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史記·資政>迎接新世紀 迎接新世紀
高考改變了我的人生
時間如白駒過隙,40年一閃即逝。如果人的記憶僅能儲存幾件事的話,,我的記憶中必有1977年經(jīng)歷的高考。
1977年10月22日,,《人民日報》頭版發(fā)表《就今年高等學校招生問題教育部負責人答記者問》宣布恢復高考。這消息,,又是一聲驚雷炸響,,相關(guān)和不相關(guān)的人口耳相傳,都把此作為特大喜訊,,毫不夸張地說,,當時的人們見面必言高考恢復了,!
這一年,,我在杭州市西湖區(qū)紅衛(wèi)公社大新大隊下鄉(xiāng)插隊已經(jīng)3年了,大隊位于城邊,,離如今的武林廣場咫尺之間,。身份是知識青年,任務(wù)是接受貧下中農(nóng)的再教育,,我既虔誠接受再教育,,又時刻盼望跳出“農(nóng)門”。盼之久,,心之切,,既急不可耐,又忍而不言,,甚是壓抑,。當時的社會非常封閉,信息來源渠道十分單一,,主要是早晚收聽有線廣播,,特別是晚8點的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新聞聯(lián)播。記得10月下旬的一個晚上,,我從有線廣播中聽到了恢復高考的消息,,一時不敢相信,唯恐有錯,,因而屏息靜聽,。我真的大喜過望,連忙出門,,摸黑趕路去其他生產(chǎn)隊的知青住處,,核對信息,,經(jīng)大家一對,沒有錯,,廣播中就是這么播報的,。
這一夜,我們興奮得暢談交流,;這一夜,,我輾轉(zhuǎn)反側(cè),無法入眠,,心中感慨良多,,充滿憧憬。這是一個讀書無用論時代的結(jié)束,,這是一個尊重知識時代的開啟,,它讓絕望中的人們看到了希望,就好像是一個人走在漫漫無邊,、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忽然看到了一絲亮光一樣,于是便毫不猶豫朝這亮光走去,。
喜時一過,,憂愁便至。先憂貧下中農(nóng)怎么看,?下鄉(xiāng)3年,,我吃苦耐勞,態(tài)度認真,,勞動積極,,獲得了農(nóng)民的好評,年年被評為公社,、區(qū)的知青積極分子,,大家沒有推薦,你卻自己去報考,,是不是一種反叛,?再憂考不上怎么辦?當時的我較為斯文,,隊里的農(nóng)民著實把我當作一個文化人,,挺尊敬我的??疾簧暇吐读损W,,人們的期望落地,我又情何以堪,?還憂基礎(chǔ)薄,,沒有底,。
我是在“文革”的高潮中接受中學教育的,說是高中畢業(yè),,實際水平達不到初中畢業(yè),。當時的數(shù)學題明明是計算利率,但要大段地加上地主剝削的內(nèi)容,;當時的物理學的是“三機一泵”,,當時的化學教的是化肥、農(nóng)藥……沒有知識的體系,,我們能學到多少內(nèi)容,?還有復習少不了書和資料,這在現(xiàn)在不是問題,,可當時哪里去找,?最為要緊的怎么考?考什么,?一點都不知道,。
憂歸憂,考是必需的,。招生考試的通知下發(fā)后,,我立即去了大隊申請,、公社報名,。印象中,當時全公社的知青有180人,,都報了名,。自此,我開始備考,。
備考是艱辛的,!勞動學習兩不誤,為了留足退路,,只能累了自己,。白天按時出工勞作,晚上發(fā)奮苦讀,??傮w上復習還算是高效的,一道道習題被解答,,一個個公式被重新理解記憶,,等等。所有這一切讓我很有學習的獲得感和成就感,。
那時,,聽說某校晚上有一場復習講座,,我們便十里八里地趕去,蜂擁而至,,晚到了,,就站在門口窗邊,靜靜地聽講,,沙沙地記錄,。那時,聽說有一本復習資料,,我們便“厚顏無恥”去借,,限時借閱,讀書抄錄,。那時,,聽說某君善解難題,我們便虛心求教,,百聽不厭,。復習并非一帆風順,兩個多月里,,有過幾次煩惱,。有幾天晚上,雖想加快進度,,但卻什么看不進,、記不住、解不出,,那樣的苦惱真折磨人,,就有那么幾次我把草稿紙撕碎,以此來發(fā)泄情緒,。甚至還動了中止復習,、不參加高考的念頭。父母親為我復習都在盡力,。午夜,,媽媽為我備好點心,煩惱時爸爸鼓勵我,,勸我學不進去就早點睡,!
1977年的高考,12屆學生同時趕考,,人數(shù)之眾,,嘆為觀止。為了有序組織,兩個月中組織了兩場考試,。第一場初試為地區(qū)考,,時間在11月底,通過考試選拔一批進入復試,,人數(shù)驟減大半,,我順利過關(guān)!這提振了我的信心,!半個多月后是全省組織的考試,,科目是政治、語文,、數(shù)學和理化四門,。當時,我是以懵懂之狀參加考試的,,還沒有真正掌握學習的要訣和解題的技巧,。因此,以為語文,、政治的題目都做了,后來知道,,文科的題做了,,不見得答對!按采點給分的要求,,因沒抓住要點,,雖寫得洋洋灑灑,一分不得也在情理之中,。數(shù)理化懂得的都答了,,不懂得約有一半,。
1977年末,,我在焦急的等待中度過。大約是1978年2月初,,公社電話通知大隊,,大隊告訴我,快去公社領(lǐng)取錄取通知書,。我心花怒放,,跳上自行車飛也似地趕到公社,急切地拆開信封,,錄取通知赫然現(xiàn)于眼前,,錄取院校雖不理想,但終究是升學如愿。有史料記載說這一屆全國高考的錄取比例將近5%,,我很幸運地成為5%隊伍中的一員,,我還得知全公社僅我一個人考上了大學。
1978年3月11日,,如約到校報到,,我的大學生活開始了。我們班同學的年齡構(gòu)成差距大,,最大的30多歲,,最小的17歲,可以以“一代”而論,;身份錯亂,,有那么幾對同學,過去的師生成了同學,,過去的師生現(xiàn)在還是師生,,但過去的學生成了老師,而過去的老師成了學生,。那是一個艱苦的年代,,條件簡陋,生活清苦,,然而我們沒有人計較?,F(xiàn)在回想大學歲月,人人都發(fā)奮學習,,用如饑似渴來形容學習狀態(tài)一點都不為過。那是對知識的渴求,,那是對曾經(jīng)失去又重新找回的時光的珍惜,。
事物因為遠去,更能看清其全貌,。2016年10月30日,,在母校的院慶上,我應(yīng)邀以《緣分·祝愿》為題,,回憶了我的大學生活:“我們再回校園,重捧書本,。對于一個求知若渴而又幾近無望的知青而言,,高考無疑像是旱地里下了一場及時雨,改寫了我們這些人的命運,?!被謴透呖际刮覐闹R青年變成知識分子。經(jīng)過4年系統(tǒng)、專業(yè)的學習,,我擁有了較為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為之后的大學任教和不同崗位的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chǔ),。
1977年的高考已經(jīng)遠去,,但它卻深刻地改變著、影響著個人和國家,。恢復高考真正拉開了時代轉(zhuǎn)換的大幕,,改變了國家的命運,,從此走上了科教興國的道路,逐步把一度拉大了與發(fā)達國家的差距縮小了,,告別了貧窮,走向全面小康,。今天,,我們有必要再進一步認識到恢復高考的不同凡響。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我所經(jīng)歷的高考正是我們這輩人的長征路上一個轉(zhuǎn)折點,。
(作者為寧波市政協(xié)原秘書長)
編輯:曾珂
關(guān)鍵詞:高考改變了我的人生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