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閱讀不可“濃縮”
近日,,網(wǎng)上興起了一款名為“getAbstract”的在線濃縮知識文庫,。一套大部頭的作品,通過這個在線文庫,,就可以為讀者濃縮成最精華的句子,,讓你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對整本書概覽性質的閱讀。
濃縮閱讀這件事,,此前聽上去的確有些異想天開,。不過,當我們還是學生時,,因為讀書太辛苦,,多少有過這樣的念頭:要是能把老師布置的大部頭書本濃縮成幾句話,快速讀完,,然后迅速寫完讀書筆記那該有多好啊,。就像小時候,看《機器貓》的動畫片,,真期待能像大雄一樣,,有了哆啦A夢口袋里拿出來的神奇面包,蓋在書本上吃下去,,書本上的知識就能裝進肚子里,,再也不用辛苦地一頁一頁讀書了。
現(xiàn)在,,這樣的快速濃縮閱讀,,真的可以實現(xiàn)了嗎?
登錄“getAbstract”網(wǎng)站,,注冊成功后,,細細瀏覽,發(fā)現(xiàn)一部部厚厚的書本被濃縮成“導讀”“要點速記”“方法歸納”等板塊,,網(wǎng)站會替你迅速概括好內容,,一目了然。不過,,網(wǎng)站濃縮的圖書,,大多是偏方法類和說明類的,諸如時間管理,、自我激勵,、情商提升等,類似于網(wǎng)絡熱傳的“雞湯文”,。
其實,,除了網(wǎng)站,、手機軟件等電子閱讀方式出了濃縮版本的 圖書,紙質圖書市場的濃縮本,、精讀本,、干貨本,也不在少數(shù),,甚至一度十分風行,。在當當網(wǎng)搜索欄輸入“精讀本”字樣,跳出一萬多條的搜索結果,,各種各樣的經(jīng)典精讀本,、名著簡讀本,令人眼花繚亂,。
閱讀究竟能不能濃縮走捷徑,?濃縮書究竟好不好?網(wǎng)友們的意見也是各持一端,。有人表示,,這樣閱讀節(jié)省了很多時間,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閱讀完盡可能多的書,。但也有人提出反對意見:這樣的濃縮閱讀,,背離了閱讀的初衷,少了很多樂趣,。
在筆者看來,,無論濃縮閱讀網(wǎng)站,還是各式各樣的閱讀濃縮本,、簡略本、干貨本,,都帶有快消時代的典型烙印,,是環(huán)境影響的產(chǎn)物。
快消時代,,在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解構下,,人們的各種生活方式都打上了快速便捷的標簽。想吃飯,,有外賣,;想購物,有網(wǎng)購和各種快消時尚品牌,;想辦事,,有人替你跑腿。現(xiàn)在,,甚至連閱讀也不例外,,出現(xiàn)了“替人讀書”的軟件,有人會先替你把書讀一遍,再告訴你哪些值得讀……
現(xiàn)在的人講求高效,,期待直達目標,,這無可厚非。我們閱讀需要一定的方法,,加強有效理解,,如果有行之有效的閱讀方式得以傳播推廣,也未必不是好事,。市場上的確有這樣的需求,。各種濃縮書、精華版,、干貨版的出現(xiàn),,知識中介服務網(wǎng)站的興起,打的無非就是為你節(jié)省時間,、最快速高效的口號,。
但是讀書,真的有快速高效的捷徑嗎,?可以由別人先替你讀一遍“把關”嗎,?還真不是。閱讀是一件非常講究個性化體驗的事情,,不是其他人可以替代的,。
俗語有云: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的閱讀感受是不一樣的,,每個人的知識框架和理解能力也是不一樣的,,你不能用你的認知來告訴別人:這個是重點,其他的不是,。同樣,,別人也不能告訴你,這一段話才是作者想要表達的意圖,,你只能通過讀這一段話才能得到共鳴,。
任何第三方的閱讀機構或者個體,他們只是按照自己的理解來進行整合,,想要體現(xiàn)的并非一定是書作者的初衷,,更不能精準匹配每一個讀者的閱讀需求。
尤其是文學著作,,更不適合“濃縮”這樣的閱讀方式,。文學作品講求的是細節(jié)精致,還有作者情感的表達,。并不是簡單如說明文那般擺事實講道理,,就能說明白的,,也并不是讀個梗概,就能了解其精髓,。
正如一個網(wǎng)友所說,,《變色龍》里奧楚蔑洛夫的那件大衣,要是按照濃縮閱讀方法來進行濃縮,,《變色龍》關于大衣的四次描寫就全都不存在了,,少了極大的閱讀樂趣。
試想想看,,所謂的“濃縮本”“干貨版”“精華本”,,是剔除了包括作者的邏輯、推理和感受在內的內容,,而只剩一個框架和主要觀點,。就好像一個人只剩一副骨架,而缺乏筋和肉,,這樣的人怎么會好看,?這樣的書讀起來又怎么有美感?
更別說,,書中那些看上去可有可無的篇章,,如前言、后記,、附錄,、注釋這些,其實是暗藏著寶藏的部分,。比如說序,,作為作者跟讀者打的頭一個招呼,它們可能記錄了這本書因何而寫,,介紹了作者與他畢生研究的課題,、將要講述的故事的淵源。比起書里的某一個章節(jié),,序和前言往往是作者傾注了更多心血和感情的地方。讀起來會讓人倍感親切,,一下子就能拉近作者和讀者的距離,。
而在濃縮閱讀中,這些不屬于正文的部分,,往往會被刪得干干凈凈,。
對于閱讀而言,一本書讀過了,,知道了,,和理解其中內容并產(chǎn)生共鳴,,還有很大的差距。
閱讀的快感在于那個細細品味,,個性化理解的過程,。如果在閱讀的過程中,一直依賴于別人的頭腦,,不提高自己對于閱讀的要求,,就算讀了再多的濃縮本、精華本,、干貨本,,哪怕數(shù)量上再驚人,其閱讀效果也是要大打折扣的,。
正如經(jīng)典著作《如何閱讀一本書》的作者反復提醒讀者的:
千萬不要只做知識和觀點的記錄機,,把“知道”當成“理解”。要能被啟發(fā),,除了知道作者所說的話之外,,還要明白他的意思,懂得他為什么會這么說,。
所以,,閱讀沒有濃縮的捷徑可走。飯要一口一口吃,,書更要一頁一頁地讀,。愿我們每個人,都能沉下心來,,做個慢節(jié)奏的讀書人,。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閱讀 濃縮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