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xiàn)場>訊息訊息
回眸600年:直觀呈現(xiàn)蘇州美術風華
“山澤多藏育,,土風清且嘉” ,,陸機《吳趨行》中的吳中大地鐘靈毓秀,,自然令人向往——不用說蘇州是工藝之邦,,瑰麗精細的蘇繡為我國四大名繡之一,,玉雕有“鬼斧神工”之譽,,桃花塢木刻年畫是南北三大民間木刻年畫流派之一,,還有他處無及的蘇裱,、富于變化的蘇州折扇,、活潑生動的虎丘泥人,、高雅絕俗的蘇式家具、玲瓏剔透的紅木小件以及緙絲,、劇裝戲劇,、民族樂器;不用說蘇州有“園林之城”的美譽,,不用說馮夢龍,、金圣嘆,更不用說“吳門畫派”這座屹立在美術史上的高峰——11月30日至12月10日,,由中國美術館,、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文聯(lián),、蘇州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回眸600年——從明四家到當代吳門”繪畫特展中,,回廊展廳呈現(xiàn)的600年蘇州美術大事記,更直觀地梳理了600年蘇州繪畫史風華,。
雙監(jiān)行窩圖(中國畫) 唐寅
29組件71幅“明四家”及吳門后學,、董其昌及“四王”等文人畫史主流代表人物的經(jīng)典作品, 18幅蘇州近代畫壇代表人物如吳湖帆,、顏文樑等人精品及75幅當代蘇州中國畫,、油畫,、版畫、水彩匯聚一堂,,讓中國美術館展覽部主任裔萼第一次做展做到“后悔沒有多給展廳” ,。
“蘇州地處三江五湖的環(huán)抱之中,左擁太湖,,右攬運河,,氣候溫和,雨水充沛,,自北宋后就成為南方富庶的魚米之鄉(xiāng),。這種得天獨厚的地域優(yōu)勢和經(jīng)濟基礎延續(xù)到了今天,當代蘇州依然作為一座有著深厚文化積淀的古城,,領跑中國經(jīng)濟最發(fā)達的地級市,。而蘇州美術界幾度春風,至今人才濟濟,。吳文化的精華在美術創(chuàng)作中得以集中體現(xiàn)并世代相傳,,薪火不斷。 ”江蘇美術館館長,、江蘇省美協(xié)副主席,、蘇州市美協(xié)主席徐惠泉介紹。蘇州誕生的吳門畫派,,不僅充滿著勃勃生機,,而且作為流行藝術反映著時代生活、引領時代風尚,;傳統(tǒng)文化給予蘇州太多的滋養(yǎng),,吳門畫派不僅是蘇州美術史的光彩一頁,更是中國美術史的重要篇章,。在評論家李一看來,, 600年來蘇州人讀書寫字、作畫飲茶,、聽雨種花,,成為國人藝術的生活、生活的藝術的典范,。
趨新求異與復古尚博
評論家薛永年認為,,早在中國畫史第一高峰的六朝時期,繼顧愷之之后,,吳地就產(chǎn)生了“密體”的陸探微和“疏體”的張僧繇兩位人物畫大家,,陸氏創(chuàng)造的“秀骨清像”影響深遠。盛唐水墨山水畫興起,初創(chuàng)期的代表,,北有王維,,南有寫下“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名言的吳人張璪,,“張僧繇和陸探微影響了‘明四家’的不同面貌:沈周,、文徵明的詩書畫一體為‘四王’的正統(tǒng)派一脈根系所在,唐寅的作品視野開闊,,仇英的雅俗共賞則為海派的誕生創(chuàng)造條件” ,。明末以后,“吳門畫派”的文脈一直延續(xù):“松江派”與“四王”的“婁東派”“虞山派”傳人不絕,。蘇州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李超德認為,,吳門畫派、吳門印派,、吳門書派構成了明清吳門大美術的大面貌,,吳門風雅,、才子佳人構成了吳門大美術的大背景,。
編輯:楊嵐
關鍵詞:回眸600年 蘇州美術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