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河北一農民自建太陽能取暖房 告別“火爐取暖”
原標題:河北一農民自建太陽能取暖房 告別“火爐取暖”
王建軍設計的太陽能取暖房,?!埛z
中新網承德3月12日電 對于河北省平泉縣北五十家子鎮(zhèn)南梁社區(qū)北梁莊村民王書滋一家來說,這個冬天過的和往年不一樣,,沒有了煙熏火燎的火爐,,取而代之的是干凈暖和的太陽能取暖,。
走進王書滋的家,溫暖明亮的臥室,、客廳,,現代化的廚房,餐廳,,基本設施一應俱全……記者看到了與城市居民住宅毫無二致的情景,。
室外春寒料峭,室內溫暖如春,?!拔覀兗胰ツ昵锾爝M行了供暖設施改造,冬天采用太陽能供暖,,不用每天一大早起來生火爐,,也不再因為半夜火爐滅了而挨凍了?!爆F年76歲的王書滋告訴記者,。
平泉縣地處河北省東北部,,燕山山脈末端,為遼寧,、內蒙古,、河北三省交界地,冬季日均最高氣溫2℃,,日均最低氣溫-10℃,。在中國北方的農村,村民住的大多都是平房,,沒有集體供暖設施,。每到冬天,家家戶戶就會搭起鐵爐子或是土暖氣取暖,,長長的煙筒延伸到窗外,。這種方式既不不方便也不衛(wèi)生,且存在煤氣中毒,、火災等隱患,。
“用火爐取暖,屋里不僅灰塵比較大,,溫度也不均衡,,早晨起來,臥室十二三度,,客廳只有八九度,,在屋里都得穿棉襖,屋里的花和魚都養(yǎng)不活,?!蓖鯐陶f。
針對這種情況,,王書滋的兒子王建軍動起了腦筋,。2006年,原來就喜歡太陽能技術的他著手研究如何利用太陽能來取暖,。
接下來,,他開始買材料、做設計,,逐一驗證集熱體各組成部分的功能,。走訪了山東、北京等多個做太陽能取暖的地方,,不斷摸索和反復改造,,10年的時間,經過無數次的失敗,,王建軍一直沒有放棄,,憑著一份執(zhí)著,,最終他用優(yōu)質材料制作成的地下儲水箱,解決了如何在寒冷的天氣下保持水溫的難題,?!肮馐撬涞牟馁|問題,我就連續(xù)試驗了6年,?!?4歲的王建軍告訴中新網記者說,我設計的水箱預計使用壽命是50年,。
“目前國內太陽能供暖存在的問題是水箱保溫的時間,,一旦陰雨天氣超過3天,就得用輔助熱源加熱,,我這個系統(tǒng)最大的好處在于連續(xù)7天沒有太陽的情況下,,不用輔助熱源,室內溫度仍保持在15℃以上,?!蓖踅ㄜ娬f,他在房子地下設計了一個容量達二十多立方的保溫大水箱,,平時集熱管里的水儲存在水箱里,,屋內溫度低于設定標準時,電機自動工作,,帶動水循環(huán),,室內最高溫度可以達到25℃。
對于改造的成本,,王建軍介紹說,,他房頂上9組450根集熱管、保溫水箱,、加上施工費等共計4萬多元?!霸瓉硪欢煳壹乙獰?噸煤,,現在每月只要七八十元的電機費。雖然投資有點多,,但免去了燒煤的苦和罪,,也比生火爐的時候暖和,還減少了污染,?!?/p>
“當初拆火炕的時候,我和老伴很擔心,,擔心農村一旦沒有了火炕,,挨凍吃不消,。”王書滋說,,事實打消了他們的顧慮,,“晚上睡在床上,蓋一個薄被子就行,,洗臉,、洗衣服都是熱水,住著很舒服,?!闭f這些時,老人的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王建軍建了太陽能取暖房,,消息一傳開,十里八村及周邊縣城的人們都來參觀學習,。記者采訪期間,,恰巧遇到了來自平泉縣楊樹嶺鄉(xiāng)的李志敏,他說,,76的老母親獨自一人居住,,老人生火爐不但很辛苦,半夜火滅了屋里依然很冷,,但最讓他擔心的還是害怕老人煤氣中毒,。“我今天來取取經,,看看效果和改造成本,。”李志敏說,,“這一看,,太陽能取暖不但節(jié)能,效果也和城市的生活沒兩樣,?!?完)
編輯:王瀝慷
關鍵詞:太陽能取暖房 火爐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