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二孩時代的煩惱:老人“松綁”的日子遙遙無期
小哥哥看弟弟很有耐心,即使小腳踢到身上也不惱,。笑槑/攝
“啊——”一聲尖利的哭喊聲,,王蕾心頭一緊,三步并作兩步趕過去,,1歲半的二寶躺在地上哭得喘不過氣來,,5歲的大寶愣在一旁,。
這是家里最常出現(xiàn)的一幕,哥哥又把弟弟給弄哭了,,而更激烈的“戰(zhàn)爭”正積蓄著隨時可能爆發(fā),。
奶奶推開王蕾,一個箭步?jīng)_上去,,心疼地抱起小的,,口無遮攔地罵大的:“你個缺德玩意兒,下手這么重,,你是要害死弟弟?。 备绺缬峙掠謿?,小臉憋得通紅,,委屈得大哭不止。
“媽,,怎么能這么說孩子呢,!”王蕾有些生氣,伸手要從奶奶手里把弟弟奪過來,奶奶不肯,,爭奪之間,,孩子們嚇得尖叫起來。
接下來的幾天,,王蕾和婆婆之間較著勁,,誰也不跟誰說話。家里的氣氛像是貯滿彈藥的火藥桶,,一點就炸,。
王蕾怪老人看孩子不細心,還偏心眼兒,。奶奶氣得直抹眼淚,跺腳要回老家,,“我成天被‘捆’在你們家,,看了大的又看小的,累得腰酸背痛不說,,最后還落了一身埋怨,!”
這似乎已經(jīng)成為中國老人的一種生活常態(tài)。為了照看孫輩,,老人的晚年生活被結(jié)結(jié)實實地“捆”住了,。“老人帶娃”已經(jīng)成為中國特色的家庭育兒現(xiàn)象,。
據(jù)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此前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現(xiàn)有隨遷老人近1800萬人,占全國2.47億流動人口的7.2%,,其中專程來照顧晚輩的比例高達43%,。二孩時代的到來,讓老人距離“松綁”的日子更加遙遙無期了,,而長時間處于“責任重,、風險高”的帶娃壓力下,老人也愈發(fā)顯得力不從心,,不堪重負,。
首都機場T3航站樓,前往國際登機口的小火車上,,兩個孩子并排坐著看著外面,。一到假期,首都機場每天進出港人數(shù)達到幾十萬,,其中許多是中小學生前往世界各地,。笑槑/攝
二寶出生后,奶奶“罷工”了
李璐瑤怎么也沒想到,當她告訴公公婆婆自己懷上二寶的時候,,兩老的反應卻是一臉冷漠,。
她和老公都是朝九晚五的工薪族,大寶出生后,,她公公主動提前半年辦了退休手續(xù),,老兩口幾乎承包了帶孫子的全部工作。每天一早騎電動車到家里來照顧孫子,,直到孩子睡著了才在夜色中離開,,風雨無阻。直到孩子上幼兒園,,公公還是每天負責接送,。李璐瑤小兩口雖然偶爾也抱怨“老人有點太寵孩子了”,但自己落得輕松,,“一家人也挺愉快的”,。
這次,一直好說話的婆婆先開了口,,“我和你爸年紀大了,,你們自己生了就要想辦法自己帶?!边@句話讓李璐瑤吃驚不小,, “我們白天要上班,怎么自己帶???”她心里有自己的小算盤,爺爺奶奶根本不放心把孫兒給外人帶,,又補上一句,,“您如果不管,我們就只能請保姆帶了,?!?/p>
沒想到老人這次言出必行。二寶出生后,,李璐瑤原以為奶奶會像照顧大寶一樣,,每天來家里幫忙??蛇@次,,奶奶三天兩頭的不是頭疼、就是腰扭了,,總跑醫(yī)院,,動不動就“罷工”,。還在休產(chǎn)假的李璐瑤不得不自己照顧二寶,經(jīng)常連午飯都吃不上,。
矛盾一天天在積累,、升級。李璐瑤覺得自己每天都在四處“開戰(zhàn)”:老公下班回家,,還是像從前一樣躺在沙發(fā)上玩手機,,她氣不打一處來,跟老公吵,;大兒子不愿意媽媽成天只照顧妹妹,,時常在家亂發(fā)脾氣,她又得教訓兒子,。而她最不滿的,,是公公婆婆這一次真的“掉鏈子”了,“誰家不都是老人看孩子嗎,?我管生,,他們負責帶,這不是天經(jīng)地義的嗎,!”
有兄弟姐妹的小朋友,平時多了玩伴也多了煩惱,。北京東城區(qū)一胡同里,,一個小男孩追著姐姐跑,小姑娘有點“嫌棄”,。 笑槑/攝
帶娃壓力大,、風險高,老人情緒障礙漸多
為了讓子女“負擔小一點”,、讓“孫兒一代”成長得更好,,很多老人全身心付出甚至放棄正常生活,日復一日埋頭帶孩子,,這件似乎“天經(jīng)地義”的事成了他們晚年生活中不能承受之重,。
住在女兒家近200平方米的大房子里6年了,陳阿姨始終覺得很寂寞,,“畢竟不是自己家,,不自在?!?/p>
退休這幾年,,她覺得自己“一下子老了十幾歲”。她曾是單位里的“積極分子”,,愛穿漂亮衣服,,頭發(fā)總是盤得一絲不茍,。為了照顧兩個孫女,她收起五顏六色的衣裙,,從老家搬到北京,,住進女兒家里??芍两?,北京給她印象最深的,不過是樓下的花園和小區(qū)外的菜市場,。
“老伴來住了半年,,不適應,高血壓的老毛病犯了,,就回去了,。”陳阿姨眼神暗下來,,像是自言自語,,“一輩子在一起,這老了老了,,老兩口倒分開了,。”
原以為咬牙堅持幾年,,等孫女上小學她就能回老家了,,可一年前,女兒又生了二寶,。不久前,,陳阿姨一個不小心,二寶從床上翻身跌落到地上哇哇大哭,,她當時嚇得直心慌,。孩子很快沒事了,可她半天都緩不過來,,甚至開始失眠,,“做夢都是孩子從懸崖上掉下去?!?/p>
“帶孩子責任重,、壓力大、風險高,,而老人的身體健康狀況卻一直在走下坡路,,他們越發(fā)感到力不從心,往往容易形成過重的心理負擔,,可能會導致情緒障礙,?!碧旖驇煼洞髮W心理與行為研究院副院長、天津市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中心主任吳捷長期關注老年人心理和隔代教養(yǎng)問題,。他注意到,,現(xiàn)在一些老年人的情緒和心理問題“很大比例都來自帶娃的焦慮”。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放開,,出現(xiàn)各種情緒障礙的老人的確在增多,。
老人的焦慮等情緒,很容易傳遞給孩子和家里的其他成員,,這樣一來,,勢必導致家庭人際關系緊張,特別是婆媳之間的矛盾更容易激化,。
吳捷注意到,,不同于年輕人,老人的情緒障礙往往表現(xiàn)為各種身體不適,,有的總是感覺胸悶,、心慌,胃痛,、胃脹等癥狀也很高發(fā),,往往與情緒波動關聯(lián)很大。有的老人總感覺不舒服,,但去檢查又并沒有出現(xiàn)器質(zhì)性病變,,“其實是心理上出了問題”。
隔代教養(yǎng)無法替代親子教育,,必須身體力行
年輕父母的眼睛總是“往下看”,對自己孩子的成長極為關注,,認為父母“應該”幫自己分擔養(yǎng)育下一代的責任,,卻忽視了對父母的身體和心理的關心和照顧。
吳捷講了一個真實的案例,。一位老人總丟三落四,,愛忘事,年輕的子女覺得“年紀大了,,挺正?!薄R淮卫先税褜O子帶出門,,卻怎么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一家人嚇得四處尋找。等家人找到老人時,,他手里一直緊緊抱著孫子,,誰說也不肯松手,。經(jīng)診斷發(fā)現(xiàn),老人已出現(xiàn)了輕度認知障礙,。
“這并不是個案,,風險也非常大,究其原因,,還是年輕子女長期忽視了自己父母的身心健康狀況,。”吳捷認為,,從老年人心理學的角度講,,讓他們帶孩子確實有好處,“讓他們有事干,、排解寂寞,,同時讓自己積累的人生經(jīng)驗發(fā)揮作用,體現(xiàn)自身價值,?!比欢S著年齡增長,,老人的身體機能下降,,能力也有所欠缺,心理上也會有所變化,,“有的老人變得更固執(zhí),、敏感,加上與年輕一代受教育的差異,,帶孩子的觀念和方法都不一樣,,特別容易造成家庭關系緊張,甚至對立,。
比起身體上的疾病,,那些藏在心里的隱疾更加難以察覺。吳捷認為,,在普遍由老人隔代教養(yǎng)的中國,,到了重視這些老人的心理和情緒問題的時候了。
大多數(shù)的中國老人,,受傳統(tǒng)觀念影響,,會主動幫助子女帶孩子,哪怕自己的身體狀況不那么好,,或者犧牲晚年生活的自由,,也往往能忍則忍。而如今的年輕父母,,都是獨生子女,,習慣了被照顧,,甚至理直氣壯地認為,老人為自己帶孩子就是理所應當,,很少去考慮老人的情緒以及他們的難處,。
帶孩子甚至成為不少家庭婆媳關系的轉(zhuǎn)折點。此前有媒體報道,,因為婆婆不愿帶孩子,,兒媳四處吐苦水,在網(wǎng)上討伐惡婆婆,,也引起不少網(wǎng)友就“孩子誰來帶”話題的爭議,,不少人提出,不該對老人帶娃進行“道德綁架”,。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隔代教養(yǎng)都無法替代親子教育,必須身體力行,?!眳墙菡f,很多實例已經(jīng)證明,,父母帶大的孩子,,更具創(chuàng)新精神,也較少嬌溺,,“這樣的早期教育環(huán)境,,對人的一生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一個和睦的家庭關系,,對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要,,這需要每個人彼此充分地尊重和溝通。老人的性格,、能力和健康狀況差異很大,,子女應該充分考慮長輩各方面的實際承受力,特別要對老人多一些關心和理解,,但一個根本的問題在于,年輕家長應擺正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位置,,“老人可以適當?shù)馗鶕?jù)自己的能力給予協(xié)助,,但必須清楚,父母才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責任人,?!眳墙菡f。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胡春艷 來源:中國青年報
編輯:曾珂
關鍵詞:二孩時代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