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于治國:“四個意識”的缺失是最可怕的缺失
電視劇《人民的名義》,,引發(fā)了觀眾的追劇熱潮,。這部反腐熱劇成功在哪兒,?筆者認為,,不只是創(chuàng)作者們的榮耀,,更是當下人們對反腐敗斗爭成效的高度認同和一致贊許,。該劇將貪腐者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淪陷,,權力觀,、政績觀、事業(yè)觀的扭曲以藝術的形式逐一呈現(xiàn)在觀眾面前,,與十八大以來“打虎拍蠅”取得的顯著成績交替疊加,,更讓人對改革開放以來政治生態(tài)中的不良現(xiàn)象深惡痛絕。
劇中反腐金句不斷,,凸顯中央反腐精神已經(jīng)深入人心,。“老虎蒼蠅一起打”“小官巨貪”“團團伙伙”“吹吹捧捧”“能人腐敗”“會所腐敗”“有權不能任性”“某些地區(qū)某些部門的干部素質不如一般老百姓”……《人民的名義》緊跟時代步伐,緊貼反腐敗斗爭實踐,,通過劇中角色之口不時迸出耳熟能詳?shù)姆锤鹁?,對當前反腐敗斗爭的形勢,尤其是中央反腐敗斗爭的決心和魄力進行了較為全面的解讀,。反腐敗斗爭從思想觀念到具體行動,,從干部到群眾,從官方到民間,,已經(jīng)在全黨全社會形成普遍共識,。
劇中有劇,課中有課,。漢中省委書記沙瑞金請來老干部陳巖石給省委常委會作報告,,重溫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重溫虛報兩歲年齡為了入黨的純樸,,重溫15歲就扛炸藥包上前線的特權,,重溫火線上生死十分鐘的殘酷……重溫激情燃燒的歲月,對每一個觀眾而言,,都是一堂生動的政治教育課,,讓人震撼,讓人警醒:沒有無數(shù)先烈的拋頭顱灑熱血,,沒有老一輩革命家的無私奉獻,,哪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和戰(zhàn)爭年代相比,,我們的黨員干部,,哪有違規(guī)違紀搞特權搞腐敗的特權?回歸傳統(tǒng),,回歸黨章,,回歸我們黨的宗旨,回歸共產(chǎn)黨員的純粹與激情,,已經(jīng)匯聚成滾滾洪流,,已經(jīng)成為大勢所趨,正引領著全黨走向新的勝利,。
“四個意識”的缺失,,是最可怕的缺失。無論是高育良的“漢大系”,、李達康的“秘書幫”,,還是孫連城的看破紅塵為官不為,在黨紀面前最終都輕如鴻毛,、灰飛煙滅,,成為笑談,。“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絕不是空談,。劇中相關角色口口聲聲大談人民,、大談宗旨,但所思所想所做卻都是為了自己的小心思,、小利益,、小團體,哪里有“四個意識”的影子,?從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時刻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每個黨員干部都會這樣說這樣寫,,但落實在具體行動上有些人卻往往是兩張皮。這種可怕的撕裂,,并非忽視政治學習那么簡單,,而是因為在新的形勢下,極個別黨員干部理想信念出了偏差,,有的不信馬列信鬼神,,有的玩物喪志迷戀升官發(fā)財……對腐敗分子、變質變節(jié)者必須以猛藥去疴,,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予以堅決斗爭,,以全面從嚴治黨營造良好政治生態(tài),。
讓政治生態(tài)回歸風清氣正、綠水青山是終極目的,,以文藝作品的手段痛擊不良政治生態(tài),,助力構建良好政治生態(tài),筆者認為,,《人民的名義》做到了,。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于治國 人民的名義 四個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