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農(nóng)村娃684分進清華:撿廢品養(yǎng)家 一直是家里頂梁柱
新華社“中國網(wǎng)事”記者高博
“既然苦難選擇了你,你可以把背影留給苦難,把笑容交給陽光,。”
這是一位農(nóng)村娃寫在日記里的一句話,。故事的主人公是龐眾望,他出生在河北省滄州市吳橋縣龐莊村,,2017年高考中,,他考了684分,,已通過清華大學(xué)“自強計劃”,,有極大可能被清華錄取。
不少網(wǎng)友讀完龐眾望的故事后紛紛表示“滿眼都是淚,,除了感動還是感動”,。
生活艱辛 他一直是家里的頂梁柱
今年18歲的龐眾望出生在吳橋縣龐莊村一個農(nóng)戶家庭里。記者來到龐眾望家里時,,龐眾望在縣城做家教,,距離龐莊村有30多公里。龐眾望的父親精神上有些疾病,,母親龐志芹,,今年45歲,下肢癱瘓,,失去行動能力,。
記者到來時,龐志芹癱坐在床上,,床邊的桌上,,擺著他們母子的合影,,兩人很親地依在一起。天有些熱,,龐眾望的姥爺龐書強去開電扇,,開了兩次都沒轉(zhuǎn),“壞了么,?”一邊嘟噥著開第三次,,終于轉(zhuǎn)了。
“當(dāng)別的孩子還在享受父母呵護的溫暖時,,俺孩子就照顧家了,。”龐志芹說,,眾望一周歲就會說話,,三周歲起,下地跑腿的事兒就都是他做了,。
然而,,命運好像在考驗這個不幸的家庭。
7歲時,,眾望被診斷出先天性心臟病,,需要手術(shù)治療,手術(shù)費3萬多元,。
對這個家徒四壁的家庭來說,,這是一個天文數(shù)字。有人說別治了,,治完這病,,日子也就沒法過了??蔀榻o兒子治病,,這位堅強的母親從來沒有猶豫過。她請人推著輪椅挨家挨戶去求助,,湊夠手術(shù)費,。手術(shù)很成功,在家坐臥不安的龐志芹聽到消息,,高興得掉下眼淚,。
村里的鄉(xiāng)親沒有一個人來要賬。龐志芹說,,“一定要還,,人家掙錢也不容易,一年還不上兩年,,兩年還不上三年……”龐志芹開始給外貿(mào)公司織臺布,,一天織十多個小時,,一點一點地攢,用了6年還清了債,。
家里還債的時候,,龐眾望每天放了學(xué)就去撿廢品。有一次看到很多碎鐵片,,他跑過去撿,,但由于心急,被鋒利的鐵片割得傷痕累累,;上初二的時候,,母親因嚴重貧血住院,父親沒能力照看,,眾望把這個任務(wù)擔(dān)起來,,不僅到醫(yī)院照看,還每天到飯店打零工,,照顧著一家人的生活,。
“眾望一直是家里的頂梁柱!”龐志芹說,。
編輯:梁霄
關(guān)鍵詞:農(nóng)村娃 清華 廢品 頂梁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