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上錯菜”餐廳 呈現(xiàn)的不只是溫暖
點了一碗拉面,,卻上來一份壽司,;等了半天秋刀魚,,卻眼睜睜看著它被端上別人的桌子……遇上這種不靠譜的餐廳,,你會不會氣得“原地爆炸”,?
這月初,,在東京出現(xiàn)了一家“奇葩”餐廳,。它竟然依靠“故意”上錯菜,,強勢躋身網(wǎng)紅之列,。這家店名叫“會上錯菜的料理店”,它的服務員真的會下錯單,、上錯菜,,客人竟也將錯就錯,吃得不亦樂乎,。
原來,,這里所請的服務員都是身患阿爾茨海默?。ɡ夏臧V呆癥)的老奶奶,她們有時點完菜轉(zhuǎn)身就忘,,實在情非得已,;而餐館作為臨時性的體驗項目,其發(fā)起人旨在借此呼吁人們對老人多一些善意和寬容,。
“真有愛”“超暖”,,看著網(wǎng)絡上流傳的照片,隔著屏幕感受著服務員與客人的溫馨互動,,很多網(wǎng)友被感動得淚眼汪汪,。確實,這是一則暖心故事,,但在溫暖的表層背后,,還有很多沉重讓人唏噓不已。
“今天,,我又一次向媽媽介紹了自己,。”這是網(wǎng)上流傳的英國“6個單詞”小說比賽的獲獎作品之一,,說的就是一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家庭的故事,。根據(jù)統(tǒng)計,這種疾病折磨著全球約5000萬個家庭,;專家推測,,目前我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人數(shù)超過800萬人。這種疾病會緩慢而痛苦地帶走一個人的認知,、思考,、行動能力:從忘記怎么做最拿手的菜、買完東西后忘了付錢,,到因記不起詞語而無法表達自己的挫折感,,或走在路上突然認不出身在何處的恐懼,記憶的橡皮擦在頭腦中越抹越多,,最終他們不得不腦袋空空地離開這世界……
當前,,人口老齡化的腳步仍在加速,老年類疾病存在感也越來越高,,但社會各界對此的反應似乎還不夠敏捷,、不夠有效。就像阿爾茨海默病,,朋友圈里心急火燎的尋人啟事越來越多,,但除非自己身邊有親人患上這種疾病,否則很少有人會關心并意識到它的嚴重性。
與此同時,,太多的誤解依然存在,。根據(jù)傳統(tǒng)“經(jīng)驗”,人老了,,糊涂是正常的,;很多人提起它,只是將它作為自然衰老的一部分,。更遺憾的是,,人們常常把它和“癡傻”“瘋癲”等詞匯聯(lián)系在一起,甚至覺得癡呆是一件讓人羞恥的事,,從患者到家屬都不敢接受,、無法正視。
認識不足,,其后果可想而知,。專家介紹,在阿爾茨海默病惡化的整個周期中,,非藥物干預最能發(fā)揮作用,,關系著患者能在多大程度上維持有尊嚴的生活。目前很多地方政府,、公益組織為失能失智老人提供關懷服務,,但志愿者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患者家庭往往將其病情隱瞞,,患者極少出現(xiàn)在公共視線,,就診率不容樂觀。
很多時候,,只有了解,,才會理解;有了理解,,才會關愛,,才會有更多行動。以阿爾茨海默病來說,,不乏影視作品,、綜藝、小品等涉及這一話題,,但針對這一疾病的普及,對于患者的關愛,、行動,,我們該做的還有更多。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餐廳 患者 溫暖 茨海 海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