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畫里有話 畫里有話
滿城飛絮惱人:北京2天內300多起火情與飛絮有關
不宜一砍了之
北京等北方城市的楊柳樹主要集中種植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當時綠化尚處于起步階段,經費投入有限,可選擇的樹種相對較少。楊柳適應性強,易于繁殖成活,,生長速度快,養(yǎng)護成本較低,成為北方城市綠化的主力樹種,,為增加城市綠量、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作出了重大貢獻,。據北京市園林綠化部門普查,,北京建成區(qū)有200萬株楊柳樹雌株,占園林綠化喬木總量3700萬株的5.4%,。如今,,這些楊柳樹都已進入成熟期,因而飛絮量較大,。
有網友建議干脆把產生飛絮的楊柳雌株都砍掉,。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沈國舫告訴記者,楊柳樹的生態(tài)貢獻遠遠大于飛絮危害,,治理楊柳飛絮千萬不能一砍了之,。目前北京等北方城市楊柳樹品種數量很多,且大都已經形成大樹,,如果大量伐除這些樹木,,會導致城市環(huán)境質量急劇惡化。楊樹和柳樹因具有品種豐富,、生態(tài)適應性廣,、抗逆性及生命力強、生長速度快,、繁殖容易,、樹體高大、樹形優(yōu)美,、遮陰效果好等諸多優(yōu)點,,廣泛應用于城市綠化、農田防護林建設,、四旁綠化,、道路及河岸綠化等。除了具有良好的景觀效果,,楊柳樹還具有釋氧固碳,、降溫增濕、減菌殺菌,、吸收有毒有害物質等顯著的生態(tài)功能,。楊樹和柳樹具有顯著的抗大氣污染的能力,對二氧化硫,、氯氣,、氟化氫等有害氣體、顆粒物及重金屬的抗性和吸收吸附能力極強,,是城市園林綠化的優(yōu)良抗污樹種,,在抗大氣污染的某些能力方面優(yōu)于國槐和側柏。一株胸徑20厘米的楊樹,,一年可以吸收二氧化碳172公斤,,釋放氧氣125公斤,滯塵16公斤,。一株胸徑20厘米的柳樹,一年可以吸收二氧化碳281公斤,,釋放氧氣204公斤,,滯塵36公斤,。
對于網絡上一些市民將楊柳換成法國梧桐、銀杏等樹種的建議,,專家答復,,法國梧桐學名懸鈴木,果實飛毛也易使敏感人群出現過敏,;銀杏發(fā)芽晚,、落葉早,綠期較短,,生態(tài)效果遠不及楊柳,。而且,楊柳樹相對于這兩種樹則更為“皮實”,,長勢也更好,。任何事物沒有十全十美,樹也一樣,。專家呼吁廣大市民對楊柳樹要多一些包容和理解,。
根治需要耐心
公眾對楊柳絮的抱怨聲一直存在,為何這么多年都沒治理好呢,?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城鎮(zhèn)綠化處處長楊志華表示,,近年來北京市園林綠化管理部門高度重視楊柳飛絮問題,通過開展專項攻關與示范研究,,努力探尋楊柳飛絮治理最佳解決方案,。主要研究和應用以下幾種方法:
一是更新楊柳雌株。對現有林分改造更新,,淘汰楊柳雌株,,種植楊柳雄株或其他鄉(xiāng)土樹種。這是治理楊柳飛絮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但目前北京市現有楊柳雌株數量十分龐大,更換樹種不僅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還需要配套較大數量采伐限額,因而尚未大面積鋪開,。
二是注射花芽抑制劑,。通過樹干注射花芽抑制劑,抑制花芽分化和花序形成,,控制飛絮產生,。這種方法需要每年重復實施,成本高,,且易造成楊樹爛皮病,。截至目前,,只在豐臺、石景山,、海淀,、朝陽、順義,、昌平等重點部位和重點地區(qū)應用推廣,。
三是疏除楊樹雌花。噴灑生物藥劑,,促進楊樹雌花提早脫落,,控制飛絮產生。這種方法對施藥時間和施藥技術要求較嚴:施藥過早降低防治效果,,施藥過晚產生藥害,,嚴重時甚至影響樹木正常生長,因而,,這種方法并未大面積應用,。
四是柳樹高位嫁接。截除柳樹雌株樹冠,,高位嫁接雄株接穗,,控制飛絮產生。這種方法對嫁接技術要求較高,,且嫁接后養(yǎng)護成本高,,實際只在小范圍作了試驗。
編輯:梁霄
關鍵詞:滿城 飛絮 惱人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