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同性戀者家長為子征婚:希望兒子找到他心愛的男孩
“我不想讓兒子不能做自己,變成另外一個人”
今年7月,同性戀親友會每年最重要的活動“同志親友懇談會”即將舉行第十屆,,而阿強也輾轉聯(lián)系到了導演李安,,請他錄制了一小段祝福視頻,放到了網(wǎng)站與微信公眾號中,。
在那段視頻中,,阿強剪輯進了《喜宴》與《斷背山》等電影的片段,最后李安出場,,用他特有的溫文語氣,,不急不緩地對著鏡頭說,“大家好,,我是李安,,我在紐約,祝第十屆同志親友懇談會圓滿成功,,我也在這里祝大家幸福愉快,。”
似乎在中國人的概念中,,“幸福愉快”是對于一個人或者一個家庭最美滿的祝愿,,盡管參加同性戀親友會的大部分家庭,在知道“家有同志”的那一刻起,,都曾經(jīng)以為自己與這個詞匯終將絕緣,。
與小濤媽媽一樣,親友會志愿者小亮媽媽(化名)的孩子也是80后,,他們生活在一個典型的中國一線城市知識分子聚集的家屬大院中,,那里幾乎沒有秘密,仿佛所有人的雞毛蒜皮都能夠通過鄰里間口口相傳地互相得知,。
但小亮的性取向卻一直是這個家庭掩藏的秘密,。
與大部分出生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經(jīng)歷過顛沛,、運動與“跨過獨木橋上大學”的中國女人一樣,,小亮媽媽聰敏而要強,所以也一直要求孩子做到最好,。
她不明白事情為什么會這樣,,但就是發(fā)生了,“你毀了整個家,,毀了我們所有人的生活”,,在最絕望的時候,她也曾經(jīng)向孩子說出這樣的話,,而小亮,,也曾經(jīng)在大學畢業(yè)后,,拒絕與父母直接聯(lián)系長達三年之久。
但事情的轉折來自于一次意外,。
編輯:梁霄
關鍵詞:同性戀者 兒子 男孩 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