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故宮暢音閣百年來首次唱大戲
乾隆時期唯一保存至今三層大戲臺,,將逐步恢復(fù)宮廷戲曲劇目演出,;扮戲樓地下空間將向公眾開放
夜幕降臨,故宮安靜下來,,突然,,一陣琵琶聲從西北角傳出。昨晚7時30分許,,一曲《春江花月夜》拉開了故宮博物院暢音閣戲曲館開館首演的大幕,。這是建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的暢音閣自清朝終結(jié)以來的首次戲曲演出。故宮博物院表示,從今天起,,將逐步在暢音閣恢復(fù)宮廷戲曲劇目演出,,讓文物真正“活”起來。
今天,,“太和·世界古代文明保護論壇”在故宮開幕,,參會的21國專家學(xué)者和3個國際組織代表成為昨晚暢音閣戲曲館首演的觀眾。
貫穿三個空間回歸“大戲院”原貌
據(jù)故宮介紹,今年故宮對暢音閣戲曲館進行了提升改造,,強調(diào)宮廷戲曲的獨特性,,彰顯暢音閣建筑的“大劇場”特色。
暢音閣戲曲館由暢音閣(戲樓),、扮戲樓(后臺)和閱是樓(觀眾席)組成,,是一個完整的清代宮廷“大戲院”。暢音閣原為重大節(jié)慶演戲時所用,,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今天人們看到的暢音閣建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嘉慶七年(1802年)和光緒十七年(1891年)先后進行過修繕,,是清代乾隆時期所建保存至今的唯一一座三層大戲臺,。
“過去的時代,宮廷里最盛大的娛樂活動就是聽戲,,”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介紹,,“這座戲樓100多年來沒有演出過,我們修繕后打算用來重新演出,?!?/p>
此次修繕通過新的參觀流線設(shè)計,貫通了扮戲樓,、暢音閣,、閱是樓三個空間,讓觀眾一睹劇場全貌,。
神秘后臺地下室將向公眾開放
作為戲樓后臺的“扮戲樓”,有一間神秘的地下室,,此前連單霽翔都沒踏進過,。
“不久前我還在吹噓我走過故宮一萬多間房子,但最近才發(fā)現(xiàn),扮戲樓地下室被木板蓋著,,我沒有走進過,。”單霽翔說,。
修繕人員首次打開后臺地下室入口后,,發(fā)現(xiàn)地下有暢音閣獨特的“音響設(shè)備”(共鳴地井)和“舞臺機械”(轆轤和水井),地井可以起到“立體聲”效果,,而轆轤則可以升降演員,,像“吊威亞”一樣演出“上天入地”的特殊劇目。
單霽翔介紹,,人們看到的戲樓為三層結(jié)構(gòu),,從下至上分別名為壽臺、祿臺,、福臺,,但其實一共有五層,包括地下室和水井,。他表示,,未來扮戲樓地下空間也將向公眾開放。
根據(jù)故宮規(guī)劃,,扮戲樓將通過兩側(cè)廊道連通閱是樓觀眾席,,廊道墻面裝飾戲曲圖像,烘托觀戲氛圍,。同時,,在廊道和閱是樓設(shè)置茶席,為觀眾提供舒適的看戲空間,。
“我們將逐步在暢音閣恢復(fù)宮廷戲曲劇目演出,,讓文物真正‘活’起來?!眴戊V翔說,。
■ 現(xiàn)場
演員:在這里唱戲,讓人肅然起敬
昨晚的演出以琵琶曲《春江花月夜》拉開序幕,。繼而,,來自希臘的兩位藝術(shù)家表演了歌劇選段《棄之而去:與過去的對話》,以改造后的古希臘七弦豎琴伴奏,,琴聲低沉婉轉(zhuǎn),。
戲曲演出以昆曲《牡丹亭·尋夢》開場。四名旦角表演的《天女散花》選段讓京劇真正回到暢音閣,。整場演出的高潮出現(xiàn)在《鍘美案》選段中,,演員一開嗓就贏得陣陣叫好聲,。觀眾高漲的熱情,一直持續(xù)到演出在《空城計》的歌聲中落下帷幕,。
《鍘美案》演唱者,、國家一級演員魏積軍對這場演出已經(jīng)期待許久。昨晚,,他上臺后,,發(fā)現(xiàn)暢音閣舞臺開闊,不同于四面封閉的戲樓有攏音效果,,對演員的考驗更大,。
“真是太美好的感受了,一想到這舞臺是100多年前譚鑫培這樣的大腕唱過戲的地方,,我心里肅然起敬,。”《空城計》演唱者,、國家京劇院一級演員張建國說,。他希望以后如果再來演出,可以不用音響,,用原汁原味的嗓音,,回歸到這座戲臺原先的表演情境中。
編輯:楊嵐
關(guān)鍵詞:故宮暢音閣百年來首次唱大戲 故宮暢音閣首次唱大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