳大權老人,,聆聽他講述革命英雄故事,。當邱少云紀念館的工作人員提出收藏邱少云的照片時,老人沒提任何要求,,將自己珍藏了64年的邱少云照片轉贈給了邱少云紀念館,!
圖③為邱少云贈給陳大權的照片后面的簽名題字。
目睹戰(zhàn)友犧牲
“敵人在我手頭,,從來沒有滑脫過,,來一個,死一個,,沒死的,,都是打趴了的?!标惔髾嗬先嘶貞浾f,他在國民黨部隊就是機槍射手,,重,、輕機槍都打得好。別人射擊都是用右眼,,他用左眼,。班長看見了,說,,不行,。他說,不管我用左眼,,還是用右眼,,打得中耙就為原則。第二天打耙,,他槍槍中耙,,大家都說,這個家伙硬是厲害,。
“現(xiàn)在,,只要有槍,同樣打得準,?!标惔髾嗬先巳匀荒敲醋孕牛帜敲醋院?。
據(jù)史料記載,,1952年10月12日,,邱少云在執(zhí)行潛伏任務時,憑著常人難以想象的毅力,,忍受烈火燒身,,一動不動,在烈火中壯烈犧牲,。
據(jù)陳大權老人回憶,,當天他在武勝山負責打掩護,邱少云執(zhí)行潛伏任務的地方,,就在他打掩護的武勝山下,。那是一片開闊地,大約有十多畝,,長滿了芭茅桿(北方人叫蘆葦),,有一人多高。開闊地的前方就是敵軍陣地“孤正屯”(音,,應該是《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一文中所說的391高地,。),“孤正屯”山上,,敵人部署了一個加強連的兵力,,軍事設施非常堅固,援軍不斷增強,,志愿軍攻打了很久都攻打不下來,。
1952年10月,志愿軍決定攻打上甘嶺,,要取得勝利,,必須炸掉敵軍增援必經的康平橋,要炸掉康平橋,,又必須拿下391高地,。
陳大權老人說,打撂撇子(甩石頭)都能甩到那么遠的距離,。中間是個水凼,,四周長滿了芭茅桿,敵人的飛機,,這架去了,,那架又來了,一夜到天亮都在偵察,,但都沒有發(fā)現(xiàn),,第二天吃早飯的時節(jié),敵人向開闊地里的芭茅桿打燃燒彈……
邱少云就是在那場大火中犧牲的。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邱少云戰(zhàn)友 擅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