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xiàn)場>訊息訊息
中國唐代壁畫賞析——大唐歲月
編者按:中國古代壁畫是指繪制在建筑(包括宮殿宅邸,、寺觀洞窟和墓葬3種形式)墻壁上的美術(shù)作品,。由于唐代的紙質(zhì)和絹制畫卷存量很少,,要了解唐代繪畫藝術(shù),,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墓室的壁畫,,于是墓室壁畫更顯得珍貴,。陜西是唐代墓葬壁畫出土最多的地方,,在章懷太子,、懿德太子,、永泰公主、房陵公主等20多座墓葬中,,共出土500多幅壁畫,,總面積超過1000平方米,是研究唐代社會生活尤其是貴族生活和精神追求的重要形象資料,。陜西歷史博物館收藏的唐墓壁畫5件(組)18幅被定為“囯寶級”,,69件(組)82幅被定為“一級品”,,就數(shù)量、等級,、保存狀況而言,,是絕無僅有的。
馬球圖(局部) 章懷太子墓 現(xiàn)藏于陜西歷史博物館
收錄于《中國古代壁畫·唐代》
今年8月,,由陜西歷史博物館編撰,、廣西美術(shù)出版社策劃出版的《中國古代壁畫·唐代——陜西歷史博物館藏》圖書,歷時4年的準(zhǔn)備工作正式面世,。我們從中摘選部分精美壁畫作品,,帶來“大唐歲月——中國唐代壁畫賞析”系列,呈現(xiàn)一個壁畫中真實的“大唐盛世”,。
在中國古代傳統(tǒng)體育項目中,,有一種騎在馬上以杖擊球的運動項目——馬球,古稱“擊鞠”,。三國曹植《名都篇》中有“連翩擊鞠壤”之句,。對于馬球的起源,尚沒有確切的說法,。普遍認(rèn)為其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600年左右的波斯,,隨后傳入中國中原、吐蕃(今西藏)一些亞洲地區(qū),。唐代宮廷中上至皇帝,,下至文武百官,甚至婦女都愛打馬球,。宮城和禁苑里多半筑有馬球場,,有的貴族官僚還有自己的馬球場。
章懷太子墓中《馬球圖》,,畫出了唐代馬球的興盛:畫上駿馬飛馳,,馬尾扎結(jié)起來,打球者頭戴幞巾,,足登長靴,,手持球杖逐球相擊,姿態(tài)矯健,,得心應(yīng)手,。畫者著重描繪了打球者激烈爭奪的一瞬間,。這個處在緊張奪球場面中的“球員”,,正騎馬持杖作反身擊球狀。作品造型生動,,線條精煉,,畫家用寥寥數(shù)筆,,便勾出夸張的人物動態(tài)和馬的矯鍵體態(tài)。它是我國最早的“馬球運動”的形象記錄,,生動地再現(xiàn)了唐代馬球比賽緊張驚險的奪球場面,。
編輯:楊嵐
關(guān)鍵詞:中國唐代壁畫 大唐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