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上海一小學暑假作業(yè)難倒天文專家 觀月題存科學漏洞
“從現(xiàn)在開始,,請你每晚7點至9點之間觀察1次月亮,,把看到的月亮形狀畫下來,,堅持28天,?!边@是上海小學一年級《暑假生活》的一項作業(yè),,看上去是否簡單又有趣,?
然而,,這道題目卻把上海市天文學會秘書長,、中科院上海天文臺科學傳播工作室高級主管湯海明難住了,。原來,根據(jù)天文規(guī)律,,月球每天升起的時間都會比前一天推遲50分鐘左右,,也就是說,每個月約一半時間,,月亮要到在第二天凌晨甚至一早才升起,,又在白天悄悄落下,。孩子無法按照題目要求,在7點至9點找到月亮的蹤影,。
“要培養(yǎng)孩子的科學精神,,還需出題者在每一個細節(jié)上都嚴謹細致?!睖C骱粲?。
月亮也會白天升起
翻開《暑假生活》,記者看到,,題目中補充說明,,“如果那天下雨或者多云看不到月亮,可以先空著那一天不畫,。28天后,,請你猜一猜,如果空著不畫的那幾天都能看到月亮,,月亮可能是什么形狀,?把你猜測到的月亮形狀補畫上去,并在下面做一個記號,?!?/span>
湯海明提醒,這樣的表述很容易造成誤導,。如果孩子認為無法看見月亮,,只是因為下雨或者多云等天氣原因,那就錯了,。事實上,,每個月有段時間,從晚上7時到9時,,在地球上任何角落都無法看見月球,。由于月亮每天升起的時間都推遲50分鐘左右,以今年7月的上海為例,,從7月12日開始,,月亮升起的時間都要在21時以后,其中,,7月12日的月出時間為21時04分,,月落時間為第二天7時32分;7月13日月出時間為21時42分,,月落時間為第二天8時28分,;7月14日月出時間為22時19分,月落時間為第二天9時26分……以此類推,,直至7月23日,,月出和月落時間分別為上午4時36分和18時43分,,人們才能在大氣能見度高的情況下,瞥見即將和太陽同時“回家”的月亮,。
科學作業(yè)莫留漏洞
“如果孩子真的要根據(jù)自己的觀察去完成月相圖,,恐怕只能熬夜不睡覺了?!睖C餍χf道,。他坦言,借助搜索引擎或者自然課本,,“猜”出月相變化圖并不難,。但科學探究重要的不在于結果而是過程,從而引導孩子掌握實事求是,、探明真相的方法,。科學作業(yè)本身存在科學常識漏洞,,難免讓人遺憾,。他建議,這份作業(yè)不妨加一小題,,就會變得很有意思,。“當你沒有在晚上7時到9時的天空中看到月亮,,想一想是究竟什么原因?”如此一來,,也能讓孩子定時定點仰望星空,,做好記錄和觀測,而不是憑空想象,。
湯海明說,,這種常識漏洞一不留神,可能就會在文學作品乃至課文中出現(xiàn),。在日??破栈顒又校?jīng)常有孩子最關心“天空中最亮的那顆北極星”在哪,。這讓科普工作者們哭笑不得——放眼星空,,北極星的亮度只有二等,遠比不上在上海夜空時常用肉眼就能輕松看到的織女星,、牛郎星等,。在幫兒子復習功課時,湯海明發(fā)現(xiàn),,在滬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課本中有一篇描述我國古代偉大的天文學家張衡童年故事的課文《數(shù)星星的孩子》,,課文中寫到“離它們(北斗星)不遠,,有顆最亮的星,叫北極星,?!?/span>
“文學作品中為了體現(xiàn)主題,進行適度的強調(diào)或夸張無可厚非,,但是編者不妨在注釋中標明科學的真相,,避免誤讀?!睖C髡f,。陸梓華
編輯:梁霄
關鍵詞:上海 小學 暑假 作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