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97歲老兵四川尋親 惟愿有生之年再踏故土
爺爺已經(jīng)97歲了,,他的親人可能都不在人世了。但能帶爺爺回到他的出生地,,看看家鄉(xiāng),、尋尋親人,哪怕只是找到爺爺父母的墳墓,,給他的父母上一炷清香,,他才不會留下遺憾?!?/p>
世紀尋親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辟R知章一首《回鄉(xiāng)偶書》,,道出那些遠離故土的人們重返家鄉(xiāng)的酸楚。在海峽對岸的臺灣,, 97歲的四川老人胡定遠,,年輕時曾先后在湖北一帶對日作戰(zhàn),后又參加遠征軍前往緬甸抗擊日寇,,此后一直留在臺灣,。
3月1日,胡定遠的老伴辭世,,老人更加思念遠在四川瀘州的親人,。由于年事已高,加之不識字,,他無法與家鄉(xiāng)親人取得聯(lián)系,。雖然離開故土整整77年,但老人記憶不滅,,還依稀記得故鄉(xiāng)的一些地名,。
昨日,成都商報記者前往瀘州,,根據(jù)老人模糊的記憶,,一站一站實地尋訪。在成都商報記者微信視頻的另一端,,97歲的胡定遠則跟隨記者的攝像頭,,重見思念已久的故土,期待圓自己半個多世紀的尋根夢……
家住桃園市八德區(qū)的胡定遠老人雖已是97歲高齡,,但眼不花,、耳不聾。與成都商報記者視頻聊天時,,他仍保持著濃重的瀘州口音,。據(jù)老人介紹,他1920年生于四川瀘縣鳳凰鄉(xiāng)6保2甲(經(jīng)查證應為鳳儀鄉(xiāng)),,在家里排行老九,,上面有五個姐姐和三個哥哥,還有個妹妹,。父親叫胡文范,,外號“山神仙”,母親姓王,,患眼疾不能視物,。由于在戰(zhàn)亂年代,胡家曾搬家多次,,最后搬到哪里,,老人說自己也記不清了。
趕場被抓壯丁
抗戰(zhàn),、留臺 一別家鄉(xiāng)77年
胡定遠老人告訴成都商報記者,,他家兄弟姊妹眾多,在老家時,,他沒有名字,,家里人都叫他“老幺”。1940年4月,,快滿20歲的他從姐夫家出發(fā)前往白米場趕場買粉條,,半路被抓壯丁,從此跟家里失聯(lián),。
胡老回憶說,,自己被抓當天,直接從瀘州合江縣大渡口碼頭被押上船,,行水路至萬縣,,關押一夜后直接被船送到了湖北抗日。參軍后,,長官給他起了個名字叫胡定遠,,意思是要他遠征平亂。1940年,,胡老隨軍在緬甸打日本人,。日本投降后,,他于1946年從緬甸坐船到東北,再登陸臺灣高雄,,隨后留在臺灣,。
胡老說,剛到臺灣時食不果腹,,生活異常艱難,,一年后日子才稍有好轉。1981年,,他和老伴結婚,,此時他已61歲。胡老與老伴的兒子彭先生一家生活,,情同親人,。在家人和社工的悉心照料下,他身體健康,,只是一直惦記著老家瀘州,。
去年,胡老因肝癌做了手術,。今年3月1日,,老伴又離世。這讓他更加想念瀘州老家的親人,。
胡老不識字,,也沒有過去的照片,但年份日期都能一一細數(shù),,部分地名依稀記得,。“我們希望塵封了77年的信息依舊有用,,也希望少年離鄉(xiāng),、如今已白發(fā)蒼蒼的老爸能夠重新踏上故土,再見一面血脈相連的親人,?!焙系睦^子彭先生告訴成都商報記者。
編輯:梁霄
關鍵詞:老兵 四川 尋親