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兒女贍養(yǎng)106歲母親 讓她從癱瘓、褥瘡中奇跡康復(fù)
母子情深,,總有說不完的話,。
贍養(yǎng)106歲老母親
孝順兒女讓她從癱瘓,、褥瘡中奇跡康復(fù) 母慈子孝 孝子已老
太陽已經(jīng)下去了,。黃昏,,亮燈時候,,106歲的李肖霞坐在自家客廳的藤椅上,,76歲多的兒子譚耀明把臉湊到母親跟前,,母親雙手捧起他的臉,親了又親,。
76年前,,他是她的嬰兒,她就是這樣捧著兒子的臉親,。
如今,,兒子已滿臉皺紋,,她的手也早已不再豐腴,干枯的手猶如一層揉皺了的紙皮包在骨頭上,,她的嘴唇也早已干癟,,她要努力伸長脖子,抬起下巴,,撅起嘴唇,,才能好好地親她的兒子。她像在用畢生的力氣在親她的兒子,。
19歲那年,,他師范畢業(yè)在執(zhí)信中學(xué)當(dāng)老師后,每周回家一次,,她第一眼看到他,,捧起他的臉,就這樣親他,。57年來,,她習(xí)慣了每次見面就這樣親他,除了重病時,。
“我這么老了,,還有媽媽疼,我比誰都幸?!?,從青年、少壯到年過七旬,,母親也在變得更衰老,,他說:“世上有幾個106歲的人,我媽媽比什么都珍貴,?!?/p>
他還有一個姐姐、三個妹妹一起贍養(yǎng)老母親,。
今年3月起,,他們經(jīng)歷了一段特別的日子。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唐迎春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廖雪明
視頻/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劉依縵
老人在看幼兒書,。
摔倒
廣州,,五仙觀旁,甜水巷11號,,106歲的李肖霞在這里住了半個多世紀(jì),。
很多年來,兒女們輪流陪護她,除了知青留在鄉(xiāng)下的三女兒,,一人一周,,從廣州各自的家里趕回老母親的家,輪值的管一天三餐和所有開銷,,晚上陪她睡在一張大床上,,那還是她結(jié)婚時的床。
滿了100歲后,,她仍然每天上下五樓兩次,,早上在廣場上做運動,下午在五仙觀里溜達,。她的人緣好,,街坊都愛跟她說話。整條光塔街,,她年紀(jì)最大,。
歲月靜好,。
去年5月,,她摔倒了。起夜后再上床,,轉(zhuǎn)身時,,腳滑了一下,左胳膊斷了,。醫(yī)生幫她正好骨,,打好繃帶,叮囑回家靜養(yǎng),。這么大歲數(shù),,能不能愈合,誰都心里沒底,。幸運的是,,一個月不到,她就吵著兒子帶她到五仙觀走走,,再過了些天,,拆了繃帶,骨頭居然愈合了,。
今年3月,,她第二次摔倒。
大約凌晨一點,,她起夜,,睡在同一張床上的大女兒不知道,沒開燈,她一頭撞在門上,。大女兒開燈一看,,老母親頭撞破了,血已經(jīng)流了一地,。送到醫(yī)院,,三天后進了ICU。
“她身上插滿了管子,,吊針管,、鼻管、尿管,、吸氧管,,在ICU住了11天,出院時,,就像一團肉,,沒有力氣,大腦也不是很清醒”,,譚耀明說,,用輪椅抬回家后,老母親基本上是癱瘓狀態(tài),,兩個人拉不起來,,扶也扶不了,喂她吃東西,,不會動,,拉尿依賴尿管。
李肖霞與兒子,、大女兒在一起,。
生活從此改變。
像照顧“嬰兒”一樣
孫輩買來多功能醫(yī)用床,,可以搖高,、放低,中間可以打開,,下面是便盆,。
譚耀明用筆記下老母親每次的排尿量,喝水的情況,。就像當(dāng)年在黑板上寫函數(shù),、方程和各種數(shù)字,他的字寫得很工整,。
剛開始喂湯水,、牛奶,慢慢地,能喝一點麥片,。當(dāng)她能吃糊狀食物時,,他們用高速攪拌器把加水的食物打爛,過濾后喂給她吃,。糊糊不能太稀,,太稀了營養(yǎng)不夠,也不能太稠,,太稠了水分不夠,,他說。
他們把紅的,、紫的,、黃的番薯加上肉汁,放進攪拌器,。
他們把時鮮的水果加上蔬菜,,也在攪拌器里攪。
廣州哪里有食品展,,譚耀明必去,,各地能攪成糊糊的特產(chǎn)、營養(yǎng)品,,他必買,。
要注意口感,、營養(yǎng),,更要注意排便。還是有大便不暢的時候,。譚耀明很少給老母親用開塞露,。他擔(dān)心用了多會破壞自主排便功能。就像尿管,,回家后一直插著,,不敢拿掉。
便秘嚴重時,,他抱著老母親,,小妹妹蹲下身子,戴著橡膠手套,,一點一點地摳,。
他哄老母親:“媽媽,打開眼睛,,你睇我是邊個,?”
老母親:“你是我崽啰。”
他逗她說話,,哄老母親:“媽媽,,乖!用力,,用力屙出來就好了,。”
小妹從來沒覺得幫老母親摳便有什么問題,,“媽媽不也是一把屎一把尿養(yǎng)大我們的嗎” ,,她說。
褥瘡
天氣變熱,。
有一天,,譚耀明突然發(fā)現(xiàn),老母親尾椎骨旁有一塊掌心大的紅斑,。紅斑迅速擴大,,滲出液體。咨詢醫(yī)生,,這是褥瘡,。老母親癱瘓狀態(tài),去醫(yī)院很困難,,醫(yī)院也沒有醫(yī)生上門服務(wù),。
“到底是哪一天、誰沒做好”,,他后悔,、痛心。
褥瘡開始惡化,,瘡面變大,,滲液發(fā)出難聞的氣味。
譚耀明請了兩個當(dāng)醫(yī)生的學(xué)生來家里,,看過后搖頭,。很兇險,一時也沒有什么好辦法,,譚耀明和姐姐,、妹妹們決定:買藥,自己清洗褥瘡,。
包扎清洗后的褥瘡,,紗布厚了,不透氣,;薄了,,一碰到會痛,。用什么紗布,譚耀明跑了很多醫(yī)院,,看門診醫(yī)生包扎傷口,。偷師學(xué)藝,他成了半個醫(yī)生,。
“最嚴重的時候,,褥瘡長11厘米,寬5超過厘米,,爛進去有1厘米深,,每一次清洗,我都怕”,,他說,。
保姆扶住老人,最小的妹妹幫手,,他們自己當(dāng)起了醫(yī)生和護士,。里面滲出來的東西,很稠,,黃白色,,像膏一樣。他們用棉簽伸進去,,一點一點地沾出來,。
老母親能忍,最痛的時候,,只是哎喲哎喲哼幾聲,。
“媽媽,乖”,,他邊清洗邊用他的口頭禪安慰老母親,。
一次清洗,,要用掉三四十根棉簽,。用掉的藥水,不止半杯,。每天要清洗三次,,一次一兩個小時。
姐弟,、兄妹之間,,有時候會意見不一。
“你這樣不行的,,你怎么能這樣呢,?”
“我有我的辦法,。”
“你不能這樣,,你看,,媽媽現(xiàn)在這情況?!?/p>
“你又不是醫(yī)生,。”
“我不這樣,,她能好嗎,?”
有時候爭得面紅脖子粗。但最后,,主意還是他來拿,,他是媽媽唯一的兒子,他覺得他是主心骨,。
U護
一度,,他們快撐不住了。保姆換得很勤,,沒有人愿意照顧這么高齡的臥病老人,。
譚耀明在網(wǎng)上找到一條信息,廣東省家庭醫(yī)生協(xié)會有個U護平臺,,做居家專業(yè)護理,,可以提供醫(yī)生、護士上門服務(wù),。4月8日,,他下了第一個網(wǎng)絡(luò)訂單。此后,,他又下了4次單,,做更換尿管和壓瘡護理。
“我們幾乎要舉手投降了,,U護平臺的醫(yī)生護士上門幫了很大的忙”,,他說。
3個月后,,瘡面變小了,,從巴掌大到雞蛋大,顏色由鮮紅而暗,。慢慢地,,表面結(jié)了一層黑痂,硬硬的,。用棉簽觸碰黑痂,,里面滲出一滴白色的液體,。
他又請教醫(yī)生,醫(yī)生的意見:這個很麻煩,,先用藥水軟化硬痂,,用手術(shù)剪剪開,把里內(nèi)的膿液清干凈,,風(fēng)險大,,家庭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他和姐姐,、妹妹們商量:一定要讓媽媽好起來,,回到摔倒前的樣子。就像他們的手機屏幕上的老母親:她拄著拐杖,,銀發(fā)似雪,,慈祥地看著鏡頭,脖子上是女兒給她圍的小絲巾,,左手腕上戴著一只玉鐲,。
譚耀明決定自己來,他用藥水軟化痂面,,小妹妹用手術(shù)剪來剪,。
小妹妹拿著消毒后的手術(shù)剪,不敢下手,。
“不敢也是要做的”,,他說,“我用藥水軟化硬痂,,軟化一點,,小妹剪掉一點,連續(xù)剪了6天,。剪完后清洗,,蓋上紗布前,再抹上促肌肉生長的藥,?!?/p>
這段時間又持續(xù)了一個半月。
10月,,U護的護士上門來拔掉了尿管,。褥瘡面只有一顆花生那么大了,也不再滲液,。
慢慢地,她能扶著床自己坐起來,。有一天,,譚耀明一不留神,,發(fā)現(xiàn)老母親扶著床頭下地了。
認字,、講故事
譚耀明在屋子墻壁四周裝滿了扶手桿,,地板上鋪了防滑墊??蛷d里,,有站立椅。陽臺上,,有學(xué)步器,。
摔倒后,老人的腦子沒那么好使了,,也常常會一時糊涂,,分不清白天還是晚上,也會忘了哪個女兒是老大,,哪個是老三,。
兒子問她:“媽媽,你今年幾多歲了,?”
她回答:“我60多了吧,?”
兒子指著妹妹又問她:“你看看,是她老還是你老,?”
她想起什么來了,,說:“我不止60多了,應(yīng)該有100多了吧,?”
他買來《寶寶認知早教書》《幼兒識字書》給老母親看,,教老母親看圖,認字,。她拿著其中的一本,,親圖片上娃娃的臉,喃喃自語在講著什么,。
他說,,媽媽在編故事,他會鼓勵媽媽多說話,,她喜歡怎么講,,就讓她怎么講,她可能會突然想起一件什么事,。
家里新請了一個保姆,,姓馬,老人問兒子:“是不是一匹馬的馬,?”
家里買了很多水果,,老人看到說:“這么多水果,,真是堆積如山啊?!?/p>
大女兒在屋子里插花,,老人說:“為花死,為花亡,,為花跌落蓮藕塘,。”
老母親說出一個詞,、一個成語,、一句童謠,他由衷開懷大笑,,豎著兩個拇指大聲地對老母親說:“媽媽,,乖!第一名,!第一名,!”笑的時候,76歲的他都快蹦起來了,,他的眼笑成一條線,,有些變白的眉毛展成一個倒八字,額頭上三道深深的皺紋,。
老母親能順暢地從1數(shù)到100,、數(shù)了110不再接著數(shù)120的時候,譚耀明高興壞了,。
陪護夜
他喜歡給老母親梳頭,,一次梳100下,有時一天梳幾次,。老母親靠著他,,像小貓一樣。
晚上,,譚耀明躺在老母親的身邊,,一只手在她的被子里,握著她的手,。很多年來,,他和姐姐、妹妹們輪流來陪護,,都是這樣,,握手而眠。
老母親的手在他的手心里,慢慢變得柔軟,,不再用力,,他知道,,媽媽睡著了,。
這段睡眠大約持續(xù)一個半小時,譚耀明會準(zhǔn)時醒來,,打開床頭燈,,推了推老母親:“媽媽,起來了,,起來屙尿,。”
老母親有時會迷糊:“沒有尿,?!?/p>
兒子會輕聲細語地說:“有啊,要屙尿,,媽媽乖,。”
把老母親扶到帶便盆的多功能凳子上,,拉完尿,,她說:“拿紙給我?!睗窦埥矸旁谂赃叺牡首由?,兒子說:“我來幫你擦?!彼耆逍蚜?,有時候會說:“嘿,我這么大個人,,還要你幫我嗎,。”
半夜,,扶老母親起來再拉一次尿,。凌晨5點,起來一次,,一直睡到8點,。
“晚上很困,也習(xí)慣了”,,譚耀明說,,妹妹接班,他回到水蔭路自己家,打算好好睡一覺,。
老人養(yǎng)高齡老人
沒有摔倒前,,街坊們像逗小孩一樣逗她:“你的崽女對你好不好?”她每次伸開5個手指,,豎起大拇指說:“我有5個崽女,,他們個個都對我好?!?/p>
在老母親的眼里,,5個手指一樣齊。
兒女們換班時,,她會催上一班的兒女回自己的家:“你點解還不走呢,?天黑了,街上都沒有人了,?!?/p>
喂她吃東西時,她一定會說:“你先吃啊,?!彼袝r候會固執(zhí)得就像兒女們小的時候,她一定要讓兒女們先吃,,有剩的食物,,她才吃。
給她換衣服,,扶她起來,,她一定會說:“唔該曬?!?/p>
天冷了,,坐在客廳的藤椅上,兒子把她的手放進暖手袋,,她抓了兒子的手塞進暖手袋,,兒子把手抽出去,一會兒,,她把自己暖和的手捂在兒子手上,。
有時候,她忘了歲月流逝,,會突然叮囑兒女:“百藝藏身,,好過穿金戴銀?!?她忘記了兒女們差不多都已是老人,。
老大80歲,,老二76歲,老三老四早已過七旬,,只有最小的女兒還沒有步入老年,。
大女兒說:“媽媽太好了,下輩子,,我還愿意服侍她,。”但她有心臟病,,扶老母親時,,自己也喘不過氣來,。
三女兒在鄉(xiāng)下,,沒有退休金,風(fēng)濕嚴重,,還有一個未嫁殘疾的女兒,。
她一直是家庭主婦,早年丈夫去世后,,她貼街招,、做鞋墊、接一些廠家外包的縫紉活,,靠打零工養(yǎng)家,。她沒有退休金。每月有300元補助,。
一些年前,,她還有自己的錢包,兒女們,、孫輩們往里面塞錢,。如今,她早已用不上錢包,。她最后的一點財物,,幾年前的一天,她走在甜水巷里,,嘴里一顆鑲金的牙齒掉了下來,,她放進了路邊乞丐的飯盆里。
各家有各家的困難,,當(dāng)兒子的自然要多分擔(dān),,譚耀明說:“只有一個媽媽,我無所畏懼,,只要我媽媽好起來,,我愿意耗盡我所有的精力,花光我每一分錢?!?/p>
一個月有21天在老母親身邊,,分分鐘不能停的照顧,譚耀明有時候會感到累壞了,?!跋襁@樣的超高齡老人,如果有義工,,定期或者不定期地來幫個手,,那就好了”,他說,。
“父母在,,不遠游”
長到76歲,譚耀明經(jīng)歷過無數(shù)的困難,?!斑@是我人生中最難的一件事”,他說,,“我有一股勁,,我鞭策自己,鼓勵自己,,我一定能做到,。”
他希望老母親恢復(fù)如初,。
“她的恢復(fù)很神奇,,褥瘡基本好了,從癱瘓到站起來,,能扶著在屋子走動,,很不簡單”,他撫摸著老母親的白發(fā),,不時捏幾下她的下巴,。“你看,,她還能蹺二郎腿,,左邊也行,右邊也行,。她的手已經(jīng)能握一個鋼球了,,幾個月前,她連勺子都拿不住,。我的目標(biāo)是,,春節(jié)后一個月,,媽媽能下樓到五仙觀去走走”,他說,。
一有空,,他就跑步,騎自行車,。
“媽媽在,,我不能生病,也生不起病”,,他說,。
60歲退休,16年多來,,他沒有離開過廣州,。老母親生病后,他更加不能走遠了,。市內(nèi)老朋友聚會,,玩一會后,他心里就開始惦記老母親,。
“媽媽曾經(jīng)說過,她不想去養(yǎng)老院,,她喜歡我們陪在身邊,。媽媽的話,我一直記在心里,,我下了決心,,父母在,不遠游,,我不離開廣州,,不離開媽媽”,他說,。
編輯:李晨陽
關(guān)鍵詞:母親 老母 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