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切莫“獨以清白自了”
“獨以清白自了”的為官者雖然能夠嚴格要求自己,卻對下屬放任自流,、不加約束,,看似守住了為官底線,實則缺乏應有的擔當,,即使能獲得一時的個人清譽,從長遠看卻會給當地政治生態(tài)埋下諸多隱患,。
“官長又當禁下僚之貪,,不獨以清白自了也?!鼻宄饨罄絷惡曛\在地方從政三十余年,,擔任過知府、驛鹽道,、布政使,、按察使、巡撫和總督等職,。其所著的《從政遺規(guī)》中主張,,為官者應當嚴格治吏,“禁下僚之貪”,,確保官吏隊伍廉潔,,決不能“獨以清白自了”。
“使一己廉靜,,而屬員奸貪,,或限于耳目之所不周,或因循牽制,,而不能決去,。猶是獨善其身,,豈稱開府之治哉?”另一位清朝官員蔡世遠,,同樣反對“獨以清白自了”的為官理念,。他在《與楊賓實書》中強調:“大臣能廉,僅得其半”,;提醒身為督撫的楊名時(字賓實)應防“屬員奸貪”,,而不能只是“獨善其身”。
實際上,,楊名時不僅自身清白,,而且善于治吏。其擔任直隸巡道時,,就大刀闊斧改革,,嚴厲整飭官吏隊伍,并頗有成效,?!肚迨犯濉酚涊d:“政劇,吏為奸,,名時革宿弊殆盡”,。楊名時治下,“貨賂無所用,,人皆服而知恥”,。百姓稱為“包公再世”。
為官一任,,當造福一方,。為官者肩負一方治理重任,其個人操守清白固然重要,,其下屬官吏“上通官情,、下接民隱”,廉潔與否,,也與治理成敗,、百姓福祉關系密切?!蔼氁郧灏鬃粤恕钡臑楣僬唠m然能夠嚴格要求自己,,卻對下屬放任自流、不加約束,,看似守住了為官底線,,實則缺乏應有的擔當,即使能獲得一時的個人清譽,,從長遠看卻會給當地政治生態(tài)埋下諸多隱患,。
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干部隊伍建設,,強調要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始終堅持密切聯系群眾,,嚴厲懲治貪污腐敗,。毛澤東同志曾指出,治國就是治吏,。新中國成立之初,,就掀起“三反”“五反”運動,并果斷處決了腐化變質的劉青山,、張子善這兩名高級干部,,鮮明展現了從嚴管黨治吏的態(tài)度。黨內涌現出一大批既廉潔清正,、又敢于抓隊伍作風紀律建設的黨員領導干部,。焦裕祿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在蘭考縣任職期間,,起草了《干部十不準》,,規(guī)定黨員干部不準用國家的或集體的糧款或其他物資大吃大喝,請客送禮,;不準參加或帶頭搞封建迷信活動,;不準賭博等十條,防止干部搞特殊化,,展現了優(yōu)秀共產黨人的清廉本色與強烈責任擔當,。
清白為官是底線。黨員領導干部應有底線意識,,但不能總在底線徘徊,更不能放棄應有的責任和擔當,。要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切實把管黨治黨的政治責任抓在手上,、扛在肩上,、放在心上。
現今,,依然有少數黨員領導干部滿足于自身干凈“不出事”,,以為個人清白就問心無愧、足慰平生,?;虻K于面子、怕得罪人,,或慵懶懈怠,、不愿作為,,或缺乏本領、無從下手,,將管黨治黨政治責任寫在紙上,、掛在嘴上,卻沒有放在心上,;對干部隊伍中的歪風邪氣,,不想深抓、不敢狠治,,致使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在少數地方和部門滋生蔓延,。
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黨的各級領導干部作為黨執(zhí)政興國的中堅力量,,既要堅持“打鐵必須自身硬”,,又要強化責任擔當,積極推動管黨治黨政治責任落到實處,。要把管干部和管紀律相結合,,強化日常監(jiān)督管理,保持正風反腐肅紀高壓態(tài)勢,,讓全體黨員干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加快構建長效機制,,進一步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tài)。
古訓云,,為官避事平生恥,。如今,為官不為,、履責不力者必被問責,,帶不好隊伍的將失去帶隊資格,已漸成黨員干部共識,,為官者切莫再“獨以清白自了”了,。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切莫 底線 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