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懸在鋼絲上的父與子 年輕父親不信“知識改變命運”
農村的孩子再努力,能比得過北京上海的孩子嗎
天蒙蒙亮,,川東北的山地霧氣繚繞,,瘦小的望望頭戴紅色安全帽,,雙手握住保持平衡用的竹竿,,在離地12.5米,、足有1公里長的河堤護欄鋼絲上行走,。傍晚的時候,,鋼絲則被挪到山里,架在兩棵樹中間,,望望需要走上幾個來回,。
走鋼絲練習被張禹搬上了直播間。直播間里的評論像浪一樣涌起,,禮物一個接一個地刷出來,,滿屏的煙花彩帶。屏幕外,,老屋養(yǎng)的雞撲騰著翅膀亂飛,,土狗趴在門口盯著父子二人,傍晚的山頭,,靜靜的,。
望望不斷變化著行進動作,正著走,,倒著走,,蒙眼走,金雞獨立……按照張禹的計劃,,秋天他就要替望望申請5項吉尼斯世界紀錄,,一旦成功,“也許望望就有機會去少林了”,。
“去少林”是望望爺爺?shù)倪z愿,。爺爺很少走出村子,在他的規(guī)劃里,,“身體素質很好”的孫子,,以后最好的出路就是“送去少林文武雙修”。
望望第一次走鋼絲時,,鋼絲拴在家里的一樓,。那時,在家思考“出路”的張禹試著讓兒子蹲馬步,,繞著鋼棍轉圈,,意外發(fā)現(xiàn)孩子平衡感很好。隨后,,這條鋼絲開始不斷變長,,從兩三米長到了十幾米,再長成一公里,,家里裝不下了,,張禹把鋼絲搬到了山頭和河堤。鋼絲還不斷變高,,從最初離地十幾厘米,,到一米多,,再到河堤的12.5米。張禹也不清楚6歲兒子的極限在哪里,,他只清楚,,“望望很厲害”。
日復一日的訓練里,,除了走鋼絲,,望望還要舉杠鈴、舞棍,、打沙包,、攀巖……張禹把這些統(tǒng)統(tǒng)放在直播平臺,不僅希望把兒子培養(yǎng)成“網紅”,,還希望他“變得自信自立”,。
也許是少林,也許是武當,,張禹說不準兒子未來的去向,,但有一點他很確信,這條細長的鋼絲將帶領兒子通向一個“能改變命運”的世界,。
這個年輕的父親不信“知識改變命運”,,“農村的孩子再努力,能比得過北京上海的孩子嗎,?”在這個依山傍水的村子,,有村民說,,每年都有近一半的孩子考上大學本科,,但更多的,還是念了職?;蚴侵苯油獬龃蚬?,“跟他們媽老漢(方言:爸爸媽媽)一樣”。
編輯:梁霄
關鍵詞:鋼絲 年輕 父親 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