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yī)·問藥>醫(yī)訊同期聲醫(yī)訊同期聲
免疫治療:結直腸癌治療新趨勢
結直腸癌是世界第三大常見惡性腫瘤,近10年來我國的發(fā)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結直腸癌在大城市發(fā)病率更高,,是北上廣發(fā)病率第三的癌癥,。吃得更好了,運動減少了,,肥胖增加了,,都會提高患結直腸癌的風險。
免疫療法助力治療發(fā)展
結直腸癌的治療近幾年發(fā)展很快,,結直腸癌生存率的提高主要得益于手術理念和藥物的不斷更新,。對此,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yī)院腫瘤內(nèi)科主任鄧艷紅教授表示:“20年前是化療時代,;10年前是靶向治療時代,;近5年和未來10年,則是免疫治療時代,?!?/p>
免疫療法是通過外源性補充或強化自身免疫系統(tǒng),從而識別和殺死腫瘤細胞,,幫助患者改善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鄧艷紅指出,,免疫治療可分為特異性和非特異性免疫治療,,前者主要是調(diào)動自身的免疫能力攻擊殺死腫瘤細胞,后者包括胸腺法新和免疫細胞回輸治療(CIK),。CIK風險較高,,胸腺法新是化學合成的由28個氨基酸組成的多肽,,與人體分泌的內(nèi)源性胸腺肽α1相同,其通過刺激增強自體T細胞功能,,提高機體抗腫瘤免疫反應,,與化/放療聯(lián)合協(xié)同增效,提高緩解率,,同時降低化/放療的毒副反應,。
高危人群需要早篩查
鄧艷紅提醒,45歲以上者,,無論男女都應開始進行結直腸癌的篩查,。而對于結直腸癌的高危人群,更要提早進行篩查,。高危人群主要包括:
1,、 長期有消化道癥狀,如消化不良,、便秘、腹痛,、腹瀉等,。
2、 有癌癥家族史,,尤其是結直腸癌家族史的,,一級親屬有結直腸癌的30-35歲開始篩查;
3,、 有遺傳綜合征(家族性多發(fā)性腺瘤息肉病及其變異型,、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的應15-20歲開始篩查;
鄧艷紅建議,,篩查方式首選腸鏡,。普通人群如果腸鏡篩查無異常的,則5年后再做一次腸鏡,。而高危人群無異常的腸鏡篩查間隔時間則縮短到3年,。
良好生活方式可以預防
結直腸癌與飲食、生活習慣,、遺傳等因素相關,。鄧艷紅教授表示,在結直腸癌的諸多相關因素中,,飲食和生活方式是可以干預的,。因此飲食結構、生活習慣要健康化,。
飲食做到粗細和葷素搭配,,少肉類,、宿食和罐裝食品,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水果,。另外還要避免久坐,,增加運動。(文/楊廣)
編輯:趙彥
關鍵詞:免疫治療 結直腸癌治療 高危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