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史記·資政>戰(zhàn)爭硝煙戰(zhàn)爭硝煙
馮玉祥題扇
抗日戰(zhàn)爭初期,,國民政府遷至大后方,,重慶作為中華民國第二首都,,彼時有“陪都”之稱。1943年,,抗戰(zhàn)進(jìn)入最艱難階段;當(dāng)時,,馮玉祥(字煥章)擔(dān)任國民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
暮春某日,時任國民政府財(cái)政部長等職的孔祥熙攜一把制作精美的折扇前來求見,,說道:“煥章兄,,求你大筆一揮,給我題這把扇,!”馮玉祥笑曰:“庸之兄休要開玩笑,,我那種字和丘八詩,豈敢登大雅之堂,?”孔祥熙答道:“煥章兄不必客氣,,勞神揮毫,小弟不勝榮幸之至,!”
“既不見棄,,那就獻(xiàn)丑了!”馮玉祥說罷磨墨提筆,略作思考,,在扇面寫下: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農(nóng)夫心內(nèi)如湯煮,,部長大人把扇搖,!
孔祥熙一看,所題內(nèi)容乃是《水滸傳》第十六回《楊志押送金銀擔(dān),,吳用智取生辰綱》中,,楊志送生辰綱行至黃泥岡時,“白日鼠”白勝扮作挑酒桶的漢子所吟唱的那首歌謠,,只不過改動了末句的前四個字,。
說來,馮玉祥選取這首歌謠,,似乎是“有所指向”的,,雖然稍加思索,卻是用心良苦,,其寓意想必是:日寇鐵蹄踏遍了大半個中國,,四萬萬同胞處于水深火熱之中,中華兒女為趕走侵略者心急如焚,,你倒有興致玩這閑情雅趣,!
孔祥熙頓時便悟到馮之用意,尤其這改動的四個字,,令己陷入尷尬境地,。試想,原句“公子王孫把扇搖”成了“部長大人把扇搖”,,那孔祥熙這個部長不就是“公子王孫”中的一員,?如此這般,這把扇子若是當(dāng)著眾人使用,,豈不是自嘲自諷嗎,?越想越不對勁,氣得滿臉燥熱,,卻又奈何不得,。
孔祥熙深知馮玉祥身居高位,何況是自己登門來請求題扇的,,有心想跟他解釋解釋,,又一尋思,馮玉祥心直口快,,若是弄得越描越黑,,還不如就此打住,。結(jié)果窩了滿肚子火沒地兒撒,只落了個自討沒趣自尋煩惱,。
編輯:曾珂
關(guān)鍵詞:馮玉祥題扇 馮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