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社會服務(wù) 社會服務(wù)
民進會員曾美華:照亮迷途少年回家路
照亮迷途少年回家路
——記民進會員,、“曾媽媽愛心工作室”負責(zé)人曾美華
□喻銀躍
曾美華教導(dǎo)失足少年如何正確書寫信件,。
她11年如一日,,當(dāng)好失足少年的“愛心家人”,,前往未管所,、看守所,、派出所,,開展幫教,;走進社區(qū),、學(xué)校,、家庭,開展宣教,,讓失足少年感到家的溫暖,,被社會各界親切地稱為“曾媽媽”。她嘔心瀝血,,耗時5年寫出23萬字手記《與失足少年零距離》,,成為青少年家庭教育的“活教材”;她盡心竭力,,創(chuàng)立“曾媽媽愛心工作室”,,帶動150余名志愿者,幫教240余名失足少年重返社會,。
她就是民進會員,、重慶市江北區(qū)“曾媽媽愛心工作室”負責(zé)人曾美華。
幫教失足少年,,讓迷途羔羊看到媽媽,,讓漂泊心靈找到依靠港灣
2006年,重慶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公開向社會征集首批“愛心家人”,,與失足少年結(jié)成一幫一對子,。
在市未管所里,家庭缺失的未成年服刑人員占了總數(shù)的三分之一,,其中很大部分是無接見,、無信件、無經(jīng)濟來源的“三無人員”,。因為缺少或缺失親情,,許多孩子存在嚴重的心理問題,強烈渴望有人關(guān)心,。
“愛心家人”的一項任務(wù),,是為結(jié)對孩子捐贈生活用品;另一項更重要的任務(wù),,是為他們的心“開一扇窗”,,讓他們從怨恨和后悔中走出來,去擁抱美好未來。
已從蜀都中學(xué)退休的曾美華獲悉后,,第一時間報名,。“其實,,我當(dāng)‘愛心媽媽’也是彌補多年的一個遺憾,。”曾美華有一個心結(jié),,那是1995年,,她在蜀都中學(xué)當(dāng)班主任,臨退休前的最后一屆學(xué)生中,,有個孩子由于缺失家庭溫暖,,最終因盜竊入獄。雖然曾美華也曾苦心勸導(dǎo),,但還是沒能及時阻止孩子走上歧途,。
“這些孩子大都缺少家庭的關(guān)愛,在花季的年齡卻身陷囹圄,,我想幫助他們,。”成為“愛心家人”,,曾美華很開心,。
戴思寒是曾美華當(dāng)“愛心家人”后的第一個幫教對象。當(dāng)時,,戴思寒因毒死母親及祖父母獲刑已經(jīng)入獄6年,。親戚們覺得她是一個“大惡人”,入監(jiān)六年,,沒一個人來看望她,、安撫她,給她送物品,。
每次,,看到同改學(xué)員有親人來探監(jiān),那些濃濃的親情總令戴思寒感到自卑,、傷感,,常常深夜躲進被窩里偷偷哭泣,在獄中表現(xiàn)既冷漠又消極,。
面對幫教的曾美華,,戴思寒緊閉心扉?!俺跻痪汀M來了’,,我還能有未來嗎,?”
曾美華決定用實際行動化開戴思寒心里的堅冰。每月一次的探視,,成了曾美華的大事,,不管是刮風(fēng)下雨,還是酷熱寒冷,,她都帶著吃的,、穿的、學(xué)習(xí)資料等,,輾轉(zhuǎn)多次公共汽車前往。
曾美華還跟戴思寒的繼父,、大姑等親人聯(lián)系,,請他們伸出熱情的雙手,幫教這個孩子,。在曾美華的一再努力下,,親人們漸漸解開心結(jié),寬恕了這個“殘忍”的孩子,,有的給她寄錢,,有的給她寫信……
曾美華還鼓勵戴思寒參加自考,并自掏腰包為其報名,、買教材,。順利報了名,可問題又來了,,只讀到初一的戴思寒,,學(xué)起大專課程非常吃力,無數(shù)次打退堂鼓,。
曾美華不斷給她打氣:“拿文憑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克服困難的精神?!庇性鴭寢屪龊蠖?,戴思寒沒有放棄,她連續(xù)考過了11科,。
通過曾美華長達8年的幫教,,戴思寒的性格漸漸開朗起來,對未來開始重燃希望,,改造也更積極,。獲得多次減刑,提前出獄,。
她在給曾美華的信中寫道:“那是一個終身難忘的日子,,從此自己不再孤獨,。曾媽媽,謝謝您給我?guī)硪黄柟??!比缃瘢魉己谕獾卣伊斯ぷ?,成了家,,生了孩子?/p>
“她現(xiàn)在活得幸福,就是我最想看到的,?!敝两瘢魉己€與曾美華保持聯(lián)系,,拉家常,、訴心聲。
11年來,,曾美華堅持前往未管所,、看守所、派出所,,開展幫教,;走進社區(qū)、學(xué)校,、家庭,,開展宣教,讓失足少年感受家的溫暖,,重新融入社會,。
編輯:李晨陽
關(guān)鍵詞:少年 失足 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