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神話中學(xué)”陪讀父母:高考就要第一 第二分再高也沒用
“我們唯一能喘口氣的時間就是晚上了”
“我們唯一能喘口氣的時間就是晚上了。”張英說,。
傍晚是小鎮(zhèn)最熱鬧的時段,,三五個陪讀家長圍成一圈聊天,不時抖抖腿驅(qū)趕蚊子,;操場也漸漸接納接二連三到來的家長,在跑道上一圈圈地繞著走,操場旁邊就是燈火通明的教學(xué)樓——他們的孩子在里面上晚自習(xí),。
日子久了,陪讀媽媽們形成了自己的“小生態(tài)”,。王芳菲報名參加了當(dāng)?shù)匾粋€會計培訓(xùn)班,,每周去三次,,打算好好學(xué)一學(xué)原來在上班時沒空學(xué)習(xí)的東西,為“再就業(yè)”打基礎(chǔ),。
在臨川“駐守”多年的席雯,,“結(jié)拜姐妹” 13個。這群姐妹“一呼百應(yīng)”,,平時一起健身,、跳肚皮舞、過生日,、做飯,。
張英常去汗蒸,一周兩三次,。汗蒸房位于南門小區(qū)一處臨街的居民樓上,,門口打著標(biāo)語“請人吃飯,不如請人出汗”,。在這里,,相約去汗蒸是陪讀媽媽的一種“日常活動”,。
這家汗蒸房是來自四川的李平和別人合伙開的,,她的兩個女兒正在讀高三,“一個花了4萬8,,一個花了2萬4”,。此前一直在各地做生意的她,來到臨川閑來無事,,發(fā)現(xiàn)了商機,,“來的基本都是陪讀家長”。
她們組成了一個“汗蒸陪讀家長群”用來聯(lián)絡(luò),,常常有人因為“今天孩子在家”“老公來臨川”等原因取消行程,。
汗蒸房只有不到30平方米,擠不下20個人,,一進去要灌下一大杯“堿水”,,高溫逼迫汗水溢出,不到10分鐘就會滿身大汗,,據(jù)張英說這樣“可以放松心情”,。
熟悉的人漸漸多起來,相互間聊的話題依然離不開高考,。
她們半開玩笑半認(rèn)真地交換經(jīng)驗,,比如在網(wǎng)上看到高考那天,要穿“旗袍”,,意味著旗開得勝,,男人穿馬夾,,寓意“馬到成功”。另一位家長馬上說,,她考察過了,,這里紅色旗袍賣得貴,“一件要300”,。還有的母親說,,考試當(dāng)天早上要吃一枚墨水煮的雞蛋,“肚里有墨水”,。還有人打聽過,,高考那幾天,臨川一中老師和學(xué)生都要別上一枚毛主席像章,。
這些被孩子們稱為“迷信”的做法,,卻深受家長追捧。
“文曲星的生日”那天早上,,張英專門空著肚子,,“虔誠”地前去附近的“太子廟”朝拜。
在大殿門口,,一名身穿長衫的僧人,,被一群婦女圍著,他手中拿著圓珠筆和本子,,記著學(xué)生的姓名,、學(xué)校、年級,,“點一次燈160元”。僧人介紹說,,高考那幾日,,準(zhǔn)考證可以復(fù)印了拿到廟里來,為考生念經(jīng)祈福,。
眼下,,李平急著轉(zhuǎn)讓這間汗蒸房,因為等女兒高考完了,,自己也要離開這個地方,。很多家長也開始為孩子收拾起了冬天的衣服和被褥,“慢慢地一點點搬回家”,。
看慣了人聚人散,,席雯說,有的家長一直說著想回來,,但有了新的生活,,很少有人回來看一眼,。也有家長離開時,“會扔一塊石頭在這里”,,意思是今后再也不會回來,。
開家長會那天,離高考只有37天——學(xué)校里各處都能看到倒計時器,,高考已經(jīng)進入了最后的沖刺階段,。
在45個高三教室里,倒計時有的被寫在前方黑板正中央,,有的被寫在后方黑板上,,還有的被學(xué)生用鉛筆輕輕地描繪在桌角上。
無形的倒計時在很多人心里,。張英經(jīng)過教學(xué)樓,,迎面走來素不相識的兩個家長,沒有寒暄,,大聲詢問:還有幾天高考了,。
“不到四十天了?!睆堄⑼蝗恍睦镆惑@,,她加快了腳步。這天回家有點晚了,,牛奶還沒給孩子熱上,。(應(yīng)采訪對象要求,張英,、楊金梅,、王芳菲、席雯,、鄭楠,、華麗、李平均為化名)
編輯:梁霄
關(guān)鍵詞:陪讀 父母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