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畫里有話 畫里有話
兩大人帶三孩子徒步700公里 孩子:爸爸送的最好禮物
走到容縣,,拍照留念 本報通訊員 韋東路 攝
挑戰(zhàn)自我 25天共走了700多公里路
做好了充分的準(zhǔn)備,,徒步旅行就這樣開始了。7月15日,韋石賢和弟弟韋石剛帶著孩子背著行囊,,從廣東佛山徒步出發(fā)。
一開始,,大家顯得很興奮,,誰都沒有喊累,還暗自鼓勁,。累了熱了,,就坐在路邊歇息,用礦泉水沖頭降溫,;困了餓了,,大家就吃隨身帶的火腿腸和方餐面。
徒步旅行的第8天,,在完成規(guī)定的公里數(shù)后,,他們遇到了難題——無住宿,要繼續(xù)前行14.4公里才能找到休息的地方,。此時已疲憊不堪的韋石賢一家仍撐著身體繼續(xù)前進(jìn),,晚上10時,他們才找到一家旅館住了下來,。
徒步旅行第12天,,大家似乎已經(jīng)習(xí)慣了這樣的旅行,不再抱怨,,而是學(xué)會了苦中作樂,,進(jìn)入了新階段的體驗(yàn)和磨煉,回家的心更加堅定了,。
歷經(jīng)25個日夜,,將近700公里的路程,高溫酷暑,、刮風(fēng)下雨,、吃住無常,、腳起水泡……韋石賢一家終于順利抵達(dá)上林老家。
人生感悟 這是爸爸送的最好禮物
走700多公里漫漫長路,,的確是一個很大的考驗(yàn),,是一次非常難得的經(jīng)歷。
回想起瘋狂的徒步旅行,,韋石賢說,,他希望在行走過程中,和兒子好好交流,,風(fēng)雨同行,,共同克服困難,一起經(jīng)歷,,一塊兒成長,。
韋石賢的大侄子韋人付說,他將踏入大學(xué)新生活,,會有很多的不適應(yīng),,通過這次徒步,他鍛煉了自己,,磨煉了自己,,這對將來的生活有很大的幫助。韋石賢的兒子韋夏雨說,,這是他一生中吃的第一個“大苦”,,在這700多公里的徒步中,他度過了自己的12歲生日,,雖然沒有以前那么熱鬧,,但他覺得意義特別深刻,也明白了很多道理,,這是爸爸送給他最好的禮物,。通過徒步旅行,他體會到了爸爸之前的苦,,也明白了爸爸的良苦用心,,感覺自己意志堅強(qiáng)了好多,一下子長大了,。韋石賢的小侄子韋哲瑋今年才8歲,,讓他感悟最深的是,徒步就不能落下隊友,,要團(tuán)隊合作,,最后才能成功。
700多公里的徒步旅行,,與其說是一場旅行,,不如說是一場修行,,修煉的是心,成就的是人,。
編輯:李晨陽
關(guān)鍵詞:孩子 徒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