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要論今日要論
2017,我們感受中國力量
跟記者“重名”的手機品牌
本報駐埃及記者 韓曉明
初到阿曼首都馬斯喀特,,在當地通信營業(yè)廳購買手機卡時,營業(yè)員看到我的中國護照,,便打開了話匣子,和我攀談了起來,。其他營業(yè)員也不知不覺地放慢了手中的工作,,興奮地看著我。我還清晰地記得他們的神情,,仿佛我小時候聽到天方夜譚時一樣,。中國和阿拉伯世界,穿越千年,、跨越萬里,,就這樣,被一條奇妙的紐帶連接在一起,。
“哈哈哈,,你知道嗎?在我們營業(yè)廳里有一部和你名字一樣的中國手機,?!蔽业臉I(yè)務剛剛辦妥,營業(yè)員話鋒一轉,,告訴我和一部手機“重名”了,。他說,這款手機功能強大,,在當地特別受歡迎,。他指指手機說道:“小米”;又指了指我——“小米”,,伸出大拇指,。
我禁不住大笑起來。阿拉伯朋友并不能區(qū)分中文名字里的鼻音,,認為我和手機“重名”不足為奇,。我同這位營業(yè)員緊緊握手。一部手機,拉近了兩個萍水相逢之人的感情,。
“馬斯喀特的‘金龍商城’里面有不少中國商品,,我經常去逛,你剛來這里,,應該好好去看看,?!彼f,。我告訴他:“如果‘金龍商城’逛膩了,歡迎你親自到中國轉轉,,一定會讓你流連忘返,!”
隨著“一帶一路”的熱潮刮到中東,這樣的故事每時每刻都在上演,。這里的人們不但對“中國制造”更加喜愛和倍感親切,,甚至開始重視、主動學習“中國經驗”,。
越來越多的中亞,、中非合作項目在這片土地上破土而出。2017年春,,摩洛哥丹吉爾科技城簽約,;夏天,阿曼杜庫姆產業(yè)園動工……
“埃及期待進一步學習中國的成功經驗,?!苯衲昵锾欤矣行也稍L到埃及總統(tǒng)塞西,,他對中埃關系的發(fā)展前景充滿信心,。
學雜技,哪怕遠自蘇丹
本報駐蘇丹記者 李逸達
來蘇丹駐外前,,父親回憶起40多年前在老家湖北看蘇丹孩子演雜技的場景,,我其實是不太相信的。到蘇丹后,,在蘇丹雜技團的劇場見到團長穆達維時,,他用一口流利漢語向我表示歡迎。說起我的老家湖北,,他分外高興:“那我們是老鄉(xiāng)了,,武漢是我的第二故鄉(xiāng)!”
1971年,,根據中蘇兩國文化交流協(xié)議,,中方老師來蘇丹挑選了50個當地孩子去“留學”,學習中國雜技、魔術和民樂,,當時年僅8歲的穆達維也是其中一員,。“當時年紀很小,,看到師傅表演爬桿,,爬那么高,我都哭了,,有些害怕,,覺得學這個也太難了吧?!?/p>
“但中國師傅們對我們非常好,,從基本功慢慢教我們,我們都管他們叫爸爸媽媽,。武漢冬天可冷了,,雜技團專門給宿舍裝上了暖氣,夏天特別熱時,,我們還會去廬山邊避暑邊訓練,。”穆達維笑著說,,“當時就是飲食不太習慣,,蘇丹人都是吃大餅的,一下變成吃米飯了,。但我們當時都覺得如果堅持吃米飯,,也許就能把雜技學得更好,我到現(xiàn)在還喜歡吃米飯,?!?/p>
1974年,穆達維和他的同學們學成回國,,蘇丹文化部以他們?yōu)橹髁?,?chuàng)建了阿拉伯和非洲國家歷史上第一個雜技團。雜技團老演員梅迪說,,阿拉伯諺語講“求知,,哪怕遠在中國”,他們是“學雜技,,哪怕遠自蘇丹”,。不久前,穆達維,、梅迪等人還受邀回武漢看望恩師,。梅迪說,,回到以前的練功房,重新見到中國爸爸媽媽,,大家都激動地流淚了,。如今,蘇丹第六批赴中國培訓的雜技學員也學成歸來,,老演員賈邁勒的女兒宰納白就是其中一員,。
在蘇丹,聽著蘇丹老樂師用二胡演奏蘇丹民曲“春之愛”,,像40年前的父親一樣,,我也深深地被感動了。
中國鐵路結緣東南亞
本報駐泰國記者 俞懿春
今年我和鐵路有些緣分,。
4月份,,我第二次到馬來西亞北部霹靂州,,在中國中車設在當地的機車車輛生產基地內與小伙子哈尼夫重逢,,頗有些驚喜。
上一次見到哈尼夫是在2015年8月,,那時生產基地處于試投產階段,,哈尼夫大學剛畢業(yè),還是個略顯青澀的技術“菜鳥”,。他對我說出心愿,,“我要學好中國技術,為我的國家生產火車,?!眱赡赀^去,哈尼夫的心愿早已實現(xiàn),。他兩度到中國參加技術培訓,,并成為生產基地8個技術組之一——鉗工組的班長。
快到歲末,,哈尼夫發(fā)來手機短信說,,廠里40列全自動無人駕駛輕軌車輛正在排單生產。哈尼夫說的這個訂單,,由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牽頭組成的聯(lián)合體承接,。這是首個由中國企業(yè)牽頭主導的海外全自動無人駕駛輕軌車輛項目,對于中國軌道交通裝備“出?!本哂欣锍瘫饬x,。
今年8月,在訂單簽署儀式現(xiàn)場,,馬來西亞國家基建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阿茲米告訴我:“我們十分確信,,這個聯(lián)合體將為這一工程提供最有價值的服務,。”
中國鐵路技術頻頻結緣東南亞,。今年8月開工,、由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馬來西亞東海岸鐵路項目,是中國鐵路標準第一次走入馬來西亞,。在開工儀式現(xiàn)場,,許多居民身著節(jié)日里的喜慶服裝,興奮地在項目介紹展板和沙盤模型前合影,。
12月21日,,泰國又傳來一個重磅好消息。中泰鐵路合作項目一期工程開工儀式在泰國呵叻府舉行,。不久之后,,泰國就會擁有自己的第一條高速鐵路。
兩年前,,我參加了這個項目的啟動儀式,,如今又有機會親眼見證這個項目開花結果。在東南亞擔任駐外記者的日子里,,我親身感受到昆明到曼谷的路越走越寬廣,,中國和東南亞人民的心越貼越近!
在馬克思故鄉(xiāng)體悟中國成就
本報駐德國記者 馮雪珺
公寓里有一位名叫克里斯托的俄羅斯裔門房小伙,。一天,,他忍不住問起我的職業(yè)?!癙eople’s Daily”,,克里斯托一臉疑惑?!叭恕瘛铡獔?。”聽到漢語發(fā)音后,,他不由得睜大眼睛:“你知道你在做著一項多么有意義且高尚的工作嗎,?”
原來,克里斯托常常在俄羅斯媒體上聽到《人民日報》的名字,。小伙子喜歡收看習近平主席在多邊舞臺上的講話,,對他的儒雅談吐非常著迷??死锼雇姓f,,中國多年來在西方的“冷眼”下默默堅持,證明了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是正確的,,取得了令西方羨慕的成績,。
今年是《資本論》首次出版150周年,德國各界在紀念這一時刻時紛紛坦言,,“馬克思的觀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有現(xiàn)實意義”,。德國慕尼黑經濟研究所前所長漢斯—維爾納·辛恩表示,馬克思的預言一一實現(xiàn):西歐,、南歐和日本,,經歷了幾乎看不到盡頭的經濟危機;在美國和英國,,生存空間被擠占的社會中下階層在2016年起來反對建制派的統(tǒng)治,。而中國,作為堅持與發(fā)展馬克思主義的代表,,在這一時間節(jié)點上,,格外受到矚目。
在11月結束的波恩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媒體間,,我觀察到,,面對直播鏡頭,各國同行都不斷說起“中國”,,將中國視為解決全世界共同面臨難題的希望,?!敖ㄔO性作用”“引領作用”等對中國的評價不絕于耳,。“到處都是‘中國’‘中國’‘中國’,,我都快聽‘厭’了,。但除了中國,又有哪個國家如此重要呢,?”一名德國記者在我身后向同事“抱怨”著,。
德國《明鏡》周刊以“醒來”為封面,詳述中國崛起的現(xiàn)狀,。盡管其報道仍然不乏有偏見的言語,,卻無法否認中國取得的經濟發(fā)展成果,以及絕不稱霸的態(tài)度:“中國其實并不想把這個世界變成中國人的世界,,這一點和曾經的世界霸主不一樣,。”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中國 蘇丹 記者 漢語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