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眾說 眾說
“砸金蛋”選班緩解不了中國式家長焦慮
8月29號晚,,浙江金華紅湖路小學三樓一個教室里,,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砸金蛋”活動。4位一年級新生家長代表,,通過抽簽方式確定的順序,,分別敲開桌子上的4個“金蛋”,,以這樣的方式敲定了四個班的任課老師。報道稱,,許多擔心自己孩子分不到心儀老師的家長,,面對這種方式選老師,如釋重負,,交口稱贊,。
每到開學季,各種關(guān)于家長分班焦慮與分班不公的新聞就經(jīng)常見諸報端,一些人為讓孩子進入師資力量優(yōu)質(zhì)的班級,,不惜“走后門”,、“跑關(guān)系”;而一些學校會根據(jù)測試成績區(qū)分重點班,、普通班,,極端者如昆明一小學根據(jù)新生父母學歷來分班,這極大破壞了教育公平,,侵犯其他新生的選擇權(quán)利,。
而以“砸金蛋”的方式選班,無疑是破解選班不公的良策:它以類似于抓鬮的形式,,把每個新生選班的機會均等化,,每個人選到優(yōu)質(zhì)班級或稍差班級的機會是均等的,而且是以完全公開的形式,。分班的結(jié)果,,家長會不會“交口稱贊”不一定,但一定挑不出任何毛病,,因為它符合程序正義,。
為確保選班公平,各地學??芍^煞費苦心,。金華紅湖路小學“砸金蛋”選班,廣州市一些學校則是采取抽簽方式分班:有的是老師隨機抽學生,,有的是編好班后由班級代表隨機抽老師,。而為確保分班公平,廣東省教育廳近日專門發(fā)文規(guī)定,,義務教育階段要規(guī)范編班級行為,,學校實行師資均衡配置,、學生隨機均衡編班,,嚴禁以各種名義變相編重點班。
種種努力,,都是為了給新生一個公平受教育的機會,,值得稱許。但“砸金蛋”也好,,抽簽也好,,它們雖然可以作為一種緩解家長選班焦慮的方案,卻無法從根本上做到“藥到焦慮除”,。
要看到,,基礎教育有很長的鏈條,從入學、分班,,到課外輔導,、升學,家長的教育焦慮無處不在,。入學選班的焦慮消失了,,選擇哪個輔導班,制定怎樣的培養(yǎng)方案,,假期去哪里游學……諸種焦慮又不可避免地冒出來,。質(zhì)言之,只要孩子還沒考上大學,,家長緊繃的心懸就一天不能放松,。
中國家長之所以在孩子的受教育問題上始終抱有焦慮心態(tài),是因為他們從來都相信--教育改變命運,。
一方面,,以儒家文化為底色的東亞文化圈,教育的功利性與目的性自古以來都較為明顯,,通過教育改變個體或家族命運成為一種深植于國民血液的文化心理,,而在心理學上,目的性越強就越容易焦慮,,所以家長的教育焦慮幾乎就是天然癥候,。單單期待著一次公平地分班就能打消他們的焦慮?這未免太樂觀,。
另一方面,,雖然各地素質(zhì)教育的口號喊得震天響,但只要分數(shù)評價的體系還在,,應試教育就始終還是基礎教育的底色,。應試教育意味著競爭,為了讓自家孩子脫穎而出,,順利考上大學,,家長勞心勞力,又怎能不焦慮,?
所以,,從小學到高中,焦慮幾乎就是每一個父母在這一階段的“故事線”,?!霸医鸬啊敝皇情_始,“躍龍門”才可能結(jié)束,。只要孩子一天不從大學畢業(yè),,他們的教育焦慮就一天不會消除。
編輯:李敏杰
關(guān)鍵詞:焦慮 家長 選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