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手機資費一體化,,服務何時才能不“漫游”?
長途漫游費,、流量“漫游費”逐漸退出歷史舞臺,,手機用戶歡欣鼓舞期待著換地不換號的暢通未來,,然而,“歸屬地營業(yè)廳”卻成為不少用戶心頭的“緊箍咒”,。銷戶,、換卡、換套餐,,各類重要業(yè)務只能回到歸屬地營業(yè)廳辦理,,運營商全國一體的資費跑在了時代前端,全國一體服務體系卻顯得有些跟不上腳步,。
一找二鬧三投訴 異地業(yè)務靠“攻略”
今年初,,羅奕瑋的工作地點從北京搬到了杭州,仍需和同事,、合作伙伴保持聯系的她繼續(xù)用著北京的手機號,。最近她愛上了在手機上觀看綜藝節(jié)目,,便考慮將原有手機套餐換成APP專屬流量更多的互聯網套餐。
“一開始我比較擔心的是老用戶無法轉辦更實惠的套餐,,結果客服說只要原有合約到期了就可以轉,,我還挺高興?!绷_奕瑋說,,“但之后客服告訴我,必須要去歸屬地營業(yè)廳才能辦理,,杭州營業(yè)廳不受理,。”
短期內無法回北京的羅奕瑋不得不暫時擱淺了換套餐計劃,。她表示不理解,,為什么平時在運營商APP上就能完成的換套餐操作,一定要千里迢迢回到歸屬地才能完成,?
從天津畢業(yè)后來到上海工作的紀薇薇也遇到了類似的麻煩:已經使用上海手機號近一年的她,,卻仍沒有把原來的號碼注銷,同樣是由于沒法回到號碼歸屬地處理,。
但紀薇薇說,,最近她在網上發(fā)現了很多異地辦理業(yè)務的“攻略”。
從續(xù)約,、辦理繳費證明到銷號,、換套餐,記者搜索發(fā)現,,盡管客服會表示這些業(yè)務無法在異地辦理,,但有不少網友分享了辦理成功的經驗,而操作要點基本都是投訴,。
“客服說必須回歸屬地營業(yè)廳,,我態(tài)度強硬,立馬搬出‘投訴’二字,?!庇芯W友在論壇發(fā)布了自己異地改套餐的經歷,“隨后就有工作人員回訪,,讓我提供服務密碼后就改好了套餐,。”
有些網友則表示,,在投訴后,,有客服單獨聯系自己索要了手持身份證的照片、授權書等材料,,之后也順利辦理了異地業(yè)務,。
“辦卡時快遞上門,,銷卡時找不著門”,因歸屬地而產生的種種限制讓用戶和客服不得不“另辟蹊徑”,,這背后無疑是一場雙輸,。
異地不辦為安全?隱私征信多隱患
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介紹,,以往曾經出現過假冒他人進行異地補卡,、異地銷號等案例,因此運營商對此類重要業(yè)務格外謹慎,。取消異地辦理,,一部分是出于安全考慮,類似于APP異地登錄時會打開多重驗證,。
但制度的刻板導致的大量“繞道”行為,,反而對用戶的賬戶安全有害無利。據了解,,不少用戶因異地辦理困難直接放棄,,而一部分用戶選擇遠程授權歸屬地客服代辦,。
由于銷號難,,不少用戶選擇置之不理靜候自動注銷。但紀薇薇說,,自己很擔心號碼在停機前產生欠費,,影響個人征信。
記者在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網站于2014年發(fā)布的個人信用報告樣本中看到,,電信欠費信息確實包含在內,。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客服對記者表示,目前運營商如果上報了用戶的電信欠費信息,,就會被記錄到信用報告中,。
羅奕瑋則表示,之前運營商客服曾表示,,可以把身份證,、委托書等材料傳給客服,由其代辦,,但她擔心個人信息因此泄露或被挪作他用,。
這樣看來,異地不辦理反而帶來更多不安全,、不誠信的隱患,。而付亮分析,有部分業(yè)務不能異地辦理,,可能只是因為運營商沒有打通其全國數據,,導致外地營業(yè)廳或工作人員沒有權限處理,。
“但運營商的內部結算、系統(tǒng)割裂,、內部競爭,,永遠不是形成服務障礙的理由?!备读琳f,。
異地限制不合理 服務一體化是大勢所趨
“通過異地不辦理業(yè)務來防止冒名頂替、電信詐騙等行為,,我認為這一解釋是站不住腳的,。”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認為,,運營商對于異地不能辦理銷戶,、轉套餐等業(yè)務的規(guī)定屬于無效條款內容。
《消費者保護法》第二十六條規(guī)定,,經營者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做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費者權利、減輕或者免除經營者責任,、加重消費者責任等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guī)定。否則,,其內容無效,。
“很多電信業(yè)務辦理時只要一個電話、一次APP操作就能開通,,而注銷或更換時卻要求用戶到開戶地去辦理,,這是明顯排除或限制消費者權利、減輕或免除經營者責任的不公平,、不合理規(guī)定,。”陳音江說,。
可以看到,,目前三大運營商對異地服務也進行了一些努力,異地補卡業(yè)務基本已可以順利完成,,但仍有不少業(yè)務固守“異地不辦”的陳規(guī),。
專家表示,推動異地建立安全、便捷的服務流程是大勢所趨,,其惠民程度不亞于“提速降費”,。而隨著指紋識別、人臉識別等技術愈加成熟普及,,異地辦理和賬戶安全將可以兼顧,。
陳音江認為,既然不論是異地還是本地辦理,,運營商都需要對辦理者身份進行有效審核,,就不能以安全為借口減少工作流程、增加消費者負擔,。
付亮則建議,,可以通過與有實力的互聯網企業(yè)、支付工具進行合作,,將銷戶等業(yè)務的一部分程序搬到線上進行,,同時取消本地、異地之分,,找到用戶,、運營商、主管部門之間滿意的“最大公約數”,。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異地 辦理 業(yè)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