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86.4%受訪者認為須進一步治理塑料袋使用
71.6%受訪者認為消費者沒有樹立環(huán)保意識不主動遵守“限塑令”
“限塑令”執(zhí)行9年,有人說效果已不如最初,,甚至“名存實亡”,,劉俊海認為,這主要有四方面原因:“一是政策制定執(zhí)行9年來,沒有經過事中事后的效果評估,,沒有評估就沒有更大的進步,。二是商家唯利是圖,,基本上把‘限塑令’當成一種贏利途徑,,在塑料袋收費的同時并沒有同步為消費者提供免費的環(huán)保型購物袋。當時應該一方面要求商家限賣塑料袋,,另一方面要求其提供無償的紙袋或適當價錢的布袋,。三是消費者對塑料袋消費不理性,對購買幾毛錢的塑料袋不在乎,。在宣傳倡導消費者使用環(huán)保紙袋,、布袋并循環(huán)利用方面做得還不夠?!?/p>
“限塑令”的實施效果不盡如人意,,71.6%的受訪者認為是消費者沒有樹立環(huán)保意識,不主動遵守,;62.4%的受訪者直指監(jiān)管不到位,,難建立限塑環(huán)境;52.3%的受訪者認為是政策缺乏落地的具體規(guī)定和指導,;41.3%的受訪者指出散戶商家仍主動免費提供塑料袋,。
劉俊海認為,在調控塑料袋的使用方面,,"政府的手"缺失,。劉俊海介紹,“限塑令”在執(zhí)行時被有些地方理解成“賣”,,覺得只要需要花錢消費,,消費者肯定就不舍得用了,時間長了商家自然就賣不出去了,,想用市場“無形的手”調控塑料袋使用情況,。這個設計構想是好的,但沒有解決問題,,原因就是不具有可操作性,。在很多消費者看來,塑料袋是剛需,,沒帶購物袋就只能購買商家的塑料袋了,,而且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幾毛錢已經不能作為市場調節(jié)的手段了,。
“只要不斷生產就肯定會有大量使用,,現在農貿市場還在大量使用不合格塑料袋,這一點從最開始就沒扼制住。而且產業(yè)政策和監(jiān)管政策不配套,?!眲⒖『Uf,“廠家違規(guī)生產塑料袋卻沒被查出,,是監(jiān)管部門監(jiān)管失靈,,是行政處罰手段的缺失,而宏觀調控手段比如稅率,、利率,、政府采購等是否配套服務于限塑的宏觀調控政策,也值得商榷”,。
編輯:梁霄
關鍵詞:受訪者 治理 塑料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