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第一書記”是精準扶貧支點
脫貧攻堅深入推進,“第一書記”成為社會關注的熱詞,。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因村派人要精準”,,一個重要內容就是選準駐村第一書記。這段時間,,筆者在河南信陽調研,采訪了很多貧困村,深深體會到第一書記在精準扶貧中的生力軍與突擊隊作用,。
信陽是革命老區(qū),也是國家集中連片扶貧大別山片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市轄7個縣中,,5個是國家級貧困縣,2個是省級貧困縣。貧困基數(shù)大,,扶貧難度大,,如何能夠實現(xiàn)如期脫貧的目標?信陽形成了“一個精準帶動五個精準”的工作思路,,通過選準駐村第一書記這個支點,,撬動其他各方面精準扶貧政策的落地生根。
駐村第一書記就像貧困村的體溫計一樣,,監(jiān)測著各個貧困村,、貧困戶的動態(tài)情況,由此系統(tǒng)掌握了貧困群眾的第一手信息,,為實施精準扶貧創(chuàng)造了可操作條件,。目前,信陽共選派駐村第一書記1016名,,全面覆蓋了774個建檔立卡貧困村,,讓黨委政府的政策關懷與貧困群眾的利益訴求,通過第一書記這個節(jié)點而實現(xiàn)上下貫通,。同時,,選派第一書記并不是一選了事,而是要形成制度,、長期培養(yǎng),。信陽既重管理,制定出臺第一書記的工作機制和考核體系,,又強學習,,實現(xiàn)對第一書記的培訓全覆蓋。這些配套制度的出臺,,正是為了提升第一書記的扶貧素養(yǎng),,用制度保障第一書記發(fā)揮扶貧領頭雁的作用。
在各個貧困村,,駐村第一書記都在帶來“看得見的變化”,。中央辦公廳駐信陽光山縣扶貧工作隊,與縣委密切配合,,重點解決“扶持誰”“誰來扶”“怎么扶”的問題,,探索出了貧困村變明星村的“方洼經驗”;光山縣羅陳鄉(xiāng)周灣村第一書記陶曼睎,,主持扶貧項目“秈改粳”,,帶來當?shù)厮痉N植變化;息縣濮管區(qū)尹山村第一書記吳福東,,用黨建撬動扶貧,,從城市引回了一批年輕黨員,,給村“兩委”注入了新觀念、新活力……精準識別貧困戶,、精準識別貧困原因,、精準制定對策、精準取得成效,,共性問題共性解決,,個性問題個性解決,避免“政策疊加”,,做到對癥下藥,,可以說,廣大駐村第一書記既是中央政策的落點,,也是精準扶貧的支點,,成為精準扶貧聯(lián)通上下的中堅力量。
更進一步看,,脫貧之后更要避免返貧,第一書記離開之后怎么辦,?用信陽市委書記喬新江的話說,,就是選準用好村級組織帶頭人,打造“不走的扶貧工作隊”,,同時實施產業(yè)扶貧,,用產業(yè)的持續(xù)發(fā)展為精準扶貧蓄足后勁。信陽實施“嚴鄉(xiāng)強村育新”計劃,,通過發(fā)揮村支部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為固化脫貧成果打下長遠制度基礎。農業(yè)大縣息縣提出“黨建帶扶貧,、扶貧促黨建”,,把散亂的班子攏起來,把扶貧的事情干起來,。尤為重要的是,,信陽不僅要求農村黨組織配合第一書記的工作,也要求第一書記注重培養(yǎng)村支部書記,,實現(xiàn)貧困村書記與第一書記內外結合,、相得益彰,并在第一書記離開后,,確保農村黨支部仍然能夠為精準扶貧提供堅強組織保障,,從而實現(xiàn)扶貧政策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促進扶貧成果長期鞏固,。
信陽市稅務局駐新縣鄒河村第一書記謝金峰在“民情日記”中寫道:“修通一條路,,開發(fā)一片地,,扮靚一片莊,發(fā)展一個產業(yè),,建設一個堅強陣地,。” 這或許也是每個第一書記的心聲,。這么多人滿懷著對這片土地的熱情,,這么多各級干部愿意與群眾一塊奮斗,正是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早日實現(xiàn)精準脫貧的底氣所在,,也是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信心所在。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第一書記 扶貧 精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