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人民的政壇容不得巧宦誤國
近日,人民日報載文批“官油子”,,指出人民的政壇是容不得“巧官”的,。巧官,,即巧宦,詞出《史記》,,意指善于鉆營諂媚的官吏,。由于這類“官油子”代有所出,此后,,《昭明文選》等古籍也多有提及,。明代官員呂坤在任山西巡撫時著書《實政錄》,書中將官員按好壞分為八類,,其中排名第七的便為“巧宦”,。
巧,按通常理解,,多從正面講,,指的是機巧、靈巧,、精巧,、智巧。這樣的巧,,是人們所追求的,,巧匠、巧工,、巧士,、巧婦,是人們所贊美的,。是故每年七夕日,,民俗在祝賀牛郞織女鵲橋相會的同時,婦女們往往對月穿針,,向織女乞討智巧,。七夕節(jié)也稱為七巧節(jié)。
不過,,巧也有負面意義,。巧舌、巧佞,、巧詐,、巧偽,則是人們所厭惡的,,巧言令色,、巧取豪奪之徒則人們所痛恨的。是故唐末宋初的楊樸在一首題為《七夕》的詩中,,對不分青紅皀白的“乞巧”提出了不同的意見,。詩云:“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p>
“巧已多”的巧,,就是那些負面的乖巧、奸巧,、討巧與投機取巧之類,。
封建時代多虛偽不實、奸詐機巧的“巧宦”,,不要說趙高,、李林甫、秦檜,、嚴嵩,、魏忠賢這些陰險的小人了,就是與白居易齊名的唐代詩人元慎,,為官后趨附奉迎,,缺少操守,也被陳寅恪等學者譏諷為“巧宦”,。巧宦為官不是為民,,而是為已,挖空心思施以奸巧,,見風駛舵,取利自肥,,根本不管民眾的死活與國事的興衰,。這是極為腐朽的官場糟粕,需要認真予以清除,。
然而,,舊社會的尸臭是難于很快清除的,它還在污染著當今的人民政壇,。如今在部分官員中盛行的討巧之風,,就是對這種歷史渣滓的繼承。其表現(xiàn)形態(tài)可分三種:一是巧詐型,。玩忽職守,,粉飾太平,只有唱功,,沒有做功,,見風使舵、邀功諉過,,花拳繡腿,。好大喜功,,忙忙碌碌裝樣子,吹吹拍拍過日子,。為了能向上爬,,給自己臉上鍍金,工作上不惜制假造假,,勞民傷財,,大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
二是巧偽型,。他們奉行“好人主義”,多栽花,,少種刺,,明知不對,少說為佳,,一味明哲保身,,考慮的是人緣與選票?!坝鲋鴨栴}繞道走,,碰到是非往外推”,善于“打太極”,,“踢皮球”,,沒有擔當,為了不出錯寧可不干事,。這種巧偽人裝成平和的“老好人”,,實則是私心很重,極不老實,,極不“好”,,是“鄉(xiāng)愿”,是“德之賊”,。
三是巧諛型,。心中沒有人民,只有上級,,忙的是揣摩上級領(lǐng)導意圖,,一切按上級臉色行事,甚至以領(lǐng)導喜好為個人喜好,,顯示“領(lǐng)導面前會來事,,外人面前會擋事”。群眾利益可以不顧,,只怕在領(lǐng)導面前做錯事,、“翻了船”,。眼睛向上不向下,熱衷“上層路線”,,以求“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
巧詐也好,,巧偽也好,,巧諛也好,耍的都是巧言令色,、投機取巧的一套把戲,,都是有“嘩眾取寵之意”,而無“實事求是之心”,,從根本上違反了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在以為人服務(wù)為宗旨的干部隊伍中,決不能讓這種討巧之風滋生蔓延,。古諺云:“巧詐不如拙誠”,。人民公務(wù)員必須以誠為本,決不可以“巧詐”行事,?!扒苫隆闭`事又誤國,人民政壇不應(yīng)有“巧宦”這種“官油子”活動的土壤,。
由“巧宦”而產(chǎn)生的不作為,、亂作為的懶政庸政,也是一種腐敗,。需要像反腐敗一樣堅決加以鏟除,,并進而讓“鮮矣仁”的巧詐、巧偽,、奸巧、巧諛之風在官場與民間都得到控制與清除,。
編輯:李敏杰
關(guān)鍵詞:巧宦 人民 政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