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疑似圓明園流失文物今開拍 英拍賣行:符合英國法律
原標題:英拍賣行回應中國文物局譴責:下午五點開拍 符合英國法律
據(jù)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上月末有消息爆出,,疑似圓明園被搶的稀有西周青銅器“虎鎣”將于4月11號在英國拍賣,。據(jù)拍賣行介紹,,這件藏品的估價高達12萬到20萬英鎊(約合110萬-180萬人民幣),。消息一出,,引起廣泛關注,。有文物專家對“虎鎣”是否確實為圓明園流失文物展開討論,,有律師呼吁希望圓明園遺址公園能夠作為原告起訴這次拍賣行為。
拍賣行社交平臺圖片
昨天,,國家文物局正式聲明說,,在得知英國坎特伯雷拍賣行即將拍賣疑似中國圓明園流失文物后,已通過多種渠道與該行進行溝通,,要求其遵守國際公約精神與職業(yè)道德準則,,尊重中國人民的文化權益與民族情感,終止對上述文物的拍賣和宣傳活動,。但4月9號,,坎特伯雷拍賣行依然明確表示,拒絕撤拍上述文物,。
對話坎特伯雷拍賣行拍賣顧問
10號深夜,,中國之聲《新聞縱橫》編輯以競拍者身份聯(lián)系到坎特伯雷拍賣行拍賣顧問吉布森,對方介紹,,這場拍賣拍品共有1022件,,為期兩天,已于當?shù)貢r間10號上午10點,、北京時間昨天下午5點開始,。“青銅虎鎣”是第二天拍賣的第一個拍品,,預計將于當?shù)貢r間4月11號上午10點,、北京時間11號下午5點開拍,有意競拍者可以先通過網絡注冊并交納保證金,再前往現(xiàn)場競拍,。
對于中方聲明,,對方沒有正面回應,只是表示,,英國法律保護拍賣不受影響,,將會如期進行:“我們了解中國國家文物局的譴責聲明,但是我們的拍賣將合法地如期進行,,因為英國沒有相關法律阻止我們合法地在英國拍賣。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公約(UNESCO Convention)也只應用于在1970年之后從中國拿走的東西,,因此它不具有強制將文物歸還中國的能力,。我們的展品經由英國牛津鑒定中心(Oxford Authentication TL test)證明,百分之百是來自西周時期的銅器,,此外有家信證明,,該展品在家族已流傳四代,根據(jù)時間判斷,,確認是來自圓明園的文物,,非常少見,具有極高價值,?!?/p>
拍賣為何可以合法進行?追討海外流失文物,,難度有多大,?
根據(jù)許多英美法系國家的法律,取得時效期屆滿,,將使無權占有人對其占有的財產取得所有權,。這意味著,只要經過足夠長的時間,,即使是侵略所得的文物,,這些國家的法律也保護文物所有者的合法所有權。
此外,,雖然目前國際上有不少關于文物保護的公約,,但這些公約僅僅對成員國有約束力,不少國家至今尚未參加部分重要公約,,再加上國際公約的執(zhí)行大多要依靠各成員國的自主行為,,因此,通過法律途徑追索文物的難度和阻力非常大,。
2016年日本某機構部分撤拍文物
我國對海外流失文物的追討主要有四種途徑:依法追討,、商業(yè)回購、政府間外交談判和捐贈,。2016年11月,,國家文物局在獲悉日本某機構計劃拍賣非法流失的中國文物后,,要求其停止拍賣,隨后拍賣機構撤拍了相關文物,。這被認為是國家文物局首次成功叫停海外中國流失文物拍賣,。這樣依法追討的難度有多大呢?
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副院長,、教授霍政欣說:“踐行國際條約,,它只調整公約實施之后的相關的情況,也就是法律上講的沒有溯及力,。你像這個文物可能清朝末年就流失過去了,,然后那個時代并沒有國際條約來解決這個問題,所以利用國際條約就追不回歷史上這個流失的文物,。另外世界各國的國內法,、民法上都有善意取得制度、取得時效制度,,這也導致即便不說國際法問題,,就國內法也有追索不可逾越的法律障礙?!?/p>
值得一提的是,,國家文物局明確表示,不贊成境內機構和個人參與上述文物的競拍活動,,并呼吁國際友好人士本著人文主義精神,,共同抵制疑似非法流失文物拍賣。
霍政欣教授認為,,一些拍賣行利用“愛國情懷”炒作非法流失的中國文物,,中國個人和機構再高額回購,相當于受到“二次傷害”:“參與商業(yè)回購,,這是一種實現(xiàn)文物回國的一種途徑,。但是現(xiàn)在不鼓勵國有機構參與非法流失文物的商業(yè)拍賣。第一點,,我們不認可這種非法流失文物現(xiàn)在的合法性,。第二點作為國有企業(yè),你要參與這樣的文物的商業(yè)拍賣,,會給外界一種中國政府認可它的合法性現(xiàn)狀的一個印象,,為今后有可能的法律追溯帶來一些困惑。第三點就是中國的機構和個人,,現(xiàn)在在國際市場上參與文物拍賣是一個非常引人注目的一個現(xiàn)象,,一來是國內現(xiàn)在這個比較有錢,二是涉及到中國的文物,中國當事方肯定更有一些回扣的意愿,,這樣就導致很多的中國文物在海外市場的價格飆漲,,這反過來會給國內的文物安全造成隱患?!?/p>
霍政欣教授以圓明園青銅獸首的拍賣過程為例進行說明:“其實我們這么多年去回顧了當年那個文物,,就是圓明園青銅獸首的整個拍賣過程,從它上世紀80年代第一次出現(xiàn)在海外市場,,到后面最后一次獸首拍賣了一次,,價格飆漲了1萬倍,就有一些國際的資本已經注意到就是利用這個民族情感故意炒作,,這樣的話導致中國的機構和個人去參與拍賣,,最后價格越來越高,所以最后說中國人在第一次被搶了這個文物是一次傷害,,其實第二次用一個離譜的高價去購買這些東西也是一次傷害?!?/p>
疑似圓明園被搶文物“虎鎣”的前世今生
虎鎣,,是“鎣”類青銅器的一種。有研究認為,,與一般被用作祭祀的青銅器不同,,在周代,“鎣”是一種用來盛水的實用器具,,類似于我們今天的水壺,。按照拍賣行的說法,現(xiàn)存于世的“鎣”只有七件,,因而非常珍貴,。從拍賣行提供的照片看,“虎鎣”的造型更像一個茶壺,。英國當?shù)厮囆g家對它的描述是,,“造型中的虎不是常見的一只,而是兩只,,這極富想象力而且稀有,。其中一只老虎在蓋子上居高臨下,倒水時仿佛隨時一躍而下,而另一個老虎以更加自然的姿勢蹲伏在下,,形成了手柄”,。
拍賣行社交平臺圖片
拍賣行社交平臺圖片
拍賣行社交平臺圖片
“虎鎣”之前的擁有者——英國海軍上校哈利·劉易斯·埃文斯在和家人的信件中詳述了他參與洗劫圓明園獲得青銅器等珍貴文物的過程,這些信函與文物一起被發(fā)現(xiàn),。在信中,,哈利·劉易斯·埃文斯這樣描述道:“法國人搜刮了大量值錢的戰(zhàn)利品,包括手表、鐘表,、皮大衣,、絲綢等。將軍號令用上所有能找到的推車,,能裝多少就裝多少回來,。”
圓明園學會學術專業(yè)委員會委員劉陽接受央視記者采訪時表示,,基本可以確認,,這件“虎鎣”屬于圓明園:“從目前我們能掌握的資料和信件來看,這件文物基本可以確定是圓明園的,。當然目前我們看不到原件,,不能百分之百確定它百分之百是?!?/p>
當中國之聲記者詢問是否需要專人去看現(xiàn)場的實物才能確定文物來源時,,劉陽表示:“看實物是一部分,另外就是文獻的真實度,。我還是很認可他現(xiàn)有的信件和信件里對鎣的描述和來自圓明園的過程,。這個鎣確實比較少,我們掌握的資料確實不多,,但是不是就確定在期限上,,還需要進一步的考證,但有一點肯定,,鎣這種青銅器確實不多,,應該是在個位數(shù),但到底是不是七件還是五件還是六件,,現(xiàn)在我們還需要進一步的考證,。”
國家文物局表示,,將密切關注事件進展,,并將繼續(xù)依照相關國際公約和中國法律規(guī)定,通過一切必要途徑促使從我國非法流失的文物回歸中國,。
編輯:曾珂
關鍵詞:疑似圓明園流失文物今開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